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用于提高红豆杉繁育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属于植物繁育技术领域,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条采集与处理:每年3~6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穗条消毒并在生根液中浸泡后取出扦插;(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铺设育苗基质,消毒处理放置2天后使用;(3)扦插:扦插深度为5~8cm,扦插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4)定期管理:定期消毒、施肥、追肥处理,同时进行防病、防虫、除草管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繁育方法能够为扦插穗条生根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补充足够的养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大大提高了红豆杉扦插繁殖的生根率和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
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属于植物繁育
,尤其涉及红豆杉繁育
技术介绍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因为红豆杉的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国家支持在适当范围大力营造红豆杉林,然而红豆杉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传统繁育手段往往因温度、湿度、土壤、水质等环境因子的不佳而导致成活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能够为扦插穗条生根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补充足够的养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大大提高了红豆杉扦插繁殖的生根率和成活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条采集与处理:每年3~6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8~15cm的穗条;将采集的穗条断口浸入500mg/L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然后在IBA生根液中浸泡2~5h即可取出扦插。(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按照长15~20m,宽1.2m、高0.25~0.5m规格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铺设育苗基质,再使用0.3%的多菌灵消毒剂处理放置2天后使用。(3)扦插:扦插深度为5~8cm,扦插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苗床内部温度的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80%~90%,当一年生苗高达1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侧枝3~5个即可进行移栽。(4)定期管理:生根前期,每隔7天,喷施20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防止扦插穗条感染病菌造成表皮腐烂;每隔10天,喷施0.2%尿素溶液一次,通过养分补充,促进扦插穗条根系和新梢生长;生根成活后,进行追肥处理,同时进行防病、防虫、除草管理。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从采集穗条到扦插在同一天内进行。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穗条至少含有两个芽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育苗基质底层还铺设有碎石子。便于基质排水。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育苗基质由河沙、腐殖土和锯末混合而成且质量比例为3:2:1。提供疏松通透性好的基质,避免扦插穗条根部缺氧引起腐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扦插后,采用遮阳网遮阴,遮阳率60~8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扦插穗条使用生根液处理,用疏松通透性好的基质进行扦插育苗,同时在生根前期进行定期消毒和养分管理,为前期生根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补充足够的养分,从而促进根系的生长,大大提高了红豆杉扦插繁殖的生根率和成活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育苗基质底层铺设有碎石子,便于基质排水,防止积水影响根系的生长。3.本专利技术的育苗基质采用河沙、腐殖土和锯末,河沙和锯末能够为扦插穗条提供疏松通透性好的基质,避免扦插穗条根部缺氧引起腐烂,同时腐殖土能够为生根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条采集与处理:在4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8cm的穗条,穗条含有两个芽节;将采集的穗条断口浸入500mg/L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然后在IBA生根液中浸泡2~5h即可取出扦插。(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按照长15m,宽1.2m、高0.25m规格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铺设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河沙、腐殖土和锯末混合而成且质量比例为3:2:1;再使用0.3%的多菌灵消毒剂处理放置2天后使用。(3)扦插:将步骤(1)处理后的穗条进行扦插,株距4~5cm、行距8~12cm,然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苗床内部温度的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80%~90%,当一年生苗高达1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侧枝3~5个即可进行移栽。(4)定期管理:生根前期,每隔7天,喷施20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防止扦插穗条感染病菌造成表皮腐烂;每隔10天,喷施0.2%尿素溶液一次,通过养分补充,促进扦插穗条根系和新梢生长;生根成活后,进行追肥处理,同时进行防病、防虫、除草管理,此外,当土壤发白时需及时浇水,浇水时间应该在早晚进行。本实施例在扦插后45天左右开始生根,生根率达到85%,成活率达93%。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条采集与处理:每年5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10cm的穗条;将采集的穗条断口浸入500mg/L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然后在IBA生根液中浸泡2~5h即可取出扦插。(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按照长15m,宽1.2m、高0.25m规格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依次铺设碎石子和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河沙、腐殖土和锯末混合而成且质量比例为3:2:1;再使用0.3%的多菌灵消毒剂处理放置2天后使用。(3)扦插:将步骤(1)处理后的穗条进行扦插,株距4~5cm、行距8~12cm,然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苗床内部温度的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80%~90%,当一年生苗高达1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侧枝3~5个即可进行移栽。(4)定期管理:生根前期,每隔7天,喷施20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防止扦插穗条感染病菌造成表皮腐烂;每隔10天,喷施0.2%尿素溶液一次,通过养分补充,促进扦插穗条根系和新梢生长;生根成活后,进行追肥处理,同时进行防病、防虫、除草管理,此外,当土壤发白时需及时浇水,浇水时间应该在早晚进行。本实施例在扦插后40天左右开始生根,生根率达到87%,成活率达95%。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穗条采集与处理:在6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15cm的穗条,穗条含有两个芽节;将采集的穗条断口浸入500mg/L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然后在IBA生根液中浸泡2~5h即可取出扦插。(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按照长15m,宽1.2m、高0.25m规格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依次铺设碎石子和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由河沙、腐殖土和锯末混合而成且质量比例为3:2:1;再使用0.3%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穗条采集与处理:每年3~6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8~15cm的穗条;将采集的穗条断口浸入500mg/L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然后在IBA生根液中浸泡2~5h即可取出扦插;/n(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按照长15~20m,宽1.2m、高0.25~0.5m规格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铺设育苗基质,再使用0.3%的多菌灵消毒剂处理放置2天后使用;/n(3)扦插:扦插深度为5~8cm,扦插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苗床内部温度的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80%~90%,当一年生苗高达1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侧枝3~5个即可进行移栽;/n(4)定期管理:生根前期,每隔7天,喷施20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每隔10天,喷施0.2%尿素溶液一次;生根成活后,进行追肥处理,同时进行防病、防虫、除草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杉苗木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穗条采集与处理:每年3~6月份,采集红豆杉树冠中部1年生枝条,剪成8~15cm的穗条;将采集的穗条断口浸入500mg/L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然后在IBA生根液中浸泡2~5h即可取出扦插;
(2)苗床准备与处理:在大棚内按照长15~20m,宽1.2m、高0.25~0.5m规格制作苗床,苗床间过道60cm,上面铺设育苗基质,再使用0.3%的多菌灵消毒剂处理放置2天后使用;
(3)扦插:扦插深度为5~8cm,扦插后喷水,育苗床用薄膜拱罩覆盖,并遮阴;苗床内部温度的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80%~90%,当一年生苗高达15cm以上,地径粗0.3cm以上,侧枝3~5个即可进行移栽;
(4)定期管理:生根前期,每隔7天,喷施2000倍多菌灵溶液一次;每隔10天,喷施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高峰,吴利军,郭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陇南隆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