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保型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保型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的不断加强,全国很多地方陆续制定了与北京和上海实行的DB11139-201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相同的地方标准,即氮氧化物排放要求在30毫克以下。目前锅炉排放大多数都是通过燃烧器燃烧产生的,单纯依靠燃烧器系统很难达到30毫克以下这一指标要求(全预混式燃烧器除外),因此燃烧系统另外都增加了FGR烟气外循环技术,最终使氮氧化物排放达到标准要求,低氮燃烧器+FGR这一技术路线为目前国内锅炉低氮燃烧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从燃烧方式的不同锅炉燃烧器可分为直燃式和全预混式。全预混式燃烧器不通过增加FGR就可以达到氮氧化物30毫克以下排放标准的燃烧器,但全预混燃烧器前端需要配备很长的燃烧头实现大面积的表面燃烧,由于结构设计的局限性,无法实现10吨锅炉以上大功率燃烧器的安全应用。另外,天然气与空气在进入燃烧头之前已经完成全部预混,需要搭配成熟稳定可靠的全预混系统,否则会出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配风体(11)、旋流混合器(12)和稳火筒(13),所述旋流混合器(12)的左右两端通过法兰分别与所述配风体(11)和稳火筒(13)连接;/n所述旋流混合器(12)由中心向外径向分布依次设有中心管(14)、分隔筒(15)、第二间隔套(16)、第一间隔套(17)和外壳(18),所述中心管(14)和分隔筒(15)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一次通道(23),所述分隔筒(15)和第二间隔套(16)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二次通道(24),所述第二间隔套(16)和第一间隔套(17)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内环腔体(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配风体(11)、旋流混合器(12)和稳火筒(13),所述旋流混合器(12)的左右两端通过法兰分别与所述配风体(11)和稳火筒(13)连接;
所述旋流混合器(12)由中心向外径向分布依次设有中心管(14)、分隔筒(15)、第二间隔套(16)、第一间隔套(17)和外壳(18),所述中心管(14)和分隔筒(15)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一次通道(23),所述分隔筒(15)和第二间隔套(16)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二次通道(24),所述第二间隔套(16)和第一间隔套(17)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内环腔体(19),所述第一间隔套(17)和外壳(18)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设为外环腔体(20),所述旋流混合器(12)还包括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所述外环腔体(20)与一次燃气进气管(25)相连通,内环腔体(19)与二次燃气进气管(26)相连通;所述一次气管(21)的一端与所述外环腔体(20)连通,所述一次气管(21)的另一端径向向内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间隔套(16)和分隔筒(15),且所述一次气管(21)分别与所述一次通道(23)和中心管(14)连通,所述二次气管(22)的一端与所述内环腔体(19)连通,所述二次气管(22)的另一端径向向内延伸,且所述二次气管(22)与所述二次通道(24)连通;
所述配风体内设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中心管(14)、一次通道(23)和二次通道(24)分别相连通;
空气和燃气在所述中心管(14)、一次通道(23)和二次通道(24)内分别混合后,经所述稳火筒(13)混合燃烧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分别设为若干支,且所述一次气管(21)和二次气管(22)呈径向间隔均匀地分布;
所述一次气管(21)的两侧设有第一喷孔(27),所述第一喷孔(27)均匀分布且两侧交错分布,所述第一喷孔(27)与一次通道(23)连通;
所述一次气管(21)远离第一间隔套(1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喷孔(28),所述第二喷孔(28)均匀分布且与中心管(14)连通;
所述二次气管(22)的两侧设有第三喷孔(29),所述第三喷孔(29)均匀分布且两侧交错分布,所述第三喷孔(29)与二次通道(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体(11)内设有均风孔板(30),所述均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黄建,郭行,杨占春,涂汉超,潘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