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024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炒白术10~15份,茯苓12~15份,蒲公英15~30份,蛇舌草15~30份,生薏苡仁20~30份,黄连2~5份,丹参10~15份,莪术10~15份,白芍10~15份,乌梅10~15份,佛手10~15份,炒麦芽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符合HP相关性胃炎虚实夹杂、气虚湿阻的特点,并兼顾到慢性胃炎久病多瘀、易耗胃阴的兼证,可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则胃脘隐痛绵绵或痞胀不适等主症皆能有效缓解,同时增加HP的转阴率,配合西药使用也可增加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发现至今已有30余年,现已证实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胃癌的协同致病因子。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Hp列为第1类致癌原。目前的研究认为Hp是胃癌发生发展进程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如何治疗Hp防治胃病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最关注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关于Hp感染的治疗,PPI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全球推荐的根除Hp的经典方案,一项从1998年-2010年的有关Hp治疗的Meta分析显示:三联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的Hp根除率在80%左右,且各地差异性很大。研究表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导致了经典三联疗法的根除率逐年下降。2010年Maastricht-4共识中推荐了5种治疗方案:即标准三联方案、含铋四联方案、序贯疗法、伴同疗法及含左氧沙星的三联疗法。在克拉霉素高耐药率(>15%~20%)地区,一线方案首先推荐铋剂四联方案。如无铋剂,可考虑序贯疗法或伴同疗法(PPI加3种抗生素)。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在2012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6]中亦推荐了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在Hp对常用抗生素逐年耐药的现状下,为提高Hp的根除率,我国Hp学者正在进行Hp治疗的新路径探索包括:(1)三联(或四联)联合中药治疗;(2)三联(或四联)联合益生菌治疗;(3)探索口腔Hp对Hp根除治疗的影响;(4)强调个体化治疗。中医理论认为幽门螺杆菌属于“邪气”范畴,且多具“毒”的性质。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作为感染HP的内在原因。故Hp感染属于本虚标实。回顾文献发现,在近代中医学者抗HP的治疗中,使用较多的依次为清热解毒药、燥湿药、益气健脾药、活血化瘀药。故治疗HP应根据临床辨证论治,在扶正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行气化湿、活血化瘀等,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的优势在于能够改善症状和病理,联合西药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现象的发生,复发率低,有推广价值。目前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研究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忽视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应用中医药时,因根据该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有根据的选用方药,才能进一步指导临床。2.缺乏客观统一的辩证分型标准:中医药具有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点,若仅凭模糊的、笼统的辩证,易受到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很好的疗效。3.缺乏严谨的实验设计:在目前的中医药的研究中,很难做到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使得结论的科学性大为降低。故应用中医药治疗HP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的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炒白术10~15份,茯苓12~15份,蒲公英15~30份,蛇舌草15~30份,生薏苡仁20~30份,黄连2~5份,丹参10~15份,莪术10~15份,白芍10~15份,乌梅10~15份,佛手10~15份,炒麦芽10~15份。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黄芪20份,党参15份,炒白术10份,茯苓15份,蒲公英15份,蛇舌草30份,生薏苡仁30份,黄连3份,丹参15份,莪术10份,白芍15份,乌梅10份,佛手10份,炒麦芽15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从本病的病机考虑,以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补气健脾,蒲公英、黄连、蛇舌草、生薏苡仁清化湿浊,并辅以白芍、乌梅柔肝养阴,丹参、莪术活血散瘀,佛手、炒麦芽疏肝理气;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符合HP相关性胃炎虚实夹杂、气虚湿阻的特点,并兼顾到慢性胃炎久病多瘀、易耗胃阴的兼证,可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斡旋气机,则胃脘隐痛绵绵或痞胀不适等主症皆能有效缓解,同时增加HP的转阴率,配合西药使用也可增加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炒白术10~15份,茯苓12~15份,蒲公英15~30份,蛇舌草15~30份,生薏苡仁20~30份,黄连2~5份,丹参10~15份,莪术10~15份,白芍10~15份,乌梅10~15份,佛手10~15份,炒麦芽10~15份;优选地,生黄芪20份,党参15份,炒白术10份,茯苓15份,蒲公英15份,蛇舌草30份,生薏苡仁30份,黄连3份,丹参15份,莪术10份,白芍15份,乌梅10份,佛手10份,炒麦芽15份。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益效果: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清幽汤结合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胃炎HP的根除率及症状缓解程度,为探讨Hp相关性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研究内容1.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四联疗法联合益气清幽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从中医症状缓解程度、综合疗效指数和HP根除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验证中西医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优势。2.根据临床观察结果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发展规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来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病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发布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制定:证实有HP现症感染(组织学、尿素酶、细菌培养、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任一阳性),病理切片检查有慢性胃炎组织学改变者,即可诊断;(2)符合气虚湿阻证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脾胃气虚证3项并符合湿浊中阻证2项即可诊断。脾胃气虚证:①胃脘痞满、食后加重;②胃脘隐痛、喜温喜按;③纳少便溏;④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或萎黄;⑤舌质淡,或有齿印,脉细弱或沉细。湿浊中阻证:①胃脘胀满;②舌苔白腻或浊,脉濡;③舌淡或淡红;(3)年龄≥18且≤75周岁;(4)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慢性胃炎。排除标准:(1)年龄<18或>75周岁者;(2)哺乳、妊娠期或备孕的妇女;(3)过敏体质及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退出标准:(1)所有患者在服药后1周进行肝功能、肾功能检测,如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则停药退出;(2)服药期间有严重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者;(3)未能遵医嘱服药者;(4)失访患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炒白术10~15份,茯苓12~15份,蒲公英15~30份,蛇舌草15~30份,生薏苡仁20~30份,黄连2~5份,丹参10~15份,莪术10~15份,白芍10~15份,乌梅10~15份,佛手10~15份, 炒麦芽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炒白术10~15份,茯苓12~15份,蒲公英15~30份,蛇舌草15~30份,生薏苡仁20~30份,黄连2~5份,丹参10~15份,莪术10~15份,白芍10~15份,乌梅10~15份,佛手10~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志伟季晓宇徐艳王晓瑜陈庆利张耀辉张晓光肖龙石梦莹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