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35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及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叶叉、转动件及第一紧固件。其中,叶叉设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一连接孔;转动件设有第二定位部及第二连接孔,且第二定位部能够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且第一紧固件至少能够与第二连接孔紧固配合。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准确的对应连通,再将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利用第一紧固件至少与第二连接孔的紧固配合,从而将叶叉与转动件可靠、稳定的连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及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风扇作为一种常见的散热设备,在各个场合均得到了广泛使用。风扇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叶叉将扇叶与驱动机构的转动件进行连接,从而使得驱动机构的转动件带动扇叶转动。传统的方式中,利用螺丝等紧固件直接将叶叉与扇叶和转动件进行连接固定,稳定性较差,扇叶转动时易出现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稳定性较差,扇叶转动时易出现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扇及安装结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叶叉,所述叶叉设有第一定位部、及贯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一连接孔;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有第二定位部、及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的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至少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紧固配合。上述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将叶叉与转动件进行装配时,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准确的对应连通,再将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利用第一紧固件至少与第二连接孔的紧固配合,从而将叶叉与转动件可靠、稳定的连为一体。同时,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不仅使得叶叉和转动件能够实现准确的定位装配,而且使得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能够准确的对应连通,进而使得第一紧固件能够准确的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避免第一紧固件与第一连接孔的内壁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壁之间产生较大的间隙,第一紧固件至少与第二连接孔进行紧固配合后不会发生晃动或松脱,使得第一紧固件能够将叶叉和转动件实现稳定、可靠的装配连接,一致性好,稳定性强,转动件转动过程中叶叉不会相对转动件发生晃动。并且,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使得叶叉与转动件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还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叶叉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第四定位部,所述第四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定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定位筋,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能够与所述定位筋的侧壁抵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筋包括第一弧形段,所述定位面具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度与所述第二弧形段弧度相匹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叉设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定位锥体,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定位锥体设置,所述转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凹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定位锥孔,所述定位椎体能够与所述定位锥孔插接配合,所述定位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叉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设有圆锥孔及圆柱孔,所述圆锥孔及所述圆柱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与所述圆锥孔相匹配的圆锥端,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与所述圆柱孔螺纹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扇叶本体,所述扇叶本体通过所述叶叉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叉设有第四安装面、设置于所述第四安装面的第五定位部、及贯穿所述第五定位部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扇叶本体设有与所述第四安装面对应设置的第五安装面、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面的第六定位部、及对应所述第六定位部设置的第四连接孔,且所述第六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五定位部定位配合,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及所述第四连接孔,且所述第二紧固件至少能够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紧固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扇叶本体下方,所述辅助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五连接孔,第二紧固件能够与所述第五连接孔紧固配合。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所述的安装结构。上述实施例的风扇,进行装配时,利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定位配合,不仅使得叶叉和转动件能够实现准确的定位装配,而且使得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能够准确的对应连通,进而使得第一紧固件能够准确的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避免第一紧固件与第一连接孔的内壁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壁之间产生较大的间隙,第一紧固件至少与第二连接孔进行紧固配合后不会发生晃动或松脱,使得第一紧固件能够将叶叉和转动件实现稳定、可靠的装配连接,一致性好,稳定性强,转动件转动过程中叶叉不会相对转动件发生晃动,后续不需对风扇进行平衡测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安装结构A-A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安装结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1的安装结构的叶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叶叉,110、第一安装面,120、第一定位部,121、定位锥体,130、第一连接孔,131、圆锥孔,132、圆柱孔,140、第四定位部,141、定位面,150、第四安装面,160、第五定位部,170、第三连接孔,180、第三安装面,200、转动件,210、第二安装面,220、第二定位部,221、定位锥孔,230、第二连接孔,240、第三定位部,241、定位筋,300、第一紧固件,310、圆锥端,400、扇叶本体,410、第五安装面,420、第六定位部,430、第四连接孔,500、第二紧固件,600、辅助连接件,610、第五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包括叶叉100、转动件200及第一紧固件300。其中,叶叉100设有第一定位部120、及贯穿第一定位部120的第一连接孔130;转动件200设有第二定位部220、及对应第二定位部220设置的第二连接孔230,且第二定位部220能够与第一定位部120定位配合;第一紧固件30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30及第二连接孔230,且第一紧固件300至少能够与第二连接孔230紧固配合。上述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将叶叉100与转动件200进行装配时,利用第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叶叉,所述叶叉设有第一定位部、及贯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一连接孔;/n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有第二定位部、及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的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及/n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至少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紧固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叉,所述叶叉设有第一定位部、及贯穿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一连接孔;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有第二定位部、及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的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及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至少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紧固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叶叉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第四定位部,所述第四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定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定位筋,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能够与所述定位筋的侧壁抵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包括第一弧形段,所述定位面具有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弧度与所述第二弧形段弧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叉设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定位锥体,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定位锥体设置,所述转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凹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定位锥孔,所述定位椎体能够与所述定位锥孔插接配合,所述定位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生黄如辉袁智强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启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