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器及封堵器紧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封堵器及封堵器紧锁系统。
技术介绍
封堵器作为介入治疗的植入物,用于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现有的封堵器分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等。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基本结构为超弹性的镍钛合金编制成的蘑菇状装置,内附高分子生物薄膜而成,网状结构内部填充有聚酯涤纶或聚四氟乙烯;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镍钛合金丝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盘结构,每一盘结构内部空间设置内附高分子阻流膜。然而,现有的封堵器在介入手术使用过程中,在拉伸封堵器使之缩入鞘管时,因封堵器近端端面是大致平面且合金丝汇聚于两端端面而使封堵器经拉伸后两端易膨起,不方便将拉伸后的封堵器进入鞘管以及在鞘管内的推送,更重要的是,当封堵器紧锁不成功时,需要回收封堵器,因此时的封堵器位于病变的破口处以及与封堵器相连的内钢缆也会发生些弯折,回收时封堵器的封堵部常与鞘管远端端口的侧壁相抵,使封堵器的回收出现问题,从而降低手术效率,影响手术成功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包括近端封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的近端设置第一收紧件,所述近端封堵部于所述第一收紧件的外周设置锥面状的导滑结构,所述导滑结构的内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包括近端封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的近端设置第一收紧件,所述近端封堵部于所述第一收紧件的外周设置锥面状的导滑结构,所述导滑结构的内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远端封堵部及置于所述近端封堵部和所述远端封堵部之间的腰部,所述近端封堵部包括与所述腰部相连且朝近端凹陷的第一环形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外边缘相连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向近端倾斜延伸一段长度后再弯折向远端倾斜延伸连接至所述导滑结构的远端,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导滑结构围成向远端凹陷的环形谷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围成第一夹持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封堵部为金属丝编织而成具有内部空间的结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编织后的金属丝先以与轴向方向30度-45度夹角向近端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侧壁,之后往远端折返形成所述环形谷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封堵部包括与所述腰部相连且朝远端凹陷的第二环形凹槽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外边缘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自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向远端倾斜延伸并汇聚于所述远端封堵部的远端,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围成第二夹持肩,所述第二夹持肩与所述第一夹持肩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封堵部为金属丝编织而成具有内部空间的结构,所述远端封堵部还包括置于远端的第二收紧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编织后的金属丝先以与轴心方向30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吴俊飞,刘兴治,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