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45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包括旋转夹盘、第一仿形夹具、第二仿形夹具和限位顶杆,第一仿形夹具和第二仿形夹具设置在旋转夹盘上,利用旋转夹盘驱动第一仿形夹具和第二仿形夹具打开和关闭,第一仿形夹具和第二仿形夹具关闭后形成与焊件配合的容纳腔,摩擦焊接时,限位顶杆紧顶在第一仿形夹具和第二仿形夹具的后端面。通过设置第一仿形夹具和第二仿形夹具,并且内部形成与异形零件配合的容纳腔,使得夹持后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异形零件与夹具之间防止串动;并且夹具的后端面与限位顶杆面接触,使得顶锻力承载更均匀,保证零件与主轴夹具及内部零件不会因最后的摩擦顶锻力发生损坏现象。进而提高焊接后异形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擦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摩擦焊接的限位顶杆必须与零件后端面要求贴合,如果是异形零件后端面为斜面,限位顶杆不能贴合或贴合不紧密,最后由于摩擦顶锻时力量较大,严重时会将主轴夹具内的零件顶坏,甚至主轴夹具及主轴零件也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焊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包括旋转夹盘、第一仿形夹具、第二仿形夹具和限位顶杆,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设置在所述旋转夹盘上,利用所述旋转夹盘驱动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关闭后形成与焊件配合的容纳腔,摩擦焊接时,所述限位顶杆紧顶在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的后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为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夹盘为二抓卡盘。进一步地,所述二爪卡盘型号为2L_06。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仿形夹具和第二仿形夹具,并且内部形成与异形零件配合的容纳腔,使得夹持后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异形零件与夹具之间防止串动;并且夹具的后端面与限位顶杆面接触,使得顶锻力承载更均匀,保证零件与主轴夹具及内部零件不会因最后的摩擦顶锻力发生损坏现象。进而提高焊接后异形零件的质量和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旋转夹盘,2、第一仿形夹具,3、第二仿形夹具,4、限位顶杆,5、异形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包括旋转夹盘1、第一仿形夹具2、第二仿形夹具3和限位顶杆4,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设置在旋转夹盘1上,利用旋转夹盘1驱动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打开和关闭,通过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对异形零件5进行夹持固定;其中,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关闭后,其中间形成与焊件配合的容纳腔,异形零件5安装在容纳腔内,与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形成一个整体。摩擦焊接时,限位顶杆4紧顶在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的后端面上。保证不发生轴向传动,并且摩擦焊接的顶锻力通过作用在限位顶杆上,减少旋转夹盘1的负载,进而提高旋转夹盘1的使用寿命。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为长方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旋转夹盘1为二抓卡盘。优选的,二爪卡盘的型号为2L_06。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异形零件的形状,选择匹配的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安装在旋转夹盘1上,通过旋转夹盘1将异形零件进行夹持,再通过限位顶杆4定在第一仿形夹具2和第二仿形夹具3的后端面上,以承载摩擦焊接时的顶锻力。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夹盘、第一仿形夹具、第二仿形夹具和限位顶杆,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设置在所述旋转夹盘上,利用所述旋转夹盘驱动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关闭后形成与焊件配合的容纳腔,摩擦焊接时,所述限位顶杆紧顶在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的后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摩擦焊机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夹盘、第一仿形夹具、第二仿形夹具和限位顶杆,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设置在所述旋转夹盘上,利用所述旋转夹盘驱动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关闭后形成与焊件配合的容纳腔,摩擦焊接时,所述限位顶杆紧顶在所述第一仿形夹具和所述第二仿形夹具的后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凯付吉艳史东奇牟晨亮姜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岩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