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366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包括主体支架和控制器,所述主体支架内部还包括用于车模具内圆的加工装置、使加工装置前后移动的纵向传动装置、使加工装置左右移动的横向传动装置和用于夹紧模具可旋转的装夹装置,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部,用于控制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纵向传动装置、所述横向传动装置和所述装夹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安置在装夹装置上的模具通过液压垫块使之锁紧,其自身可以做圆周转动,再通过两端的加工装置,在模具两头同时加工,由控制器控制加工的尺寸精度,可以使模具一次加工成型,提高了模具两端内圆的同心度,同时也避免了因多次装夹而造成的尺寸偏差,保证产品质量,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圆车床
本技术涉及内圆车床
,具体是一种新型内圆车床。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中许多零件大规模生产需要模具,对模具的尺寸精度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如果生产的模具的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那么由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达不到设计要求,而模具的内圆加工就需要内圆车床了。内圆车床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内孔表面及其端面,由装在头架主轴上的卡盘夹持工件作圆周进给运动,工作台带动砂轮架沿床身导轨(见机床导轨)作纵向往复运动,头架沿滑鞍作横向进给运动(见机床);头架还可绕竖直轴转至一定角度以磨削锥孔。传统的内圆车床加工模具时工艺比较繁杂,需要进行两次甚至三次装夹,不能一次性装夹加工完毕,这就导致加工出来的模具精度有偏差,并且同心度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很难保证模具两端加工出来的内圆圆心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内圆加工车床,保证生产出来的模具同心度一致,最好一次装夹加工成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外圆车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涉及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包括主体支架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内部还包括用于车模具内圆的加工装置、使加工装置前后移动的纵向传动装置、使加工装置左右移动的横向传动装置和用于夹紧模具可旋转的装夹装置,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部,用于控制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纵向传动装置、所述横向传动装置和所述装夹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包括主体支架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内部还包括用于车模具内圆的加工装置、使加工装置前后移动的纵向传动装置、使加工装置左右移动的横向传动装置和用于夹紧模具可旋转的装夹装置,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部,用于控制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纵向传动装置、所述横向传动装置和所述装夹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刀塔,所述刀塔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其上设由若干安装孔,用于安装刀具,所述刀塔可以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旋转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装置和所述横向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装置的底部,两者呈垂直叠加分布的,所述横向传动装置在所述纵向传动装置的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圆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支座、垫块和模具,所述垫块有三个,共同组成一个圆筒用于包裹固定所述模具,所述垫块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孔洞里,所述模具通过所述支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瑞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