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滤芯和净水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171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和净水机系统,复合滤芯包括滤瓶,滤瓶中设有隔离组件,用于将滤瓶中的空间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中设有前置滤芯组件,第二过滤腔中设有卷膜中心管和膜式过滤层。膜式过滤层与第二过滤腔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加压水间隙。进而当通过加压进水口向加压水间隙中加压来增加膜式过滤层的产水量时,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之间不会出现窜水的情况,使得过滤过程能够正常进行。而且,卷膜中心管包括后置滤芯和设置在后置滤芯两端的端盖,膜式过滤层套在卷膜中心管上,端盖上被膜式过滤层覆盖的位置设有导流槽,能够将膜式过滤层过滤所获得的水导向后置滤芯,进一步提升产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滤芯和净水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是涉及复合滤芯和净水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净水
的不断发展,净水机逐渐趋于小型化和集成化。换言之,为使得净水机更加小巧轻便,而将多级滤芯集成在一个滤瓶中。原水在滤瓶中经过各级滤芯过滤后,才能够达到目标水质,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对于集成度较高的滤芯而言,基于滤瓶中空间有限,集成度较高时整体滤芯的产水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产水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和净水机系统。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瓶,所述滤瓶中设有隔离组件,用于将所述滤瓶中的空间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中设有前置滤芯组件,所述滤瓶设有均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的原水进水口和前置过滤出水口,从所述原水进水口进入的原水经过所述前置滤芯组件过滤后所获得的前置过滤水流向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腔中设有卷膜中心管和膜式过滤层,所述卷膜中心管包括后置滤芯和设置在所述后置滤芯两端的端盖,所述膜式过滤层套在所述卷膜中心管上,所述端盖的外周面上被所述膜式过滤层覆盖的位置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中的液体能够流入所述后置滤芯,膜式过滤层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加压水间隙,所述加压水间隙与所述膜式过滤层的原水进口连通,所述滤瓶设有与所述加压水间隙连通的加压进水口。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利用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滤瓶中的空间分割为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进而当通过所述加压进水口向所述加压水间隙中加压,进而增加所述膜式过滤层的产水量时,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不会出现窜水的情况,使得过滤过程能够正常进行,从而提升所述复合滤芯的产水量。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完全独立,即使所述加压水间隙中压力较大导致滤瓶实现变形,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的独立性,从而有效避免窜水的情况发生。当所述膜式过滤层的产水量增加后,为了使得所述膜式过滤层过滤所获得的水能够尽快的流向所述后置滤芯进行进一步过滤,而在所述端盖上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槽,使得所述膜式过滤层上与所述端盖对应的部分过滤所获得的水能够通过所述导流槽流向所述后置滤芯,充分激发所述膜式过滤层的产水能力,提高所述复合滤芯的产水量。避免所述膜式过滤层上过多的地方无法将过滤形成的水导出,导致憋压过大,无法充分激发所述膜式过滤成的产水能力的情况发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组件为密封壳体结构,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二过滤腔;或者,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一过滤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与所述筒盖焊接密封,或所述筒盖上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相对的位置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筒体插于所述环形安装槽中,所述筒体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组件的侧壁与所述滤瓶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过水间隙,所述隔离组件的侧壁外设有第一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位于所述滤瓶的侧壁与所述隔离组件的侧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一过滤腔时,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前置中心管,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在所述滤瓶的轴向上依次分布,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均位于所述滤瓶的第一端的端壁上,所述滤瓶上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部分为第二端,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与所述滤瓶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原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与所述原水间隙,所述隔离组件的两个端壁上均设有过水插孔,所述前置中心管一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穿过所述过水插孔插入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中,所述卷膜中心管套在所述前置中心管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置中心管,所述原水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的第一端的端壁上,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在所述滤瓶的轴向上依次分布,所述滤瓶上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部分为第二端,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原水间隙,所述前置中心管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后插入所述第一过滤腔中,所述前置中心管插入所述第一过滤腔中的一端与所述原水间隙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一过滤腔时,所述隔离组件的两个端壁上均设有过水插孔,所述前置中心管穿过两个所述过水插孔后插入所述第一过滤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导向中心管,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的第一端的端壁上,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组件的端壁抵紧,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前置端盖,所述前置端盖上设有贯穿所述前置端盖的两个端面的前置过水孔,所述前置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的端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所述前置过水孔与所述原水间隙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与所述前置过水孔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与所述过水插孔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导向中心管套在所述前置中心管外,所述卷膜中心管套在所述导向中心管外,所述导向中心管与所述前置中心管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前置过滤水间隙,所述导向中心管与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所述过水插孔连通,所述前置过滤水间隙远离所述过水插孔的一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二过滤腔时,所述隔离组件上靠近所述原水进水口的端壁设有过水插孔,所述前置中心管穿过所述过水插孔后插入所述第一过滤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导向中心管,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的第一端的端壁上,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组件上设有所述过水插孔的端壁抵紧,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前置端盖,所述前置端盖设有前置过水孔,所述前置端盖与所述隔离组件的端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所述前置过水孔与所述原水间隙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与所述前置过水孔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与所述过水插孔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导向中心管套在所述前置中心管外,所述卷膜中心管套在所述导向中心管外,所述导向中心管与所述前置中心管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前置过滤水间隙,所述导向中心管与所述过水插孔连通,所述前置过滤水间隙远离所述过水插孔的一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端壁设有浓水出水口和净水出水口,所述膜式过滤层的浓水出口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导向中心管与所述卷膜中心管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净水间隙,所述净水间隙与所述净水出水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间隙中设有超滤膜,所述超滤膜拦截在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净水出水口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置滤芯的轴向长度为h1,所述膜式过滤层的轴向长度为H1,h1/H1为30%~70%。在其中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所述滤瓶中设有隔离组件,用于将所述滤瓶中的空间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中设有前置滤芯组件,所述滤瓶设有均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的原水进水口和前置过滤出水口,从所述原水进水口进入的原水经过所述前置滤芯组件过滤后所获得的前置过滤水流向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腔中设有卷膜中心管和膜式过滤层,所述卷膜中心管包括后置滤芯和设置在所述后置滤芯两端的端盖,所述膜式过滤层套在所述卷膜中心管上,所述端盖的外周面上被所述膜式过滤层覆盖的位置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中的液体能够流入所述后置滤芯,膜式过滤层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加压水间隙,所述加压水间隙与所述膜式过滤层的原水进口连通,所述滤瓶设有与所述加压水间隙连通的加压进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所述滤瓶中设有隔离组件,用于将所述滤瓶中的空间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中设有前置滤芯组件,所述滤瓶设有均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的原水进水口和前置过滤出水口,从所述原水进水口进入的原水经过所述前置滤芯组件过滤后所获得的前置过滤水流向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腔中设有卷膜中心管和膜式过滤层,所述卷膜中心管包括后置滤芯和设置在所述后置滤芯两端的端盖,所述膜式过滤层套在所述卷膜中心管上,所述端盖的外周面上被所述膜式过滤层覆盖的位置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中的液体能够流入所述后置滤芯,膜式过滤层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加压水间隙,所述加压水间隙与所述膜式过滤层的原水进口连通,所述滤瓶设有与所述加压水间隙连通的加压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为密封壳体结构,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二过滤腔;
或者,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一过滤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筒盖焊接密封,或所述筒盖上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相对的位置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筒体插于所述环形安装槽中,所述筒体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的侧壁与所述滤瓶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过水间隙,所述隔离组件的侧壁外设有第一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位于所述滤瓶的侧壁与所述隔离组件的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过滤腔,所述滤瓶与所述隔离组件之间围成所述第一过滤腔时,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前置中心管,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在所述滤瓶的轴向上依次分布,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均位于所述滤瓶的第一端的端壁上,所述滤瓶上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部分为第二端,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与所述滤瓶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原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与所述原水间隙,所述隔离组件的两个端壁上均设有过水插孔,所述前置中心管一端与所述前置过滤出水口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穿过所述过水插孔插入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中,所述卷膜中心管套在所述前置中心管外。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中心管,所述原水进水口位于所述滤瓶的第一端的端壁上,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在所述滤瓶的轴向上依次分布,所述滤瓶上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部分为第二端,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侧壁之间间隔形成原水间隙,所述前置中心管一端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前置中心管贯穿所述第二过滤腔后插入所述第一过滤腔中,所述前置中心管插入所述第一过滤腔中的一端与所述原水间隙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离组件所围内部空间为所述第二过滤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鸿海舒毅高威李冠轩秦利利林斯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