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69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包括Co、Cu、Ce、Mo四种金属元素,各金属的摩尔比为Co∶Cu∶Ce∶Mo=1∶1∶0.2~0.4∶0.8~1.2;产品呈粉体状,其微观结构为非晶态片状结构或橄榄状结构。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通过严格控制参数的制备过程,可以针对不同领域应用的需要,实现非晶化及微观形貌的可控化。制得的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具有高导电性、高的电催化析氧能力以及与金属银的良好界面亲和力。可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更多的高价态的活性位点,进而提高电催化性能。有利于与金属基底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其高电导特性也有利于改善金属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不因增强相的添加而导致导电性下降过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能源危机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世界。同时,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从化石燃料逐步转向利用可持续发展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氢气是一种可以有效替代化石能源且热值极高的环保可再生能源。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气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电解水动力学较为缓慢,反应过电位大。特别是阳极水氧化析氧半反应,由于涉及四电子的传递过程,动力学尤其缓慢,是电解水反应的最大限制。因此,发展高效的电催化析氧催化剂对提高电解水的效率(即制氢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贵金属析氧催化剂包括RuO2及IrO2,但其成本高且稳定性差,不利于商业化的应用。因此,急需开发制备低成本、高效、稳定的电催化析氧催化剂。与通常的晶态化合物相比,非晶态化合物因其结构的长程无序性而具有更好的结构适应性。因此,在催化方面可以提供更加优异的物质及电荷传导特性,以及由结构适应性带来更好的催化稳定性。目前,已有多种非晶态金属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其特征在于:/n(1)所述四元金属是指Co、Cu、Ce、Mo四种金属元素,各金属的摩尔比为Co∶Cu∶Ce∶Mo=1∶1∶0.2~0.4∶0.8~1.2;/n(2)所述四元金属氮化物呈粉体状,其微观结构为非晶态片状结构或橄榄状结构;其中,片状结构厚度在0.5~3.5nm,片内均匀分布有1~2nm孔径的孔结构,且孔结构为呈三角形的非圆形孔;橄榄状结构长径比在3∶1~1.5∶1,粒径分布在2~6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其特征在于:
(1)所述四元金属是指Co、Cu、Ce、Mo四种金属元素,各金属的摩尔比为Co∶Cu∶Ce∶Mo=1∶1∶0.2~0.4∶0.8~1.2;
(2)所述四元金属氮化物呈粉体状,其微观结构为非晶态片状结构或橄榄状结构;其中,片状结构厚度在0.5~3.5nm,片内均匀分布有1~2nm孔径的孔结构,且孔结构为呈三角形的非圆形孔;橄榄状结构长径比在3∶1~1.5∶1,粒径分布在2~6微米。


2.一种非晶态高电导四元金属氮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摩尔比1∶1∶0.2~0.4∶0.8~1.2取乙酸钴、硝酸铜、硝酸铈与钼酸钠,加至去离子水中并搅拌10~30分钟,得到混合液一;乙酸钴、硝酸铜、硝酸铈与钼酸钠的总质量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30%;
(2)按质量比2~4∶3~5∶20~40∶0.02~0.04取柠檬酸、三聚氰胺、半胱氨酸和卡拉胶,均匀混合后,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液一中;搅拌1~3小时,得到混合液二;柠檬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洁蔡伟伟暴宁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