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82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模具,设置于工作面之上,包括: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上设置有水平移动侧模,所述水平移动侧模可在固定模台表面水平移动并锁定,所述固定模台侧面设置有移动模台固定架,所述移动模台固定架上通过竖向顶升装置设置有竖向移动模台,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可相对于水平移动侧模上下移动,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和水平移动侧模相向设置形成梁柱成型空间,从而使梁柱成型空间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数值可以任意调整,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的调节宽度与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支模要求,模板安装方便快捷;数字化控制,精确高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柱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梁柱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项目定制模板,虽然支模精确;但是人工操作参与过多,成品效果难以保证100%达到预制要求;每个项目定制模具,成本较高;定制模具可重复使用率有限,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关模及拆模耗费大量劳动力和时间,且扣接螺栓易损坏,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梁柱模具,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的调节宽度与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支模要求,模板安装方便快捷;数字化控制,精确高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成品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梁柱模具,设置于工作面之上,包括: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上设置有水平移动侧模,所述水平移动侧模可在固定模台表面水平移动并锁定,所述固定模台侧面设置有移动模台固定架,所述移动模台固定架上通过竖向顶升装置设置有竖向移动模台,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可相对于水平移动侧模上下移动,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和水平移动侧模相向设置形成梁柱成型空间,从而使梁柱成型空间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数值可以任意调整。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水平移动侧模和竖向移动模台上部设置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设置于竖向移动模台顶部的侧模伸缩机构和设置于水平移动侧模顶部的模板固定柱,所述侧模伸缩机构和模板固定柱可分离式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侧模伸缩机构包括:合模电机,所述合模电机为合模丝杠副提供伸缩动力,所述合模丝杠副端部设置有合模电磁盒,所述合模电磁盒与模板固定柱吸合或分离。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竖向顶升装置包括竖向电机和竖向丝杠副,所述竖向电机为竖向丝杠副提供动力。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竖向移动模台两端设置竖向固定电磁盒,所述竖向固定电磁盒与固定模台吸合或分离。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水平移动侧模通过水平推动机构实现水平位置移动,所述水平推动机构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丝杠副,所述水平电机为水平丝杠副提供动力。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水平丝杠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水平电机通过动力传递结构,均匀稳定将动力同时传递至两个水平丝杠副。本技术的一种梁柱模具,所述水平移动侧模上设置有若干水平固定电磁盒,所述水平固定电磁盒与固定模台吸合或分离。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梁柱模具,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的调节宽度与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支模要求,模板安装方便快捷;数字化控制,精确高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梁柱模具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梁柱模具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梁柱模具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梁柱模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为本技术一种梁柱模具的实施例,一种梁柱模具,设置于工作面1之上,包括:固定模台2,所述固定模台2上设置有水平移动侧模3,所述水平移动侧模3可在固定模台2表面水平移动并锁定,所述固定模台2侧面设置有移动模台固定架5,所述移动模台固定架5上通过竖向顶升装置6设置有竖向移动模台4,所述竖向移动模台4可相对于水平移动侧模3上下移动,所述竖向移动模台4和水平移动侧模3相向设置形成梁柱成型空间,从而使梁柱成型空间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数值可以任意调整,所述水平移动侧模3和竖向移动模台4上部设置有合模机构8,所述合模机构8包括:设置于竖向移动模台4顶部的侧模伸缩机构82和设置于水平移动侧模3顶部的模板固定柱81,所述侧模伸缩机构82和模板固定柱81可分离式连接,所述侧模伸缩机构82包括:合模电机822,所述合模电机822为合模丝杠副821提供伸缩动力,所述合模丝杠副821端部设置有合模电磁盒823,所述合模电磁盒823与模板固定柱81吸合或分离,所述竖向顶升装置6包括竖向电机61和竖向丝杠副62,所述竖向电机61为竖向丝杠副62提供动力,所述竖向移动模台4两端设置竖向固定电磁盒10,所述竖向固定电磁盒10与固定模台2吸合或分离,所述水平移动侧模3通过水平推动机构7实现水平位置移动,所述水平推动机构7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丝杠副,所述水平电机为水平丝杠副提供动力,所述水平丝杠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水平电机通过动力传递结构,均匀稳定将动力同时传递至两个水平丝杠副,所述水平移动侧模3上设置有若干水平固定电磁盒9,所述水平固定电磁盒9与固定模台2吸合或分离。由于采用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梁柱模具,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的调节宽度与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支模要求,模板安装方便快捷;数字化控制,精确高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成品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柱模具,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工作面之上,包括: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上设置有水平移动侧模,所述水平移动侧模可在固定模台表面水平移动并锁定,所述固定模台侧面设置有移动模台固定架,所述移动模台固定架上通过竖向顶升装置设置有竖向移动模台,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可相对于水平移动侧模上下移动,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和水平移动侧模相向设置形成梁柱成型空间,从而使梁柱成型空间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数值可以任意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模具,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工作面之上,包括:固定模台,所述固定模台上设置有水平移动侧模,所述水平移动侧模可在固定模台表面水平移动并锁定,所述固定模台侧面设置有移动模台固定架,所述移动模台固定架上通过竖向顶升装置设置有竖向移动模台,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可相对于水平移动侧模上下移动,所述竖向移动模台和水平移动侧模相向设置形成梁柱成型空间,从而使梁柱成型空间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数值可以任意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侧模和竖向移动模台上部设置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设置于竖向移动模台顶部的侧模伸缩机构和设置于水平移动侧模顶部的模板固定柱,所述侧模伸缩机构和模板固定柱可分离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梁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伸缩机构包括:合模电机,所述合模电机为合模丝杠副提供伸缩动力,所述合模丝杠副端部设置有合模电磁盒,所述合模电磁盒与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军张任之沈思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高级中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