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0185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水性聚氨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含氟聚醚二元醇、生物基多元醇、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亲水物质及小分子后扩链剂合成制备含氟改性生物基水性聚氨酯,该含氟改性生物基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耐折性能、耐磨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存储性能、生物降解性及恒温恒湿性能,且该含氟改性生物基水性成膜后在在室温下用365nm紫外灯照射下表现为蓝色磷光,其磷光寿命能够达到40ms左右,该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防伪标识、显示仪器、光学成像及OLED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氟改性的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水性聚氨酯

技术介绍
生物基大分子多元醇和生物基异氰酸酯都是通过植物油进行制备得到,原料资源丰富,并且价格便宜,其获取途径较多;生物基型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其符合当下绿色环保的概念;生物基型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发展能够少用甚至不用石油系列的多元醇,利用植物油系列的多元醇,不仅能够节约能源的过度利用,也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因此,生物基型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磷光是一种长寿命的发光现象,室温磷光通常可以在无机化合物中观察到(如夜明珠)。传统观念认为对有机化合物而言,磷光只能在低温下获得。这是由于:一方面,在有机化合物中激子处于高度的局域化,并且非常容易复合,对于磷光这种长寿命过程非常不利;另一方面,磷光的产生需要克服分子本身的自旋禁阻与无辐射跃迁的限制。通常的室温磷光材料需要引入Pt和Ir等金属元素,它们价格昂贵,并且在高能量的蓝发射体的情况下有着固有的不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生物基大分子多元醇、含氟聚醚二元醇、生物基异氰酸酯及脂肪族异氰酸酯在80-100℃下搅拌1-3h,然后加入羧酸型亲水扩链剂在80-100℃下搅拌2-3h,继续加入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在80-100℃下搅拌2-4h,即得到水性聚氨酯预聚体;/nS2、将步骤S1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降温至1-20℃,加入中和剂后转移至高速分散机内,在1400-1600转/min的高速搅拌下加入上述总固体质量份2-3倍的去离子水,1-3min后加入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制得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生物基大分子多元醇、含氟聚醚二元醇、生物基异氰酸酯及脂肪族异氰酸酯在80-100℃下搅拌1-3h,然后加入羧酸型亲水扩链剂在80-100℃下搅拌2-3h,继续加入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在80-100℃下搅拌2-4h,即得到水性聚氨酯预聚体;
S2、将步骤S1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降温至1-20℃,加入中和剂后转移至高速分散机内,在1400-1600转/min的高速搅拌下加入上述总固体质量份2-3倍的去离子水,1-3min后加入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制得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生物基大分子多元醇为蓖麻油、蓖麻油改性多元醇、二聚酸多元醇、1,3-丙二醇聚醚多元醇、大豆油、棕榈油多元醇、松香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氟改性室温磷光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含氟聚醚二元醇为全氟聚醚二元醇、半氟聚醚二元醇、侧链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虎王启东黄星赵曦戴家兵朱保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