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金城专利>正文

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39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锤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文化石进行锤击成型,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且操作还方便的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固接有四根支杆,其每两根为一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文化石放入放置框内,启动伺服电机反转,可使得锤击组件向左移动对文化石进行锤击成型,且通过拉动放置框带动文化石向上移动调整位置,即可将文化石表面全部锤击成型,无需人手动对文化石表面锤击,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操作还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锤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
技术介绍
艺术石也叫文化石,起源于五六十年前的美国,流行到韩国、西班牙等国家,九十年代引入中国大陆。刚开始是用在室内装饰,后来觉得用在室外不错,现在普遍用在室外装饰,室内少量用到,文化石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文化石表面进行锤击,使得文化石表面成型,更加美观,也更受人们的喜欢。目前,大多数都是人手拿工具对文化石表面进行锤击成型,首先需要用脚将文化石支撑住,双手则拿着工具对文化石表面进行锤击,使得文化石成型,操作比较麻烦,并且由于工具较小,都需要不断的移动工具将文化石全部锤击,比较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文化石进行锤击成型,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且操作还方便的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需要使用脚将文化石支撑,再用手拿着工具对文化石进行锤击,操作麻烦,且需要不断的移动工具,比较费力,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文化石进行锤击成型,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且操作还方便的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固接有四根支杆,其每两根为一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四根所述支杆端部之间,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架;导杆,所述导杆固接于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所述支撑架内两侧之间;放置框,所述放置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支撑板一部中间;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远离所述放置框的所述支撑板一部;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导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其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用于提供动力;锤击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用于对文化石表面的锤击;上升组件,安装于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且朝向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支撑板一侧,其与所述放置框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放置框的固定。更为优选的是,移动组件包括有: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固接于靠近所述上升组件的所述支撑板内一侧;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所述安装板且朝向所述导杆的所述L型支撑块内一侧,另一个固接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皮带,所述皮带绕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其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一侧固接有推杆;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滑动式的套装于所述导杆上,其远离所述L型支撑块的外一侧与所述锤击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活动块内与其配合。更为优选的是,锤击组件包括有: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二导向套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活动块外一侧;锤击杆,所述锤击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二导向套内;接触杆,所述接触杆固接于朝向所述支撑架且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所述锤击杆一侧;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绕接于朝向所述接触杆的所述锤击杆内一侧与朝向所述安装板的所述第二导向套一侧之间;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间隔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且朝向所述接触杆的所述支撑架一侧,其与所述接触杆配合,且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数量为四块;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套固接于远离所述推杆的所述活动块外一侧,其为倾斜设置;铲刀,所述铲刀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一导向套内,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端部与远离所述接触杆的所述锤击杆端部接触配合;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所述铲刀上,其一端与靠近所述锤击杆的所述铲刀内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所述第一导向套一侧固定连接。更为优选的是,上升组件包括有:套筒,所述套筒固接于朝向所述安装板且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所述支撑板一侧;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套筒内;拉杆,所述拉杆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放置框的所述套筒一部,其朝向所述放置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楔形块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装于所述拉杆上,其一端与朝向所述拉杆的所述第二楔形块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所述套筒内一侧固定连接;棘齿条,所述棘齿条固接于靠近所述套筒的所述放置框外一侧,其与所述第二楔形块接触配合。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补料组件,补料组件包括有:转杆,所述转杆铰接于靠近所述套筒且朝向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支撑板一侧;棘爪,所述棘爪铰接于靠近所述棘齿条的所述转杆端部,其与所述棘齿条啮合;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连接于所述棘爪与所述转杆铰接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铰接于远离所述放置框的所述转杆一部;L型杆,所述L型杆铰接于靠近所述支撑板且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所述支撑架一部;连杆,所述连杆固接于朝向所述连接杆且远离所述支撑架的所述L型杆一侧,其尾端与远离所述安装板且朝向所述L型杆的所述连接杆一侧铰接连接;导套,所述导套固接于靠近所述L型杆的所述支撑架一侧;滑杆,所述滑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套内,其远离所述L型杆的端部与所述活动块外一侧接触配合,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活动块的端部位于所述L型杆的孔内与其配合;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套装于所述滑杆上,其一端与靠近所述L型杆的所述滑杆一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活动块的所述导套一侧固定连接。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固接于靠近所述放置框的所述支撑板内一侧,其为倾斜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将文化石放入放置框内,启动伺服电机反转,可使得锤击组件向左移动对文化石进行锤击成型,且通过拉动放置框带动文化石向上移动调整位置,即可将文化石表面全部锤击成型,无需人手动对文化石表面锤击,比较省力,工作效率高,操作还方便。2、通过补料组件的作用,能在活动块复位时,使得放置框带动文化石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无需操作人员手拉动放置框向上移动,省时省力。3、通过导料板的作用,能对掉落的碎石进行导向使其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如此使得碎石更好的掉落至收集容器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B部分的放大图。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安装板,2、支杆,3、支撑板,4、放置框,5、伺服电机,6、支撑架,7、导杆,8、移动组件,801、L型支撑块,802、传动轮,803、皮带,804、推杆,805、活动块,9、锤击组件,901、第一导向套,902、铲刀,903、第一弹簧,904、第二导向套,905、锤击杆,906、第二弹簧,907、接触杆,908、第一楔形块,10、上升组件,1001、套筒,1002、第二楔形块,1003、第三弹簧,1004、拉杆,1005、棘齿条,11、文化石,12、补料组件,1201、滑杆,1202、第四弹簧,1203、L型杆,1204、连接杆,1205、转杆,1206、棘爪,1207、扭力弹簧,1208、导套,1209、连杆,13、导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一侧固接有四根支杆(2),其每两根为一组;/n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四根所述支杆(2)端部之间,其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架(6);/n导杆(7),所述导杆(7)固接于靠近所述支撑板(3)的所述支撑架(6)内两侧之间;/n放置框(4),所述放置框(4)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支撑板(3)一部中间;/n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安装于远离所述放置框(4)的所述支撑板(3)一部;/n移动组件(8),安装于所述导杆(7)与所述支撑板(3)之间,其与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用于提供动力;/n锤击组件(9),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8)与所述支撑架(6)之间,用于对文化石(11)表面的锤击;/n上升组件(10),安装于远离所述伺服电机(5)且朝向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支撑板(3)一侧,其与所述放置框(4)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放置框(4)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一侧固接有四根支杆(2),其每两根为一组;
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四根所述支杆(2)端部之间,其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架(6);
导杆(7),所述导杆(7)固接于靠近所述支撑板(3)的所述支撑架(6)内两侧之间;
放置框(4),所述放置框(4)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支撑板(3)一部中间;
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安装于远离所述放置框(4)的所述支撑板(3)一部;
移动组件(8),安装于所述导杆(7)与所述支撑板(3)之间,其与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用于提供动力;
锤击组件(9),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8)与所述支撑架(6)之间,用于对文化石(11)表面的锤击;
上升组件(10),安装于远离所述伺服电机(5)且朝向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支撑板(3)一侧,其与所述放置框(4)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放置框(4)的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其特征是,移动组件(8)包括有:
L型支撑块(801),所述L型支撑块(801)固接于靠近所述上升组件(10)的所述支撑板(3)内一侧;
传动轮(802),所述传动轮(80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所述安装板(1)且朝向所述导杆(7)的所述L型支撑块(801)内一侧,另一个固接于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
皮带(803),所述皮带(803)绕在两个所述传动轮(802)之间,其远离所述伺服电机(5)的外一侧固接有推杆(804);
活动块(805),所述活动块(805)滑动式的套装于所述导杆(7)上,其远离所述L型支撑块(801)的外一侧与所述锤击组件(9)固定连接,所述推杆(804)位于所述活动块(805)内与其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化石表面成型用锤击装置,其特征是,锤击组件(9)包括有:
第二导向套(904),所述第二导向套(904)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活动块(805)外一侧;
锤击杆(905),所述锤击杆(905)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二导向套(904)内;
接触杆(907),所述接触杆(907)固接于朝向所述支撑架(6)且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锤击杆(905)一侧;
第二弹簧(906),所述第二弹簧(906)绕接于朝向所述接触杆(907)的所述锤击杆(905)内一侧与朝向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第二导向套(904)一侧之间;
第一楔形块(908),所述第一楔形块(908)间隔固接于远离所述安装板(1)且朝向所述接触杆(907)的所述支撑架(6)一侧,其与所述接触杆(907)配合,且所述第一楔形块(908)的数量为四块;
第一导向套(901),所述第一导向套(901)固接于远离所述推杆(804)的所述活动块(805)外一侧,其为倾斜设置;
铲刀(902),所述铲刀(902)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一导向套(901)内,其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端部与远离所述接触杆(907)的所述锤击杆(905)端部接触配合;
第一弹簧(90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城
申请(专利权)人:邓金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