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2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设置在搅拌罐内,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部斜坡和顶部斜坡;所述顶部斜坡的一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有伸进搅拌罐内部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叶轮;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固定在底部斜坡上;所述顶部斜坡的另一侧安装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位置和所述叶轮相对设置;所述底部斜坡的中央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拌罐顶部和底部斜坡将罐内空间分开,通过对叶片竖直设置和限制其高度宽度以避免叶片上方堆液,通过设置相对放置在两侧的注液口和搅拌轴避免注液压到叶片,并且避免叶片等结构遮挡出液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是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
技术介绍
纳滤膜过滤的过滤直径较小,在过滤之前都需要对即将过滤的溶液进行搅拌,现有的搅拌罐实际使用的时候因为溶液细密,旋桨叶片上和罐出口处由于旋桨的遮挡,容易导致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设置在搅拌罐内,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部斜坡和顶部斜坡;所述顶部斜坡的一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有伸进搅拌罐内部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叶轮;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固定在底部斜坡上;所述顶部斜坡的另一侧安装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位置和所述叶轮相对设置;所述底部斜坡的中央设有出液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斜坡的截面呈开口向上的钝角状,所述的顶部斜坡的截面呈开口向下的钝角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叶轮包括:固定在搅拌轴外壁上的轴套、设置所述轴套的外壁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竖直设置,且其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其水平方向的截面宽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机轴和搅拌轴拼接,其拼接处外部固定有夹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内部卡接有密封套;所述搅拌轴安装在所述密封套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r>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罐顶部和底部斜坡将罐内空间分开,通过对叶片竖直设置和限制其高度宽度以避免叶片上方堆液,通过设置相对放置在两侧的注液口和搅拌轴避免注液压到叶片,并且避免叶片等结构遮挡出液口。本装置在搅拌和出液的时候能够较好地避免堵塞,保护了叶轮的旋桨结构,提升其使用寿命,避免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搅拌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B。图中:1—搅拌罐,11—底部斜坡,12—顶部斜坡,13—支柱,14—出液口,15—注液口,2—电机,21—电机轴,22—搅拌轴,221—夹套,222—固定螺栓,3—叶轮,31—轴套,32—叶片,4—支架,5—弹簧柱,6—密封套,7—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图1为搅拌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旋桨结构设置在搅拌罐1内,所述搅拌罐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部斜坡11和顶部斜坡12。所述顶部斜坡12的一侧上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底部设有伸进搅拌罐1内部的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叶轮3。所述搅拌轴22的底部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底部固定在底部斜坡11上。所述顶部斜坡12的另一侧安装有注液口15,所述注液口15的位置和所述叶轮3相对设置。所述底部斜坡11的中央设有出液口14。这样设置有几个好处,一是将叶轮3的中心偏移,不再位于出液口14的正上方,避免搅拌轴22和叶轮3的结构的遮挡导致堆积。二是现在的搅拌中心和注液位置是相对的,不会在搅拌前,由于堆积的溶质压在叶轮3上导致叶轮3难以启动是,保护了叶轮3。三是偏心的搅动,在搅动开后会使得溶液有偏向,避免了堆积堵塞在搅拌轴附近,不过这样设置相对来说需要更久的搅拌时间。所述底部斜坡11的截面呈开口向上的钝角状,所述的顶部斜坡12的截面呈开口向下的钝角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罐体面积,以便于各个元件的放置。同时将罐体分成了部分,空开了中间的出液位置,避免了堵塞。所述叶轮3包括:固定在搅拌轴22外壁上的轴套31、设置所述轴套31的外壁上的多个叶片32。所述叶片32竖直设置,且其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其水平方向的截面宽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叶片32上方发生堆积,利用高度,在侧面形成的更大的接触面积去推动溶液。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如图2所示,所述电机轴21和搅拌轴22拼接,其拼接处外部固定有夹套221。采用拼接,结构稳固简单且易于清理,便于维护。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B,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4上固定有弹簧柱5,所述弹簧柱5内部卡接有密封套6。所述搅拌轴22安装在所述密封套6中。采用弹性固定的方式固定搅拌轴22,这样设置结构稳固简单,且易于清理。这里采用铆钉7卡接住密封套6,也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固定方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设置在搅拌罐(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部斜坡(11)和顶部斜坡(12);所述顶部斜坡(12)的一侧上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底部设有伸进搅拌罐(1)内部的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叶轮(3);所述搅拌轴(22)的底部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底部固定在底部斜坡(11)上;/n所述顶部斜坡(12)的另一侧安装有注液口(15),所述注液口(15)的位置和所述叶轮(3)相对设置;所述底部斜坡(11)的中央设有出液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设置在搅拌罐(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部斜坡(11)和顶部斜坡(12);所述顶部斜坡(12)的一侧上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底部设有伸进搅拌罐(1)内部的电机轴(21);所述电机轴(21)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的外部安装有多个叶轮(3);所述搅拌轴(22)的底部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底部固定在底部斜坡(11)上;
所述顶部斜坡(12)的另一侧安装有注液口(15),所述注液口(15)的位置和所述叶轮(3)相对设置;所述底部斜坡(11)的中央设有出液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纳滤膜过滤的内置旋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斜坡(11)的截面呈开口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崔景林崔海伦
申请(专利权)人:国肽生物工程常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