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不锈钢管高精度内孔精修系统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不锈钢管高精度内孔精修系统及工艺,属于钢管生产加工
技术介绍
不锈钢管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重要的材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不锈钢具有高强度、可焊接性、抗腐蚀性、易加工性和表面具有光泽性等许多优异的特性,在宇航、化工、汽车、食品机械、医药、仪器仪表能源等工业及建筑装饰方面得到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但随着石油化工工业、军事工业及海洋开发的迅速发展,对不锈钢管的精度和平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的部分不锈钢管内壁由于制造工艺缺陷,通常情况下存在不同程度的毛刺和凹凸点,在后期的某些特殊用途中,需要对毛刺加以去除以及通过微扩孔方式对凹凸点进行消除,毛刺的去除时间大多在管材切割完成后。现有技术进行管材内侧壁毛刺去除时,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打磨完成,效率低下,且无法达到正火工艺要求的平直度和光滑度,影响了正火效率,对钢管制品的机械强度和韧性造成极大影响。为此,亟需一种可扩大孔径,提高精度,减小管壁粗糙度,还可以较好地纠正原来孔轴线的偏斜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不锈钢管高精度内孔精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机架(1)、镗孔机构(2)、供油机构(3)、推进机构(4)和夹持支撑机构(5);所述机架(1)的中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机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1.1)所述镗孔机构(2)设置在滑轨(1.1)上且位于安装槽的正上方;所述推进机构(4)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推进机构(4)与镗孔机构(2)之间利用丝杆原理使镗孔机构(2)前后移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油机构(3),所述供油机构(3)向镗孔机构(2)中注入乳化液;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夹持支撑机构(5),所述夹持支撑机构(5)与镗孔机构(2)相对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不锈钢管高精度内孔精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机架(1)、镗孔机构(2)、供油机构(3)、推进机构(4)和夹持支撑机构(5);所述机架(1)的中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机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1.1)所述镗孔机构(2)设置在滑轨(1.1)上且位于安装槽的正上方;所述推进机构(4)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推进机构(4)与镗孔机构(2)之间利用丝杆原理使镗孔机构(2)前后移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油机构(3),所述供油机构(3)向镗孔机构(2)中注入乳化液;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夹持支撑机构(5),所述夹持支撑机构(5)与镗孔机构(2)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镗孔机构(2)包含检修箱(2.1)、镗杆(2.5)和移动支撑装置(2.8);所述检修箱(2.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2.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2.3)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带轮(2.4),所述同步带轮(2.4)设置于检修箱(2.1)内;所述机架(1)的正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镗杆(2.5),所述镗杆(2.5)的尾端设置于检修箱(2.1)内并通过同步带轮(2.4)与第一减速器(2.3)的输出端相衔接,镗杆(2.5)的前端设置有镗刀(2.6);所述镗杆(2.5)的中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过油孔(2.7);所述检修箱(2.1)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镗杆(2.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螺孔;所述滑轨(1.1)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移动支撑装置(2.8),多个移动支撑装置(2.8)位于镗杆(2.5)的正下方;
所述移动支撑装置(2.8)包含滑动座(2.81),所述滑动座(2.81)的两侧沿滑轨(1.1)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槽(2.82),滑动座(2.81)通过滑槽(2.82)滑动设置于滑轨(1.1)上;所述滑动座(2.81)的顶面中央设置有轴承座二(2.83),所述镗杆(2.5)穿接于轴承座二(2.83)上;所述滑动座(2.81)的底面中央设置有连接块(2.84),所述连接块(2.84)沿镗杆(2.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螺孔;
所述供油机构(3)包含油泵(3.1),所述油泵(3.1)通过管路与过油孔(2.7)相连通,
所述推进机构(4)包含第二伺服电机(4.1)、第二减速器(4.2)、两个轴承座一(4.3)和螺杆(4.4);两个轴承座一(4.3)分别位于机架(1)上的安装槽的两端,两个轴承座一(4.3)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轴承座一(4.3)之间设置有螺杆(4.4),所述螺杆(4.4)的两端分别穿接于两头的轴承座一(4.3)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1)位于螺杆的一端,第二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二减速器(4.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4.2)的输出端与螺杆(4.4)相连接;所述螺杆(4.4)同时旋置于检修箱(2.1)底面连接板的螺孔内和滑动座(2.81)底面连接块(2.84)的螺孔内;
所述夹持支撑机构(5)包含多个夹持装置(5.1)、多个支撑装置(5.2)和密封箱(5.3);多个夹持装置(5.1)、多个支撑装置(5.2)和密封箱(5.3)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加持装置(5.1)包含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的固定座(5.11),所述固定座(5.11)为框架结构,固定座(5.11)与镗杆(2.5)相垂直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5.15);所述固定座(5.11)的中央设置有两个夹持块(5.13),两个夹持块(5.13)相对设置;所述夹持块(5.13)的内侧为弧形;所述夹持块(5.13)的底部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燕青,黄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东昊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