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2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包括拉丝粉盒,所述拉丝粉盒的侧面固定有井子轮,所述拉丝粉盒与固定有井子轮侧面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横向的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固定有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上位于第二放置板与拉丝粉盒之间放置有冷却模块,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冷却模块固定在第一放置板上,所述拉丝模盒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使底板固定在拉丝模盒的下方,所述冷却模块的外侧面固定有贯穿冷却模块的注水管道与出水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
本技术涉及焊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
技术介绍
拉丝模盒在焊丝行业中因为其结构简单,易操作等特点被行业内广泛使用,它是焊丝在拉拔过程中减径的主要设备部件之一。现有的拉丝模盒都是由拉丝粉盒和拉丝模具冷却盒组成的一个整体式的模盒如图5所示,焊丝从井子轮1进入装有拉丝粉的拉丝粉盒2,焊丝上会沾挂上拉丝粉,再依次进入模具套4和拉丝模具6进行减径,最后减径后的焊丝从模具顶块5中穿出来,然后进入下一拉拔减径模盒。模具冷却盒3中通有冷却水给模具套4、拉丝模具6进行冷却,拉丝模具6在减径过程中由焊丝形变以及焊丝与拉丝模具摩擦会产生高温,所以需要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冷却。从而延长拉丝模具6的使用寿命,以及保证焊丝拉拔的品质和质量。这也是拉丝模盒的拉拔减径的原理。但是,现有拉丝模盒存在以下缺点:1、拉丝模盒加工所用的板材太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部件过于笨重,更换模具不方便;2、拉丝粉盒和模具冷却盒是一体的,在生产加工焊接时容易产生缺陷从而导致冷却水进入粉盒导致拉丝粉失效;3、模具冷却盒都是开放式的,冷却水量不好控制,受到供水压力的限制,在水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冷却水会溢出冷却盒,导致工作现场漫水,拉丝粉盒进水或者冷却水量过小导致无法满足拉丝模具的降温从而导致模具使用寿命缩短;4、安装拉丝模具的套加工浪费材料,且加工工艺的原因导致套无法达到预期的冷缺效果;5、拉丝粉盒的底部是方的导致更换拉丝粉时无法清理干净;因此,结合焊丝在实际拉拔减径的生产中反馈的问题以及拉丝模盒设计工艺等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设计出了模块化拉丝模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包括拉丝粉盒,所述拉丝粉盒的侧面固定有井子轮,所述拉丝粉盒与固定有井子轮侧面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横向的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固定有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上位于第二放置板与拉丝粉盒之间放置有冷却模块,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冷却模块固定在第一放置板上,所述拉丝模盒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使底板固定在拉丝模盒的下方,所述冷却模块的外侧面固定有贯穿冷却模块的注水管道与出水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箱,所述冷却模箱内部的中部固定有横向的模具套,所述模具套表面固定有隔套,隔套上固定有翅片。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承载块、两个第二承载块、一个第一受力块以及一个第二受力块,两个第一承载块固定在底板表面的同一侧,两个第二承载块固定在拉丝粉盒的下方并且远离第一承载块,第一受力块固定在第一放置板的下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一承载块之间,第二受力块固定在底板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二承载块之间,每个第一承载块与第二承载块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压紧在第一受力块与第二受力块上的压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载块与第二受力块之间贯穿有通过螺丝固定的定位光杠。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受力板,所述受力板固定在第二放置板与冷却模箱之间,所述受力板上螺纹连接有压在冷却模箱上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位于受力板的上方螺纹连接有锁紧手把。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螺纹连接有竖直的调节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拉丝模盒的底部为圆弧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模盒将拉丝粉盒改用薄板焊接而成,从而减轻了模盒的整体重量,拆卸方便,维护方便,便于操作。并且底部采用圆弧底的设计避免了更换拉丝粉时清理不干净的问题,冷却部分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而且是密闭的冷却腔体这样就可以给冷却水施加压力,使冷却水快速流动给模具降温,同时解决了溢水和水压不足的问题,模具套则采用了翅片式的设计,从而增加了冷却面积有效的解决了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以及解决了在焊丝拉拔过程中“炸模”,还有拉拔出的焊丝表面光洁度差等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还有就是采用模块化的冷却模块后,使更换模具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显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冷却模箱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附图;图中:1、拉丝粉盒;2、井子轮;3、第一放置板;4、第二放置板;5、注水管道;6、出水管道;7、冷却模箱;8、模具套;9、隔套;10、翅片;11、第一承载块;12、第二承载块;13、第一受力块;14、第二受力块;15、压紧螺栓;16、定位光杠;17、受力板;18、固定螺栓;19、锁紧把手;20、调节螺栓;21、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包括拉丝粉盒1,所述拉丝粉盒1的侧面固定有井子轮2,所述拉丝粉盒1与固定有井子轮2侧面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横向的第一放置板3,所述第一放置板3上固定有第二放置板4,第一放置板3上位于第二放置板4与拉丝粉盒1之间放置有冷却模块,所述第二放置板4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冷却模块固定在第一放置板3上,所述拉丝模盒的下方设有底板21,底板21上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使底板21固定在拉丝模盒的下方,所述冷却模块的外侧面固定有贯穿冷却模块的注水管道5与出水管道6。这样在安装时,首先通过可拆卸组件来使底板21与拉丝粉盒1以及第一放置板3固定住,再将冷却模块放置在第一放置板3上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通过向注水管道5内注入水来使水在冷却模块内部循环进行冷却,这样通过可拆卸组件以及固定组件可以方便的使底板21以及冷却模块与拉丝粉盒1分离,方便了后续的维护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箱7,所述冷却模箱7内部的中部固定有横向的模具套8,所述模具套8表面固定有隔套9,隔套9上固定有翅片10。焊丝从井子轮2进入装有拉丝粉的拉丝粉盒1,焊丝上会沾挂上拉丝粉,再进入冷却模块中的模具套8进行减径,最后减径后的焊丝从模具套8后方的模具顶块中穿出来,然后进入下一拉拔减径模盒。冷却模块中通过注水管道5注入冷却水给模具套8进行冷却,模具套8在减径过程中由焊丝形变以及焊丝与拉丝模具摩擦会产生高温,所以通过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并且冷却模箱7是密闭的冷却腔体,这样就可以给冷却水施加压力,使冷却水快速流动给模具降温,同时解决了溢水和水压不足的问题,模具套8则采用了翅片10式的设计,从而增加了冷却面积有效的解决了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承载块11、两个第二承载块12、一个第一受力块13以及一个第二受力块14,两个第一承载块11固定在底板21表面的同一侧,两个第二承载块12固定在拉丝粉盒1的下方并且远离第一承载块11,第一受力块13固定在第一放置板3的下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一承载块11之间,第二受力块14固定在底板21表面且位于两个第二承载块12之间,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丝粉盒,所述拉丝粉盒的侧面固定有井子轮,所述拉丝粉盒与固定有井子轮侧面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横向的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固定有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上位于第二放置板与拉丝粉盒之间放置有冷却模块,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冷却模块固定在第一放置板上,所述拉丝模盒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使底板固定在拉丝模盒的下方,所述冷却模块的外侧面固定有贯穿冷却模块的注水管道与出水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丝粉盒,所述拉丝粉盒的侧面固定有井子轮,所述拉丝粉盒与固定有井子轮侧面相对的侧面固定有横向的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固定有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上位于第二放置板与拉丝粉盒之间放置有冷却模块,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冷却模块固定在第一放置板上,所述拉丝模盒的下方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可拆卸组件,可拆卸组件使底板固定在拉丝模盒的下方,所述冷却模块的外侧面固定有贯穿冷却模块的注水管道与出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箱,所述冷却模箱内部的中部固定有横向的模具套,所述模具套表面固定有隔套,隔套上固定有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拉丝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承载块、两个第二承载块、一个第一受力块以及一个第二受力块,两个第一承载块固定在底板表面的同一侧,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智赵耀杜涛李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旭智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