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199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该装置包括:转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防护罩和内撑固定机构;其中,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防护罩的内部,并且,转动驱动机构与转磨机构相连接,转动驱动机构用以驱动转磨机构转动,以使转磨机构研磨待处理线管的故障点;所述防护罩的外壁上设有内撑固定机构,用于自所述待处理线管的内部对所述待处理线管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所述防护罩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固定至所述待处理线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撑固定机构对待处理线管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防护罩固定至待处理线管上;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磨机构将故障点研磨破毁达到清除线管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安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预先布设的线管被沙灰、水泥、石子等堵塞而不能顺利穿线的情况,在疏通过程中,通常采用切割建筑结构更换线管的方法进行疏通。这种处理措施往往无法准确的找到堵塞部位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甚至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施工时线管清堵费事、费力、破解建筑结构、产生建筑垃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该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包括:转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防护罩和内撑固定机构;其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并且,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转磨机构通过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转磨机构转动,以使所述转磨机构研磨待处理线管的故障点;所述伸缩机构用以带动所述转磨机构回缩至所述防护罩内或伸出至所述防护罩外以对所述故障点进行研磨;所述防护罩的外壁上设有内撑固定机构,用于自所述待处理线管的内部对所述待处理线管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所述防护罩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固定至所述待处理线管上。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内撑固定机构为多个,其沿所述防护罩的周向呈散射状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内撑固定机构包括:伸缩驱动件和撑圆摩擦件;其中,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撑圆摩擦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撑圆摩擦件沿所述防护罩的径向往复移动,以通过所述撑圆摩擦件对所述待处理线管进行撑圆,并通过所述撑圆摩擦件与所述待处理线管的摩擦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转动驱动机构设置有线缆,用以连接电源;所述线缆的中间卷绕在所述收线盒内,所述收线盒用以实现线缆伸出长度的调节。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收线盒包括:盒体、主轴和摇杆;其中,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与所述盒体可转动地相连接,用以收放线缆;所述摇杆设置在所述盒体外,并且,所述摇杆与所述主轴相连接,用以带动所述主轴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线缆连接有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启停。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收线盒上。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线缆包括:并排设置的电缆线和信号线;其中,所述电缆线用以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所述信号线为一种信号传输工具,用以传输信号。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电缆线和所述信号线的外部包覆有保护管。进一步地,上述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所述保护管为耐磨弹性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通过内撑固定机构对待处理线管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防护罩固定至待处理线管上;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转磨机构将故障点研磨破毁达到清除线管故障。该电气线管清堵装置有效的简化了工序、增加施工的有效时间,还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避免传统施工方法破毁建筑结构,进而避免建筑垃圾的产生亦可避免其污染施工环境。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撑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包括:转磨机构1、转动驱动机构2、防护罩3和内撑固定机构4;其中,转动驱动机构2设置在防护罩3的内部,并且,转动驱动机构2与转磨机构1通过伸缩机构6相连接,转动驱动机构2用以驱动转磨机构1转动,以使转磨机构1研磨待处理线管5的故障点51;伸缩机构6用以带动转磨机构1回缩至防护罩3内或伸出至防护罩3外以对故障点51进行研磨。具体地,伸缩机构6的两端(如图2所示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转磨机构1和转动驱动机构2上,以调节转磨机构1的位置,使之在沿待处理线管5向前移动时转磨机构1回缩至防护罩3的内部,进而避免转磨机构1前移时破损待处理线管5;并可在研磨时伸出至防护罩3的外部,进而通过转动对故障点51进行研磨以使故障点51研磨破碎,从而实现故障点51的清理。其中,转磨机构1可以为头部(如图2所示的左端)为尖端结构的转磨头,转动驱动机构2可以为驱动电机,其用以驱动转磨机构1转动;伸缩机构6可以为伸缩杆结构,其连接有伸缩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以驱动伸缩机构6进行伸缩,以使伸缩机构6带动转磨机构1伸出至防护罩3外或回缩至防护罩3内;当然,其中,伸缩机构6也可以为直线伺服电缸,以便自动实现伸缩。防护罩3可以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其至少左端开口设置,以便转磨机构1自防护罩3的左端移动,并且,防护罩3和转动驱动机构2之间固定连接,以确保转动驱动机构2的稳定性。防护罩3的外壁上设有内撑固定机构4,用于自待处理线管5的内部对待处理线管5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防护罩3固定至待处理线管5上,进而避免该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在研磨时的移动。具体地,内撑固定机构4可以自待处理线管5的内部对待处理线管5的内壁进行顶压,以实现待处理线管5和内撑固定机构4之间的相对固定,进而实现待处理线管5和防护罩3之间的相对固定,即实现转动驱动机构2和待处理线管5之间的相对固定。转动驱动机构2连接线缆7;并且,线缆7的中间卷绕在收线盒8内,收线盒8用以实现线缆7伸出长度的调节。具体地,收线盒8可以为自动收线盒,以便在转动驱动机构2沿待处理线管5向前移动时放出线缆7,并在转动驱动机构2自待处理线管5内移出后,多余的线缆7可自动收纳卷绕在收线盒8内,进而避免线缆7匝施工现场乱堆乱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施工及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电源可固定在收线盒8上,亦可固定在其他位置,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其中,线缆7可以为硬质电缆线,用以支撑转动驱动机构2,以便线缆7不仅作为电缆,还作为支撑杆件结构,对转动驱动机构2进行支撑,以便手持线缆7并自待处理线管5的管口处送入,并向待处理线管5内递送线缆7,以使转动驱动机构2沿待处理线管5向前移动,直至转动驱动机构2不能向前时,即到达故障点51。其中,转动驱动机构2为小电机,故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磨机构(1)、转动驱动机构(2)、防护罩(3)和内撑固定机构(4);其中,/n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防护罩(3)的内部,并且,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与所述转磨机构(1)通过伸缩机构(6)相连接,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用以驱动所述转磨机构(1)转动,以使所述转磨机构(1)研磨待处理线管(5)的故障点(51);所述伸缩机构(6)用以带动所述转磨机构(1)回缩至所述防护罩(3)内或伸出至所述防护罩(3)外以对所述故障点(51)进行研磨;/n所述防护罩(3)的外壁上设有内撑固定机构(4),用于自所述待处理线管(5)的内部对所述待处理线管(5)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所述防护罩(3)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固定至所述待处理线管(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磨机构(1)、转动驱动机构(2)、防护罩(3)和内撑固定机构(4);其中,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防护罩(3)的内部,并且,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与所述转磨机构(1)通过伸缩机构(6)相连接,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用以驱动所述转磨机构(1)转动,以使所述转磨机构(1)研磨待处理线管(5)的故障点(51);所述伸缩机构(6)用以带动所述转磨机构(1)回缩至所述防护罩(3)内或伸出至所述防护罩(3)外以对所述故障点(51)进行研磨;
所述防护罩(3)的外壁上设有内撑固定机构(4),用于自所述待处理线管(5)的内部对所述待处理线管(5)的内壁进行顶压以使所述防护罩(3)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固定至所述待处理线管(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撑固定机构(4)为多个,其沿所述防护罩(3)的周向呈散射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线管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固定机构(4)包括:伸缩驱动件(41)和撑圆摩擦件(42);其中,
所述伸缩驱动件(41)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罩(3)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撑圆摩擦件(4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撑圆摩擦件(42)沿所述防护罩(3)的径向往复移动,以通过所述撑圆摩擦件(42)对所述待处理线管(5)进行撑圆,并通过所述撑圆摩擦件(42)与所述待处理线管(5)的摩擦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佟玲玲宋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