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43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包括:控制筒,控制筒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转动布设有多个第一电动推杆,每个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活动设有摄像装置;其中,根据摄像装置的视角大小、及摄像装置与预采集面之间的距离,确定摄像装置的个数和布设位置,以使选择的多个摄像装置的合并视角形成扇形采集视角。为了获得全景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摄像装置的视角大小、及摄像装置与预采集面之间的距离,确定摄像装置的个数和布设位置,以使选择的多个摄像装置的合并视角形成扇形采集视角,从而避免了置于采集车上的摄像装置产生的盲区,进而使得获得的全景图像更加全面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采集支架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
技术介绍
机器学习是研究怎样使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人类学习活动的科学,是人工智能中最具智能特征,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已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机器学习研究的前提是数据采集,因此,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在对某区域内的地理景物(绿植、建筑、道路)进行图像数据采集时,由于区域内的地理景物面积较大,因此通常采用带摄像装置的采集车进行图像采集,但是采集车都有一定的尺寸,从而导致摄像装置产生一定的盲区,且为了获得全景图像,盲区则不可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用以解决为了获得全景图像,采集车上的摄像装置存在盲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包括:控制筒,所述控制筒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转动布设有多个第一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活动设有摄像装置;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筒(2),所述控制筒(2)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转动布设有多个第一电动推杆(3),每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端部活动设有摄像装置(4);/n其中,根据所述摄像装置(4)的视角大小、及所述摄像装置(4)与预采集面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摄像装置(4)的个数和布设位置,以使选择的多个所述摄像装置(4)的合并视角形成扇形采集视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筒(2),所述控制筒(2)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转动布设有多个第一电动推杆(3),每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端部活动设有摄像装置(4);
其中,根据所述摄像装置(4)的视角大小、及所述摄像装置(4)与预采集面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摄像装置(4)的个数和布设位置,以使选择的多个所述摄像装置(4)的合并视角形成扇形采集视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筒(2)包括:箱体(21),所述箱体(21)顶部设有连接环(22),所述连接环(22)上套设有套筒(22-1),所述套筒(22-1)上可拆卸设有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2)顶面上设有环形凸条,所述套筒(22-1)内顶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环形凸条与所述凹槽适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2)为磁性环,所述套筒(22-1)内底部设有第一电磁块(22-2),所述磁性环与所述第一电磁块(22-2)磁性适配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块(22-2)底部连接的弹簧组(22-3)穿出所述套筒(22-1),并与第二电磁块(21-2)顶部连接;
所述箱体(21)顶部设有环形磁槽,所述环形磁槽与所述第二电磁块(21-2)磁性适配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内底部还设有第二电动推杆(210),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的杆部顶端连接有支杆(21-1),所述支杆(21-1)的顶部与所述连接环(22)底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2)顶部设有箱盖(23),所述箱盖(23)底部设有旋转电机装置(27);
所述旋转电机装置(2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小燕梁晖杜海燕李希亮柳伟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商学院烟台市土地储备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