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90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定模板(1)和动模板(3),所述定模板(1)内设置有定模仁(2),所述动模板(3)内设有动模仁(4),所述动模仁(4)内穿设有斜顶杆(6),所述斜顶杆(6)设置在顶杆座(9)上,所述顶杆座(9)上设置有一体连接的两个支撑板(10),两个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上滑动设置有驱动块(13),所述斜顶杆(6)的下端活动连在所述驱动块(13)上,所述滑杆(11)上套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块(13)两侧的压缩弹簧(12),所述顶杆座(9)设置在顶杆底板(7)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斜顶进胶结构,能够避免出现卡死的现象且斜顶杆行程可调节,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顶进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属于注塑设备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斜顶进胶是注塑模具的一种。现有技术中,斜顶进胶中的斜顶杆一般是与顶杆座刚性连接,顶杆座设置在顶杆底板,通过顶杆底板带动斜顶杆工作。上述结构中,由于都是刚性连接,容易造成造成斜顶杆卡死,损害模具。另外,斜顶杆的行程距离是固定不变的,不易适应不同的工序,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斜顶杆可小范围调节,能够避免斜顶杆卡死的斜顶进胶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一种斜顶杆行程可调节的斜顶进胶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内设置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内设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内穿设有斜顶杆,所述斜顶杆设置在顶杆座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定模板(1)和动模板(3),所述定模板(1)内设置有定模仁(2),所述动模板(3)内设有动模仁(4),所述动模仁(4)内穿设有斜顶杆(6),所述斜顶杆(6)设置在顶杆座(9)上,所述顶杆座(9)上设置有一体连接的两个支撑板(10),两个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上滑动设置有驱动块(13),所述斜顶杆(6)的下端活动连在所述驱动块(13)上,所述滑杆(11)上套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块(13)两侧的压缩弹簧(12),所述顶杆座(9)设置在顶杆底板(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定模板(1)和动模板(3),所述定模板(1)内设置有定模仁(2),所述动模板(3)内设有动模仁(4),所述动模仁(4)内穿设有斜顶杆(6),所述斜顶杆(6)设置在顶杆座(9)上,所述顶杆座(9)上设置有一体连接的两个支撑板(10),两个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上滑动设置有驱动块(13),所述斜顶杆(6)的下端活动连在所述驱动块(13)上,所述滑杆(11)上套设置有位于所述驱动块(13)两侧的压缩弹簧(12),所述顶杆座(9)设置在顶杆底板(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顶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底板(7)上设置有导向块(8)和定位块(14),所述顶杆座(9)沿着所述导向块(8)滑动,所述顶杆座(9)的底面转动连有支撑螺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丹陶宣辉
申请(专利权)人:真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