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厉东霖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04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箱体、电磁阀、调速机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主箱体内设有主控制器;主箱体设有第一夹具,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夹具上;上导管设有至少两个输液支管,多个输液支管与上导管之间通过电磁阀连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主箱体设有第二夹具,红外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对称设置在第二夹具;调速机构与主箱体固定连接,下导管与调速机构连接;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调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能够智能控制输液速度以及自动切换输液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目前,现有的输液器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手动控制,速度调节的主观性较强,误差大,难以准确达到科学输液标准;此外,药液更换不及时存在血液逆流,易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同时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输液器人工控制输液速度难以准确达到科学输液标准,以及药液更换不及时存在血液逆流,易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导管、滴斗、下导管,还包括主箱体、电磁阀、调速机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主箱体内设有主控制器;主箱体的外壁设有供上导管卡接的第一夹具,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夹具上;上导管远离滴斗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输液支管,多个输液支管连接不同的输液瓶,多个输液支管与上导管之间通过电磁阀连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主箱体的外壁设有供滴斗卡接的第二夹具,红外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对称设置在第二夹具;调速机构与主箱体固定连接,下导管与调速机构连接;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调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检测上导管内是否液体输出,并向主控制器输出不同的液位信号;主控制器根据液位信号判断当前输液瓶内液体是否输液完成,若输液完成则控制常闭状态的电磁阀启动,将当前输液支管切换到另一个输液支管,实现不同输液瓶及时更换;红外传感器检测滴斗单位时间内液体低落数量,在主控制器中转换为当前输液速度,将当前速度与预定速度进行对比,并通过控制调速机构调节液体的流速到预定速度,使得输液速度准确达到科学输液标准;此外,通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方便对输液器进行更换,可重复使用智能输液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与主箱体固定连接,阀芯置于多个输液支管与上导管之间,阀芯与阀体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与阀体可拆卸连接,主控制器控制阀体启动后转到阀芯,能够灵活切换上导管与不同的输液支管连通,同时使得输液器的更换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速机构包括支撑件和调速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限位板,限位板与支撑板垂直固定,支撑板侧面设有供下导管卡接的卡口;调速件包括U型框、导向杆、螺纹杆以及驱动电机,导向杆、螺纹杆平行设置在U型框内,螺纹杆与U型框转动连接;驱动电机与U型框外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连接;螺纹杆螺纹配合有滑台,滑台与导向杆活动套接,滑台设置有压台;压台、限位板分别位于卡口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导管与卡口卡接后,驱动电机驱使螺纹杆转动,在导向杆的限制作用下使得滑台沿螺纹杆轴线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压台同步移动;当压台与下导管接触后,在限位板的阻挡作用下,压台挤压下导管来改变下导管的内部通道大小,实现对下导管输液速度的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有多个定位杆,U型框外壁设有与定位杆一一对应设置的定位环,定位杆穿过定位环后通过螺帽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环与定位杆对齐连接后,通过螺帽与定位杆螺纹连接实现对定位环的固定,使得调速件的安装与拆卸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台沿导向杆轴线方向与滑台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导向杆轴线方向调节压台与滑台的相对位置,可灵活设置下导管调速的上限值与下限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为两项四线制的步进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ID控制步进电机能快速精确将液体流速调节到预定速度,保证了输液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箱体的外壁设有显示器,显示器的输入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器能够清楚直观的显示输液速度和输液类别,保证了输液控制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箱体的外壁设有警示按键,警示按键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按键启动后向主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主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发出警示信号,方便快速的通知医务人员,为患者寻求服务提供了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MQTT协议连接到智能终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将主控制器与智能终端的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医务人员与输液控制装置之间的远程控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控制器为ESP8266单片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ESP8266单片机能够满足输液控制运行、控制以及数据传输的需求,运行速度快、反应灵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检测上导管内是否液体输出,并向主控制器输出不同的液位信号;主控制器根据液位信号判断当前输液瓶内液体是否输液完成,若输液完成则控制常闭状态的电磁阀启动,将当前输液支管切换到另一个输液支管,实现不同输液瓶及时更换;2、红外传感器检测滴斗单位时间内液体低落数量,在主控制器中转换为当前输液速度,将当前速度与预定速度进行对比,并通过控制调速机构调节液体的流速到预定速度,使得输液速度准确达到科学输液标准;3、通过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卡口以及阀体与阀芯可拆卸连接,方便对输液器进行更换,可重复使用智能输液控制装置;4、沿导向杆轴线方向调节压台与滑台的相对位置,可灵活设置下导管调速的上限值与下限值;5、无线通信模块可将主控制器与智能终端的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医务人员与输液控制装置之间的远程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速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工作原理图。图中:101、主箱体;102、阀体;10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4、第一夹具;105、第二夹具;106、红外传感器;107、显示器;1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导管(203)、滴斗(204)、下导管(205),其特征是,还包括主箱体(101)、电磁阀(109)、调速机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3)、红外传感器(106),主箱体(101)内设有主控制器(110);/n主箱体(101)的外壁设有供上导管(203)卡接的第一夹具(104),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3)安装在第一夹具(104)上;上导管(203)远离滴斗(204)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输液支管(201),多个输液支管(201)连接不同的输液瓶,多个输液支管(201)与上导管(203)之间通过电磁阀(109)连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3)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0)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110)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09)的输入端连接;/n主箱体(101)的外壁设有供滴斗(204)卡接的第二夹具(105),红外传感器(106)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对称设置在第二夹具(105);调速机构与主箱体(101)固定连接,下导管(205)与调速机构连接;红外传感器(106)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0)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110)的输出端与调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导管(203)、滴斗(204)、下导管(205),其特征是,还包括主箱体(101)、电磁阀(109)、调速机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3)、红外传感器(106),主箱体(101)内设有主控制器(110);
主箱体(101)的外壁设有供上导管(203)卡接的第一夹具(104),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3)安装在第一夹具(104)上;上导管(203)远离滴斗(204)的端部设有至少两个输液支管(201),多个输液支管(201)连接不同的输液瓶,多个输液支管(201)与上导管(203)之间通过电磁阀(109)连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103)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0)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110)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09)的输入端连接;
主箱体(101)的外壁设有供滴斗(204)卡接的第二夹具(105),红外传感器(106)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对称设置在第二夹具(105);调速机构与主箱体(101)固定连接,下导管(205)与调速机构连接;红外传感器(106)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0)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110)的输出端与调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109)包括阀体(102)和阀芯(202),阀体(102)与主箱体(101)固定连接,阀芯(202)置于多个输液支管(201)与上导管(203)之间,阀芯(202)与阀体(10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输液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速机构包括支撑件(301)和调速件(401);支撑件(301)包括支撑板(302)和限位板(304),限位板(304)与支撑板(302)垂直固定,支撑板(302)侧面设有供下导管(205)卡接的卡口(303);调速件(401)包括U型框(403)、导向杆(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东霖
申请(专利权)人:厉东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