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62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包括絮凝处理桶,絮凝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吸附处理桶,第一吸附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氧化处理桶,氧化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三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吸附处理桶。该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通过将絮凝处理桶和氧化处理桶的堆叠,以及第一吸附处理桶和第二吸附处理桶的堆叠,从而解决传统分解装置串联处理时占地面积大的问题,通过杀菌处理箱将分解净化后的水进一步杀菌处理,避免大量细菌或病菌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重金属废水处理
,具体为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
技术介绍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对水资源的危害极大,重金属废水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分解净化处理,现有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都采用多级分解方式,因此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很大,建造时比较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重金属废水分解装置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包括絮凝处理桶,所述絮凝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位于中下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废水进水管,所述絮凝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沉淀物排出管,所述絮凝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吸附处理桶,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中下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沉淀物排出管,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氧化处理桶,所述氧化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沉淀物排出管,所述氧化处理桶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三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弧形支撑腿,所述氧化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吸附处理桶,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沉淀物排出管,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出水管,所述第四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杀菌处理箱,所述杀菌处理箱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条形板,两个所述条形板之间设有多个等间接排布的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杀菌处理箱的另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管。优选的,所述絮凝处理桶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三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弧形支撑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腿的底部与所述氧化处理桶的顶部边缘处紧密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的底部边缘处设有四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圆柱形支撑腿,所述圆柱形支撑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的顶部边缘处紧密焊接。优选的,所述絮凝处理桶、第一吸附处理桶、氧化处理桶和第二吸附处理桶的顶部中心处均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套设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废水进水管、第一沉淀物排出管、第二沉淀物排出管、第三沉淀物排出管、第四沉淀物排出管和排水管的圆周外壁均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絮凝处理桶、第一吸附处理桶、氧化处理桶和第二吸附处理桶内壁的中部均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两组呈上下对称分布的扇形限位块,每组由六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所述扇形限位块组成,两组所述扇形限位块之间设有过滤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通过将絮凝处理桶和氧化处理桶的堆叠,以及第一吸附处理桶和第二吸附处理桶的堆叠,从而解决传统分解装置串联处理时占地面积大的问题,通过杀菌处理箱将分解净化后的水进一步杀菌处理,避免大量细菌或病菌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杀菌处理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絮凝处理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料管1、密封盖10、絮凝处理桶2、废水进水管20、第一沉淀物排出管21、第一出水管22、第一弧形支撑腿23、第一吸附处理桶3、第二出水管30、圆柱形支撑腿31、第二沉淀物排出管32、氧化处理桶4、第三沉淀物排出管40、第二弧形支撑腿41、第三出水管42、第二吸附处理桶5、第四出水管50、第四沉淀物排出管51、杀菌处理箱6、箱盖60、条形板600、紫外线杀菌灯601、排水管61、过滤件7、扇形限位块70、过滤板71、控制阀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包括絮凝处理桶2,絮凝处理桶2内投放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或聚合硅酸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与重金属废水中的部分金属元素产生沉淀物,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位于中下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废水进水管20,通过废水进水管20将重金属废水输入到絮凝处理桶2内,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沉淀物排出管21,第一沉淀物排出管21与排污泵连通,通过第一沉淀物排出管21将沉淀物从絮凝处理桶2内排出,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水管22,第一出水管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吸附处理桶3,第一吸附处理桶3内投放有活性炭、硅藻土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将重金属元素和颗粒物进行吸附处理,且第一出水管22的端部位于第一吸附处理桶3中下部的位置,通过第一出水管22将第一次分解后的废水输入到第一吸附处理桶3内,第一吸附处理桶3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沉淀物排出管32,通过第二沉淀物排出管32将沉淀物从第一吸附处理桶3内排出,第一吸附处理桶3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水管30,通过第二出水管30将经过第一次吸附后的废水输入到氧化处理桶4内,第二出水管30的另一端设有氧化处理桶4,氧化处理桶4内投入双氧水、臭氧或二氧化氯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对废水中剩余的重金属物进行氧化处理,形成沉淀物,氧化处理桶4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沉淀物排出管40,通过第三沉淀物排出管40将氧化处理桶4内的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包括絮凝处理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位于中下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废水进水管(20),所述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沉淀物排出管(21),所述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一出水管(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吸附处理桶(3),且所述第一出水管(22)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3)中下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3)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沉淀物排出管(32),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3)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水管(30),所述第二出水管(30)的另一端设有氧化处理桶(4),所述氧化处理桶(4)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沉淀物排出管(40),所述氧化处理桶(4)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三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弧形支撑腿(41),所述氧化处理桶(4)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出水管(42),所述第三出水管(4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吸附处理桶(5),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5)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沉淀物排出管(51),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5)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出水管(50),所述第四出水管(50)的另一端设有杀菌处理箱(6),所述杀菌处理箱(6)的顶部设有箱盖(60),所述箱盖(60)底部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条形板(600),两个所述条形板(600)之间设有多个等间接排布的紫外线杀菌灯(601),所述杀菌处理箱(6)的另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管(61)。/n...

【技术特征摘要】
1.重金属废水分解处理器,包括絮凝处理桶(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位于中下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废水进水管(20),所述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沉淀物排出管(21),所述絮凝处理桶(2)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一出水管(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吸附处理桶(3),且所述第一出水管(22)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3)中下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3)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沉淀物排出管(32),所述第一吸附处理桶(3)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水管(30),所述第二出水管(30)的另一端设有氧化处理桶(4),所述氧化处理桶(4)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沉淀物排出管(40),所述氧化处理桶(4)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三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弧形支撑腿(41),所述氧化处理桶(4)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出水管(42),所述第三出水管(4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吸附处理桶(5),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5)的圆周外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沉淀物排出管(51),所述第二吸附处理桶(5)的圆周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出水管(50),所述第四出水管(50)的另一端设有杀菌处理箱(6),所述杀菌处理箱(6)的顶部设有箱盖(60),所述箱盖(60)底部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条形板(600),两个所述条形板(600)之间设有多个等间接排布的紫外线杀菌灯(601),所述杀菌处理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天成张建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箖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