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支架,多个光伏支架均匀且呈矩阵分布在池塘中,光伏支架上设有可以在光伏支架上上下滑动的中转机构,位于固定方向同一排上相邻的光伏支架上的中转机构之间通过能够对池塘进行增氧的鼓气管连接设置,鼓气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渔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泵功率的变化实现同一排光伏支架形成阻隔墙状结构,进而实现不同排之间的鱼群将会无法任意流动,不同排之间的光伏支架之间将会形成直线形的鱼道,进而能够大大减低捕捞的难以并且能够大大减小鱼群逃脱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光伏鱼塘是一种使用渔光互补的方式进行养鱼的方法,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但是由于光伏鱼塘中75%的水域均覆盖有光伏板,密集的光伏板被固定在池塘中的光伏支架进行支撑,但是这样一来将会存在两个显著的问题:大面积的光伏板将会对于池塘表面进行遮挡,使得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将会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使得光伏池塘中的水生植物的量大大减小,进而导致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远远不足以供给鱼群的正常呼吸消耗,使得鱼群容易出现缺氧等情况导致鱼群批量性的死亡;同时密集的光伏支架竖立在池塘中,将会使得池塘中难以扯开大网,使得捕鱼的难度大大的增加,同时据统计,在密集的光伏支架之间捕捞鱼群,约会有五分之一的鱼打捞不上来,使得捕捞季节的渔获大大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氧且能够使得捕捞简单的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支架,多个所述光伏支架均匀且呈矩阵分布在池塘中,所述光伏支架上设有可以在光伏支架上上下滑动的中转机构,位于固定方向同一排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支架上的中转机构之间通过能够对池塘进行增氧的鼓气管连接设置,所述鼓气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渔网,所述渔网底端与光伏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转机构顶端连通有气囊。在上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中,所述鼓气管顶端设有多个向外喷气的喷头,所述喷头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在上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中,所述中转机构由中转壳体、进气腔、流通腔、控制块以及弹簧组成,所述控制块滑动连接在进气腔内部,所述进气腔与流通腔连通设置,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进气腔侧壁以及控制块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中,所述进气腔一侧通过导管与固定在光伏支架上的气泵连通设置,所述气泵的功率能够控制控制块在进气腔内的滑动状态,所述进气腔能够通过控制块的滑动能够分别实现对于鼓气管以及气囊的鼓气。在上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中,所述气囊底端设有压力阀。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常态下气泵低功率运行,气泵鼓入的空气将会通过鼓气管进行分散成气泡排出,实现对于水进行增氧;S2、需要捕捞鱼时,气泵以高功率运行,气泵产生的气流作用将会使得中转机构与气囊连通,中转机构与鼓气管断开;S3、气囊充气将会带动中转机构、鼓气管以及渔网等结构上浮,进而实现通过渔网形成阻隔墙防止鱼群任意游动;S4、渔网将会使得矩阵分布的光伏支架形成一条条直线形的鱼道,进而能够实现在鱼道的一端进行驱赶,在鱼道的另一端用网进行抓捕,进而能够大大的降低人员捕鱼的难度,进而能够减小鱼群逃脱的几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常态下气泵低功率向中转机构鼓入空气,中转机构将空气通过鼓气管排出,进而实现空气以气泡的形式在池塘中上浮,进而实现对于池塘进行增氧。需要捕捞鱼群时,使得气泵的功率增大,气泵将会通过控制块的滑动使得中转机构与鼓气管处于断开的状态,使得中转机构与气囊处于连通的状态,进而实现气囊将会处于被充气的状态,气囊将会带动渔网上升,使得固定方向上同一排相邻的光伏支架之间形成一道渔网墙。本专利技术突出的特点在于:通过气泵功率的变化实现同一排光伏支架形成阻隔墙状结构,进而实现不同排之间的鱼群将会无法任意流动,不同排之间的光伏支架之间将会形成直线形的鱼道,进而能够大大减低捕捞的难以并且能够大大减小鱼群逃脱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光伏板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伏支架、2中转机构、21中转壳体、211第一通道、212第二通道、213第三通道、22进气腔、23流通腔、24控制块、241第二单向阀、242通槽、25弹簧、3鼓气管、31喷头、4渔网、5气囊、51压力阀、6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支架1,如图3所示,多个光伏支架1均匀且呈矩阵分布在池塘中,光伏板通过光伏支架1被固定。如图1所示,光伏支架1上设有可以在光伏支架1上上下滑动的中转机构2,中转机构2分别连通有鼓气管3以及气囊5。如图2所示,中转机构2由中转壳体21、进气腔22、流通腔23、控制块24以及弹簧25组成,控制块24滑动连接在进气腔22内部,进气腔22与流通腔23连通设置,弹簧25两端分别与进气腔22侧壁以及控制块24固定连接。进气腔22一侧通过导管与固定在光伏支架1上的气泵6连通设置。气泵6设有低功率与高功率两种状态,气泵6在高功率状态下鼓气速度为低功率状态鼓气速度的三倍。进气腔22内部设有与流通腔23连通设置的第一通道211、第二通道212以及第三通道213。气泵6处于低功率状态下,进气腔22通过第一通道211以及第三通道213与流通腔23连通设置,控制块24与第二通道212连通处设有第二单向阀241,第二单向阀241由气囊5单向与第二通道212连通设置。此时气泵6通过导管鼓入到进气腔22中的空气将会通过第一通道211进入到流通腔23内,空气将会通过第三通道213进入到鼓气管3中。气泵6处于高功率状态下,鼓入进气腔22中的高速气流将会推动控制块24滑动,弹簧25被压缩,控制块24滑动将会将第三通道213进行堵塞,进而实现空气无法进入到鼓气管3中。且控制块24上设有通槽242,此时通槽242与第二通道212连通设置,进而实现流通腔23内的空气将会通过第二通道212以及通槽242进入到气囊5中,进而实现对于气囊5进行充气。如图3所示,鼓气管3均位于固定方向同一排上相邻的光伏支架1上的中转机构2之间。鼓气管3顶端设有多个向外喷气的喷头31,喷头3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鼓气管3将会通过喷头31将空气进行喷出,多个喷头31将会使得空气更加分散,进而实现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第一单向阀由鼓气管3单向与外界连通设置,避免水将会进入到鼓气管3中。鼓气管3底端固定连接有渔网4,渔网4底端与光伏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当鼓气管3上升时,鼓气管3将会拉动渔网4使得渔网4形成一道竖直的墙,进而避免鱼群任意游动。气囊5底端设有压力阀,气囊5中压力过大时,空气将会从压力阀51中排出,避免气囊5出现爆炸等情况。本专利技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支架(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支架(1)均匀且呈矩阵分布在池塘中,所述光伏支架(1)上设有可以在光伏支架(1)上上下滑动的中转机构(2),位于固定方向同一排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支架(1)上的中转机构(2)之间通过能够对池塘进行增氧的鼓气管(3)连接设置,所述鼓气管(3)底端固定连接有渔网(4),所述渔网(4)底端与光伏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转机构(2)顶端连通有气囊(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包括光伏支架(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支架(1)均匀且呈矩阵分布在池塘中,所述光伏支架(1)上设有可以在光伏支架(1)上上下滑动的中转机构(2),位于固定方向同一排上相邻的所述光伏支架(1)上的中转机构(2)之间通过能够对池塘进行增氧的鼓气管(3)连接设置,所述鼓气管(3)底端固定连接有渔网(4),所述渔网(4)底端与光伏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中转机构(2)顶端连通有气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管(3)顶端设有多个向外喷气的喷头(31),所述喷头(3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2)由中转壳体(21)、进气腔(22)、流通腔(23)、控制块(24)以及弹簧(25)组成,所述控制块(24)滑动连接在进气腔(22)内部,所述进气腔(22)与流通腔(23)连通设置,所述弹簧(25)两端分别与进气腔(22)侧壁以及控制块(2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鱼塘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22)一侧通过导管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爱真,
申请(专利权)人:程爱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