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槽防脱地坎和层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253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槽防脱地坎和层门系统。双槽防脱地坎包括地坎本体和防脱部,所述地坎本体配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槽底壁、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槽配置所述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自所述第一槽壁向第二槽壁方向凸出且端部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形成具有滑动空间,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槽底壁之间具有防脱空间。防脱部凸设于导向槽内以形成限位结构,双槽防脱地坎既能起到引导滑块组件滑动的导向作用,又能阻止滑块组件从导向槽中脱离,保持层门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槽防脱地坎和层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槽防脱地坎和层门系统。
技术介绍
每个层站入口均安装有一根地坎,以承受通过它出入轿厢的载荷。如,用户踩踏于地坎再进出轿厢。其中,在各层站地坎前面宜有稍许坡度,以防洗刷、洒水时,水流进井道。目前,层门地坎具有自表面下凹形成的导向槽,门滑块从上而下插入到导向槽内,以引导层门沿导向槽移动。然而,在层门与层门地坎的安装过程中,门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深度具有偏差。此外,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人为的撞击及磕碰会增加门滑块从导向槽中脱离出的风险并引发相应的故障,导致层门的开关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槽防脱地坎和层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双槽防脱地坎,包括地坎本体和防脱部,所述地坎本体配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槽底壁、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槽配置所述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自所述第一槽壁向第二槽壁方向凸出且端部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形成具有滑动空间,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槽底壁之间具有防脱空间。可选地,每一个所述导向槽均配置所述防脱部,且所述防脱部的凸出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防脱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槽壁凸出的支撑部和凸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倒钩部,所述倒钩部朝向所述导向槽的槽底方向凸出。可选地,所述倒钩部配置有向末端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可选地,所述倒钩部的一侧平面与所述支撑部位于凸出方向的端部表面平齐。可选地,所述防脱部设置为呈矩形的加强筋结构,所述倒钩部凸设于所述防脱部的外周壁。可选地,所述防脱部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地坎本体的表面平齐,所述防脱部的端部平面平行于第二槽壁。可选地,所述双槽防脱地坎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槽底壁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防脱空间内。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层门系统,包括层门组件、安装于所述层门组件的滑块组件和如上所述的双槽防脱地坎,所述滑块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双槽防脱地坎,所述防脱部将所述滑块组件限定于所述导向槽内。可选地,所述滑块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滑块和至少一个防脱钩,所述导向滑块和所述防脱钩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空间,且至少部分所述防脱钩伸入所述防脱空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防脱部凸设于导向槽内以形成限位结构,双槽防脱地坎既能起到引导滑块组件滑动的导向作用,又能阻止滑块组件从导向槽中脱离,保持层门系统运行的平稳性。防脱部呈悬臂状设置于导向槽内,对导向槽的空间布局及尺寸影响小,防脱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槽防脱地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块组件与双槽防脱地坎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脱钩与双槽防脱地坎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地坎本体10;防脱部20;支撑部21;倒钩部22;倾斜面221;导向槽30;第一槽壁31;第二槽壁32;槽底壁33;防脱空间34;滑动空间35;加强筋40;滑块组件50;导向滑块51;防脱钩52;第一螺栓安装槽60;第二螺栓安装槽70;托架卡位槽80;卡接筋8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双槽防脱地坎包括地坎本体10和防脱部20,所述地坎本体10配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槽30,所述导向槽30包括槽底壁33、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31和第二槽壁32。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槽30配置所述防脱部20,所述防脱部20自所述第一槽壁31向第二槽壁32方向凸出且端部与所述第二槽壁32之间形成具有滑动空间35,所述防脱部20与所述槽底壁33之间具有防脱空间34。双槽防脱地坎呈长条状的刚性结构件,其中导向槽30沿双槽防脱地坎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双槽防脱地坎配置有两个导向槽30,以引导旁开层门系统的层门组件能够沿双槽防脱地坎对应的导向槽30滑动。将双槽防脱地坎应用于层门系统,以引导层门组件沿导向槽30开合滑动。可选地,层门系统包括层门组件、安装于所述层门组件的滑块组件50和双槽防脱地坎,所述滑块组件50滑动连接于所述双槽防脱地坎,所述防脱部20将所述滑块组件50限定于所述导向槽30内。导向槽30配置为矩形槽结构,双槽防脱地坎安装于建筑物,则导向槽30的开口位于双槽防脱地坎朝上的一水平面处。其中,定义双槽防脱地坎安装于建筑物的地面方向为向下方向,朝向建筑物顶部方向为向下方向。第一槽壁31和第二槽壁32相对设置且平行,防脱部20自第一槽壁31向第二槽壁32方向凸出。可选地,两个导向槽30的对称设置于双槽防脱地坎,两者呈中心对称分布。可选地,两个导向槽30的平行设置于双槽防脱地坎,两者间隔分布于双槽防脱地坎。防脱部20自第一槽壁31向第二槽壁32方向凸出,且防脱部20的长度小于第一槽壁31与第二槽壁32之间的间距,以形成悬臂结构。防脱部20的端部与第二槽壁32之间形成供滑块组件50滑动的滑动空间35,以供滑块组件50定向滑动连接。防脱部20的下表面与槽底壁33之间形成防脱空间34,防脱空间34与滑动空间35形成近似于“L”字形结构,滑块组件50滑动并限定于双槽防脱地坎。部分滑块组件50限定于防脱空间34,以阻止滑块组件50从双槽防脱地坎中脱开,提高层门系统的滑动稳定性和抗冲击的性能。防脱部20凸设于导向槽30内以形成限位结构,双槽防脱地坎既能起到引导滑块组件50滑动的导向作用,又能阻止滑块组件50从导向槽30中脱离,保持层门系统运行的平稳性。防脱部20呈悬臂状设置于导向槽30内,对导向槽30的空间布局及尺寸影响小,防脱效果好。可选地,防脱部20与地坎本体10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性好。可选地,防脱部20与地坎本体10可拆卸连接,两者结合方便。可选地,每一个所述导向槽30均配置所述防脱部20,且所述防脱部20的凸出方向相同。防脱部20的凸出方向相同,则其所限定的滑块组件50的倾覆方向相同,层门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好。可选地,所述防脱部20包括自所述第一槽壁31凸出的支撑部21和凸设于所述支撑部21的倒钩部22,所述倒钩部22朝向所述导向槽30的槽底方向凸出。见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21凸出第一槽壁31的表面,以形成导轨结构。倒钩部22自支撑部21向下凸出,以形成倒钩结构。滑块组件50滑动于导向槽30并与倒钩部22限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滑块组件50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滑块51和至少一个防脱钩52,所述导向滑块51和所述防脱钩5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空间35,且至少部分所述防脱钩52伸入所述防脱空间34。导向滑块51的宽度略小于滑动空间35的宽度,导向滑块51插入滑动空间35并沿滑动空间35直线往复滑动。防脱钩52配置为钩型结构,其最大横向宽度大于滑动空间35的宽度,且小于第一槽壁31与第二槽壁32之间的间距。防脱钩52的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槽防脱地坎,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坎本体和防脱部,所述地坎本体配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槽底壁、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槽配置所述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自所述第一槽壁向第二槽壁方向凸出且端部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形成具有滑动空间,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槽底壁之间具有防脱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槽防脱地坎,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坎本体和防脱部,所述地坎本体配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槽底壁、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槽配置所述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自所述第一槽壁向第二槽壁方向凸出且端部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形成具有滑动空间,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槽底壁之间具有防脱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防脱地坎,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导向槽均配置所述防脱部,且所述防脱部的凸出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防脱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槽壁凸出的支撑部和凸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倒钩部,所述倒钩部朝向所述导向槽的槽底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槽防脱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部配置有向末端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槽防脱地坎,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部的一侧平面与所述支撑部位于凸出方向的端部表面平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耀光黎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申菱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