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杆磨头装置,包括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箱、升降推杆与升降气缸,所述储料箱内竖向设置有两隔板,两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以供多条轴杆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通过其中的升降推杆、升降气缸、上料平台与推动气缸,实现将轴杆自动输送至转动套筒内,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套筒与轴杆转动,配合切削刀,对轴杆端部进行磨头加工,整个加工过程全自动化,使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高,且进料与出料过程全自动化,使整个加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杆磨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杆磨头装置。
技术介绍
轴杆在初步加工后,轴杆的端部会比较锋利,容易割伤用户等,因此需要进行磨头加工,将轴杆锋利的边缘磨平,现有的磨头装置通常为人工手动操作加工,为半自动式,使整体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低,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的轴杆磨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轴杆磨头装置,包括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箱、升降推杆与升降气缸,所述储料箱内竖向设置有两隔板,两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以供多条轴杆设置,同时两所述隔板与储料箱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推出通道供轴杆滑入,所述推出通道底部设置所述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向下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推杆上升以将单条轴杆推出储料箱;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与推动气缸,所述上料平台设置于储料箱的出料侧用于接收输出的轴杆,所述上料平台顶面开有一上料槽,所述上料槽沿上料平台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接收单条轴杆,所述推动气缸设置于上料平台上,且所述推动气缸连接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设置于上料槽内用于将轴杆推出上料槽;所述磨头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套筒、工作气缸与切削刀,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动套筒转动,所述转动套筒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转动套筒进料端正对所述上料槽用于接收上料槽输出的轴杆,所述切削刀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出料端的一侧,所述工作气缸连接所述切削刀,当轴杆位于所述转动套筒内时,轴杆一端伸出于转动套筒的出料端,通过所述工作气缸带动切削刀进刀以对轴杆一端进行磨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自动磨头,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通过其中的升降推杆、升降气缸、上料平台与推动气缸,实现将轴杆自动输送至转动套筒内,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套筒与轴杆转动,配合切削刀,对轴杆端部进行磨头加工,整个加工过程全自动化,使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高,且进料与出料过程全自动化,使整个加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进一步地,两所述隔板均延伸出储料箱的顶面。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使轴杆于推出通道上升至顶端时,可以滑向上料平台上。进一步地,一所述隔板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调节螺杆贯穿储料箱的侧壁,通过拉动所述调节螺杆平移以调节两所述隔板之间的距离。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拉动调节螺杆平移以调节两隔板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使两隔板之间放置不同长度规格的轴杆,适应范围广,然后通过螺母将调节螺杆锁紧于储料箱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筒内设置有多个橡胶箍套用于紧套轴杆。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在轴杆进入转动套筒后,通过橡胶箍套对轴杆进行限位,防止轴杆随意于转动套筒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与传动皮带,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转动套筒上套装所述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主动轮、从动轮与传动皮带,使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转动座,所述转动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座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使转动套筒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定位块、驱动气缸与固定座,所述定位块上成形有顶压头,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切削刀的对侧,所述定位块端部与固定座铰接以使定位块于水平方向摆动,所述驱动气缸设置于固定座上,且所述驱动气缸与定位块铰接,以带动所述定位块的顶压头摆动靠近或远离转动套筒的出料端。进一步地,还包括出料料斗与集料箱,所述出料料斗设置于转动套筒的出料侧,且所述出料料斗倾斜向下设置,同时所述出料料斗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集料箱上方。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出料料斗与集料箱,用于收集磨头完成的轴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其中,11为储料箱,111为隔板,112为推出通道,12为升降推杆,13为升降气缸,14为调节螺杆,21为上料平台,211为上料槽,22为推动气缸,221为推出杆,31为驱动电机,311为主动轮,312为从动轮,313为传动皮带,32为转动套筒,321为橡胶箍套,33为工作气缸,34为切削刀,35为转动座,361为定位块,3611为顶压头,362为驱动气缸,363为固定座,41为出料料斗,42为集料箱,5为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轴杆磨头装置,包括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储料机构包括储料箱11、升降推杆12与升降气缸13,储料箱11内竖向设置有两隔板111,两隔板111间隔设置以供多条轴杆5设置,两隔板111均延伸出储料箱11的顶面,同时两隔板111与储料箱11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推出通道112供轴杆5滑入,推出通道112底部设置升降推杆12,升降推杆12向下连接升降气缸13,通过升降气缸13带动升降推杆12上升以将单条轴杆5推出储料箱11;其中,一隔板111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杆14,调节螺杆14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调节螺杆14贯穿储料箱11的侧壁,通过拉动调节螺杆14平移以调节两隔板111之间的距离。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21与推动气缸22,上料平台21设置于储料箱11的出料侧用于接收输出的轴杆5,上料平台21顶面开有一上料槽211,上料槽211沿上料平台21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接收单条轴杆5,推动气缸22设置于上料平台21上,且推动气缸22连接有推出杆221,推出杆221设置于上料槽211内用于将轴杆5推出上料槽211。磨头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1、主动轮311、从动轮312、传动皮带313、转动套筒32、工作气缸33、切削刀34、转动座35、定位块361、驱动气缸362与固定座363,驱动电机31连接主动轮311,转动套筒32上套装从动轮312,主动轮311与从动轮312之间通过传动皮带313连接,转动套筒32水平方向设置,且转动套筒32进料端正对上料槽211用于接收上料槽211输出的轴杆5,转动套筒32内设置有多个橡胶箍套用于紧套轴杆5,转动套筒32转动连接于转动座35上,切削刀34设置于转动套筒32出料端的一侧,工作气缸33连接切削刀34,当轴杆5位于转动套筒32内时,轴杆5一端伸出于转动套筒32的出料端,通过工作气缸33带动切削刀34进刀以对轴杆5一端进行磨头;定位块361上成形有顶压头3611,固定座363设置于切削刀34的对侧,定位块361端部与固定座363铰接以使定位块361于水平方向摆动,驱动气缸362设置于固定座363上,且驱动气缸362与定位块361铰接,以带动定位块361的顶压头3611摆动靠近或远离转动套筒32的出料端。本实施例还包括出料料斗41与集料箱42,出料料斗4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杆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箱(11)、升降推杆(12)与升降气缸(13),所述储料箱(11)内竖向设置有两隔板(111),两所述隔板(111)间隔设置以供多条轴杆(5)设置,同时两所述隔板(111)与储料箱(11)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推出通道(112)供轴杆(5)滑入,所述推出通道(112)底部设置所述升降推杆(12),所述升降推杆(12)向下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3),通过升降气缸(13)带动升降推杆(12)上升以将单条轴杆(5)推出储料箱(11);/n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21)与推动气缸(22),所述上料平台(21)设置于储料箱(11)的出料侧用于接收输出的轴杆(5),所述上料平台(21)顶面开有一上料槽(211),所述上料槽(211)沿上料平台(21)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接收单条轴杆(5),所述推动气缸(22)设置于上料平台(21)上,且所述推动气缸(22)连接有推出杆(221),所述推出杆(221)设置于上料槽(211)内用于将轴杆(5)推出上料槽(211);/n所述磨头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1)、转动套筒(32)、工作气缸(33)与切削刀(34),所述驱动电机(31)带动所述转动套筒(32)转动,所述转动套筒(32)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转动套筒(32)进料端正对所述上料槽(211)用于接收上料槽(211)输出的轴杆(5),所述切削刀(34)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32)出料端的一侧,所述工作气缸(33)连接所述切削刀(34),当轴杆(5)位于所述转动套筒(32)内时,轴杆(5)一端伸出于转动套筒(32)的出料端,通过所述工作气缸(33)带动切削刀(34)进刀以对轴杆(5)一端进行磨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杆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磨头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箱(11)、升降推杆(12)与升降气缸(13),所述储料箱(11)内竖向设置有两隔板(111),两所述隔板(111)间隔设置以供多条轴杆(5)设置,同时两所述隔板(111)与储料箱(11)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推出通道(112)供轴杆(5)滑入,所述推出通道(112)底部设置所述升降推杆(12),所述升降推杆(12)向下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3),通过升降气缸(13)带动升降推杆(12)上升以将单条轴杆(5)推出储料箱(11);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21)与推动气缸(22),所述上料平台(21)设置于储料箱(11)的出料侧用于接收输出的轴杆(5),所述上料平台(21)顶面开有一上料槽(211),所述上料槽(211)沿上料平台(21)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接收单条轴杆(5),所述推动气缸(22)设置于上料平台(21)上,且所述推动气缸(22)连接有推出杆(221),所述推出杆(221)设置于上料槽(211)内用于将轴杆(5)推出上料槽(211);
所述磨头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1)、转动套筒(32)、工作气缸(33)与切削刀(34),所述驱动电机(31)带动所述转动套筒(32)转动,所述转动套筒(32)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转动套筒(32)进料端正对所述上料槽(211)用于接收上料槽(211)输出的轴杆(5),所述切削刀(34)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32)出料端的一侧,所述工作气缸(33)连接所述切削刀(34),当轴杆(5)位于所述转动套筒(32)内时,轴杆(5)一端伸出于转动套筒(32)的出料端,通过所述工作气缸(33)带动切削刀(34)进刀以对轴杆(5)一端进行磨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杆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隔板(111)均延伸出储料箱(11)的顶面。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永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