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包括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横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锥形桶,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方箱,所述方箱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所述方箱设置有对称的出料口,对称的所述出料口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存储槽,所述锥形桶设置有上槽口和下料口,所述横板固定连接U形轨道,所述U形轨道设置有直槽,所述U形轨道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锥形桶固定连接施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联合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腐殖质是具有酸性、含氮量很高的胶体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在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缓慢地分解,释放出以氮和硫为主的养分来供给植物吸收,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两者联合使用,克服单一肥料使用的缺点。有效的利用两者的优点。但是在施肥时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施肥。效率比较低,而且施肥不均匀。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方便联合施肥。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包括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横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锥形桶,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方箱,所述方箱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所述方箱设置有对称的出料口,对称的所述出料口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存储槽,所述锥形桶设置有上槽口和下料口,所述横板固定连接U形轨道,所述U形轨道设置有直槽,所述U形轨道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锥形桶固定连接施肥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施肥装置包括电机,所述锥形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轴一,所述圆轴一轴承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圆轴一固定连接圆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板的偏心处固定连接圆杆二,所述圆杆二轴承连接滑块一,所述滑块一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五,对称的所述圆杆五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圆杆三,所述圆杆三轴承连接滑块二,所述滑块二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四,对称的所述圆杆四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轨道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齿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圆轴二,所述圆轴二轴承连接所述圆杆一,所述齿条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连杆的一端,所述齿条铰连接所述连杆,所述连杆匹配所述直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杆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一和所述滑块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对称的搅动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对称的方杆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挡板,对称的所述挡板匹配对称的所述出料口。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设置有两个存储槽方便放置两种肥料,有利于实现两种肥料的同时施肥。2、本装置设置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相关元件的运动,实现挡板的往复移动,使挡板间歇的挡住出料口,实现间歇的下料以适应秧苗,实现搅拌杆一、搅拌杆二以及搅动棒的往复摆动,将两种肥料搅拌均匀,使两种肥料更好的发挥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顶板,2、竖板,3、横板,4、锥形桶,5、齿条,6、齿轮,7、圆杆一,8、方箱,9、存储槽,10、出料口,12、上槽口,13、下料口,14、电机,15、圆轴一,16、固定板,17、圆轴二,18、方杆,19、挡板,20、U形轨道,21、直槽,22、连杆,23、滑块一,24、圆杆二,25、圆板,26、滑槽,27、圆杆三,28、滑块二,29、搅动棒,30、圆杆四,31、搅拌杆一,32、圆杆五,33、搅拌杆二,34、圆孔,3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竖板2,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横板3,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锥形桶4,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圆杆一7,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方箱8,所述方箱8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9,所述方箱8设置有对称的出料口10,对称的所述出料口10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存储槽9,所述锥形桶4设置有上槽口12和下料口13,所述横板3固定连接U形轨道20,所述U形轨道20设置有直槽21,所述U形轨道20固定连接固定板16,所述锥形桶4固定连接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包括电机14,所述锥形桶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轴一15,所述圆轴一15轴承连接所述固定板16,所述圆轴一15固定连接圆板25。所述圆板25的偏心处固定连接圆杆二24,所述圆杆二24轴承连接滑块一23,所述滑块一23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五32,对称的所述圆杆五32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二33。所述固定板16固定连接圆杆三27,所述圆杆三27轴承连接滑块二28,所述滑块二28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四30,对称的所述圆杆四30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一31。所述U形轨道20上设置有齿条5,所述齿条5啮合齿轮6,所述齿轮6固定连接圆轴二17,所述圆轴二17轴承连接所述圆杆一7,所述齿条5设置有凹槽35,所述凹槽35内设置有连杆22的一端,所述齿条5铰连接所述连杆22,所述连杆22匹配所述直槽21。所述连杆21设置有滑槽26,所述滑块一23和所述滑块二28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26内,所述连杆21固定连接对称的搅动棒29。所述齿条5固定连接对称的方杆18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方杆1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挡板19,对称的所述挡板19匹配对称的所述出料口10。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安装孔34。所述方箱8对应每个所述存储槽9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图上未画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时,挡板19堵塞住出料口10。从进料口分别放入两种肥料。将本装置的顶板1固定到直线移动机构(例如拖拉机)上。开动直线移动机构带动本装置移动,打开电机14,电机14带动圆轴一15转动,圆轴一15带动圆板25转动,圆板25带动圆杆二24转动,圆杆二24带动滑块一23沿滑槽26往复的摆动,滑块一23带动连杆22往复摆动,连杆22带动滑块二28绕圆杆三27往复摆动,连杆22带动齿条5沿U形轨道20往复移动,齿条5带动齿轮6往复转动,齿轮6带动圆轴二17往复转动,齿条5带动方杆18和挡板19往复移动。滑块一23带动圆杆五32和搅动杆二32往复摆动,滑块二28带动圆杆四30和搅动杆一31往复摆动,连杆22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n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竖板(2);/n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横板(3);/n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锥形桶(4);/n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圆杆一(7);/n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方箱(8);/n所述方箱(8)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9);/n所述方箱(8)设置有对称的出料口(10);/n对称的所述出料口(10)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存储槽(9);/n所述锥形桶(4)设置有上槽口(12)和下料口(13);/n所述横板(3)固定连接U形轨道(20);/n所述U形轨道(20)设置有直槽(21);/n所述U形轨道(20)固定连接固定板(16);/n所述锥形桶(4)固定连接施肥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竖板(2);
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横板(3);
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锥形桶(4);
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圆杆一(7);
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方箱(8);
所述方箱(8)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9);
所述方箱(8)设置有对称的出料口(10);
对称的所述出料口(10)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存储槽(9);
所述锥形桶(4)设置有上槽口(12)和下料口(13);
所述横板(3)固定连接U形轨道(20);
所述U形轨道(20)设置有直槽(21);
所述U形轨道(20)固定连接固定板(16);
所述锥形桶(4)固定连接施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包括电机(14),所述锥形桶(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轴一(15),所述圆轴一(15)轴承连接所述固定板(16),所述圆轴一(15)固定连接圆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腐殖质肥料和商品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25)的偏心处固定连接圆杆二(24),所述圆杆二(24)轴承连接滑块一(23),所述滑块一(23)固定连接对称的圆杆五(32),对称的所述圆杆五(32)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二(3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江方,张美微,张盼盼,张守林,王来刚,李川,牛军,朱自宽,陈京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