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83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外壳体的内腔设有内釜体,内釜体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内腔壁上,内釜体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管,外壳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端贯穿内釜体的顶壁并悬伸在内釜体的内腔,搅拌轴的外侧均匀的套设有若干搅拌叶,内釜体的外侧套设有外热交换罩,内釜体通过连通孔贯通连接外热交换罩,所述外热交换罩的外侧一端贯通连接排气管,所述内釜体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蒸汽管;利用外热交换罩重复利用排出的蒸汽,可以最大限度的蒸汽热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蒸汽的排放,最大限度的利用蒸汽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
本技术涉及蒸压釜
,尤其是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
技术介绍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在釜内完成Cao—Si02—H2O的水热反应。同时还广泛适用于橡胶制品、木材干燥和防腐处理、重金属冶炼、耐火砖侵油渗煤、符合玻璃蒸养、化纤产品高压处理、食品罐头高温高压处理、纸浆蒸煮、电缆硫化、渔网定型以及化工、医药、航空航天工业、保温材料、纺工、军工等需压力蒸养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项目。现有的蒸压釜往蒸压釜体内通入新鲜蒸汽在一定压力对制品进行蒸养处理,蒸压釜完成蒸养后排除剩余的蒸汽及废水,这些剩余的蒸汽通常是直接排走,不仅造成大量的热气排走浪费,且很可能造成热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外壳体(1)的内腔设有内釜体(3),所述内釜体(3)通过固定杆(1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腔壁上,内釜体(3)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管(21),所述加料管(21)的顶端贯穿外壳体(1)的顶壁且套设有第二密封盖(22),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底端贯穿内釜体(3)的顶壁并悬伸在内釜体(3)的内腔,搅拌轴(9)的外侧均匀的套设有若干搅拌叶(14),所述内釜体(3)的外侧套设有外热交换罩(4),内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外壳体(1)的内腔设有内釜体(3),所述内釜体(3)通过固定杆(1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腔壁上,内釜体(3)的顶端一侧贯通连接加料管(21),所述加料管(21)的顶端贯穿外壳体(1)的顶壁且套设有第二密封盖(22),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10),所述搅拌电机(10)上转动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底端贯穿内釜体(3)的顶壁并悬伸在内釜体(3)的内腔,搅拌轴(9)的外侧均匀的套设有若干搅拌叶(14),所述内釜体(3)的外侧套设有外热交换罩(4),内釜体(3)通过连通孔(5)贯通连接外热交换罩(4),所述连通孔(5)的内腔安装有隔离网(6),所述外热交换罩(4)的外侧一端贯通连接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8),所述内釜体(3)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蒸汽管(19),所述蒸汽管(19)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9)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奕锋黄鹏林秀奎周垚李华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创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