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78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连接于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的导向装置,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支架及连接于上模支架的上模仁,下模组件包括下模组件及连接于下模组件的下模仁:上模仁还设有冲刀,冲刀包括外冲刀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外冲刀内部的内冲刀,外冲刀可拆卸连接于上模仁,且与下模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内冲刀与外冲刀之间还设有用于避免内冲刀与外冲刀相对旋转的锁死螺母,锁死螺母通过螺纹连接于内冲刀;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均还设有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产品热压成型的过程中,实现对产品预留孔的冲压与成型,节省了冲孔工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刀包括内冲刀、外冲刀,且内外冲刀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
技术介绍
轮罩起到防护和隔音的作用,对于提升整车的NVH具有重要作用。轮罩在生产是通过无纺布及无纺布内部的棉毡、纤维棉放入模具内热压成型的。由于轮罩是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上的,因此轮罩应设有预留孔。现有技术中的轮罩通常采用先热压成型再冲孔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增加了一道工序,也就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轮罩生产过程中工序较多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连接于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的导向装置,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支架及连接于上模支架的上模仁,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组件及连接于下模组件的下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还设有冲刀,所述冲刀包括外冲刀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外冲刀内部的内冲刀,所述外冲刀可拆卸连接于上模仁,且与下模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内冲刀与外冲刀之间还设有用于避免内冲刀与外冲刀相对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连接于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的导向装置(5),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支架(1)及连接于上模支架(1)的上模仁(2),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组件(3)及连接于下模组件(3)的下模仁(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还设有冲刀(7),所述冲刀(7)包括外冲刀(72)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外冲刀(72)内部的内冲刀(71),所述外冲刀(72)可拆卸连接于上模仁(2),且与下模仁(4)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内冲刀(71)与外冲刀(72)之间还设有用于避免内冲刀(71)与外冲刀(72)相对旋转的锁死螺母(711),所述锁死螺母(711)通过螺纹连接于内冲刀(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连接于上模组件、下模组件的导向装置(5),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支架(1)及连接于上模支架(1)的上模仁(2),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组件(3)及连接于下模组件(3)的下模仁(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还设有冲刀(7),所述冲刀(7)包括外冲刀(72)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外冲刀(72)内部的内冲刀(71),所述外冲刀(72)可拆卸连接于上模仁(2),且与下模仁(4)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内冲刀(71)与外冲刀(72)之间还设有用于避免内冲刀(71)与外冲刀(72)相对旋转的锁死螺母(711),所述锁死螺母(711)通过螺纹连接于内冲刀(71);
所述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均还设有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冲刀(72)的外表面还设有垫圈(73),所述外冲刀(72)的端部设有凸环(721),当外冲刀(72)连接于上模仁(2)时,所述凸环(721)连接于垫圈(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冲刀的双腔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4)的冲刀(7)连接处还设有垫台(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群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