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98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顶盖的中心处卡接有主轴,主轴的两侧向外延伸三公分处分别卡接有进水管和进液管,主轴的前端套接有旋钮,旋钮的顶部贯穿有卡孔,卡孔的内壁刻画有螺纹,顶盖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圈,顶盖的外侧卡接有外壳,外壳的前端开设有开口,主轴的尾端套接有套筒,主轴的外侧套接有导流盘,导流盘的正下方套接有膜片,膜片的内侧卡接有卡环,主轴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旋钮和卡环,能够在固定本装置时更加省力,节省工作人员的体力,同时也能够降低膜片因滑动速度过快而互相碰撞发生破碎的几率,解决了提出安装过程费力、更换膜片时易互相撞击而碎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
,具体为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但现有的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在固定在需要使用本装置的机器上时,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将其固定,使得安装固定过程需要耗费较多体力,影响了工人的效率,另外还存在将装置内的膜片更换过程中,膜片沿着主轴滑动的速度较快,容易出现互相撞击而发生碎裂的情况,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安装过程费力、更换膜片时易互相撞击而碎裂的问题。r>(二)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包括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中心处卡接有主轴(9),所述主轴(9)的两侧向外延伸三公分处分别卡接有进水管(1)和进液管(3),所述主轴(9)的前端套接有旋钮(2),所述旋钮(2)的顶部贯穿有卡孔(201),所述卡孔(201)的内壁刻画有螺纹(902),所述顶盖(4)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圈(7),所述顶盖(4)的外侧卡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的前端开设有开口(501),所述主轴(9)的尾端套接有套筒(6),所述主轴(9)的外侧套接有导流盘(8),所述导流盘(8)的正下方套接有膜片(10),所述膜片(10)的内侧卡接有卡环(903),所述主轴(9)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包括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中心处卡接有主轴(9),所述主轴(9)的两侧向外延伸三公分处分别卡接有进水管(1)和进液管(3),所述主轴(9)的前端套接有旋钮(2),所述旋钮(2)的顶部贯穿有卡孔(201),所述卡孔(201)的内壁刻画有螺纹(902),所述顶盖(4)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圈(7),所述顶盖(4)的外侧卡接有外壳(5),所述外壳(5)的前端开设有开口(501),所述主轴(9)的尾端套接有套筒(6),所述主轴(9)的外侧套接有导流盘(8),所述导流盘(8)的正下方套接有膜片(10),所述膜片(10)的内侧卡接有卡环(903),所述主轴(9)的顶部开设有圆孔(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TR蝶管式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与进液管(3)对称于主轴(9)的两侧,所述进水管(1)的直径与进液管(3)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水管(1)与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羊刘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纯阳润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