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78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预热装置、催化净化装置、湿式净化装置和布袋除尘装置;预热装置的内部并排设置若干个预热管,预热管的进气端与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预热管的出气端与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通;预热装置的内部设有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集气罩,若干个集气罩均设为锥筒形,若干个集气罩的大口径端与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小口径端分别与若干个预热管的进气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废气预热前,在预热装置内经过集气罩的导流,直接进入预热管内,减少了废气在预热装置内的停留时间,加速了废气的净化处理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气净化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制药生产中会产生大量VOC(挥发性有机物)废气,VOC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必须经过废气净化。现有的空气净化系统中需要对VOC废气进行预热,然后再对废气进行催化净化,催化净化过程中需要将废气升高到较高的温度,废气经过升温后直接进入下一步工序,造成热量的浪费,而预热废气也需要消耗能源,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温废气热量浪费、预热废气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预热装置、催化净化装置、湿式净化装置和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内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设有加热管和与废气催化反应的催化件,所述加热管的外部设有高频线圈,所述高频线圈连接高频电源;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竖直设置若干个预热管,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预热装置内于所述预热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分别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以及所述预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两块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围成预热腔,所述预热腔与所述预热管的内部隔绝,所述预热装置的侧壁分别设有预热腔入口和预热腔出口,所述预热腔入口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预热腔出口与所述湿式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湿式净化装置与所述布袋除尘装置连通;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设有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集气罩,若干个所述集气罩均设为锥筒形,若干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小口径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进气端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设为矩形,并且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水平设置,若干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在所述预热装置的横截面阵列分布,阵列最边沿的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的边沿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的边沿密封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和所述集气罩之间,所述滤网的边沿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催化净化装置内于所述加热管和所述催化件之间设有蓄热陶瓷;所述加热管与所述蓄热陶瓷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底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均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顶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蓄热陶瓷与所述催化件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顶端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顶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三隔板的两侧均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三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底壁之间设有间隙。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管设有多个;所述催化净化装置内于多个所述加热管的下方设有第一均气板,所述第一均气板的边沿分别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隔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均气板的气孔与所述加热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催化净化装置内于所述蓄热陶瓷的上方设有第二均气板,所述第二均气板的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催化净化装置内于所述催化件的下方设有第三均气板,所述第三均气板的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内壁密封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管的内部设有螺旋翼片。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管为铜管。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预热管为铜管。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催化件为催化陶瓷。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外壁设有隔热层。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废气在催化净化装置内经过升温催化反应后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将经过催化反应的高温废气通入预热装置的预热腔内,对预热管加热,废气在预热管内进行预热,经过催化反应的高温废气达到降温的目的,经过降温后的废气再进入湿式净化装置和布袋除尘装置内进行净化,充分利用热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废气预热前,在预热装置内经过集气罩的导流,直接进入预热管内,减少了废气在预热装置内的停留时间,加速了废气的净化处理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为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集气罩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预热装置;11、预热管;12、集气罩;13、滤网;14、第一隔板;2、催化净化装置;21、加热管;211、高频线圈;212、高频电源;213、螺旋翼片;22、第一均气板;23、第二隔板;24、第三隔板;25、第二均气板;26、第三均气板;27、蓄热陶瓷;28、催化陶瓷;29、隔热层;3、湿式净化装置;4、布袋除尘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进行说明。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装置1、催化净化装置2、湿式净化装置3和布袋除尘装置4,废气经过预热装置1预热后进入催化净化装置2内进行催化净化,然后进入湿式净化装置3进行进一步净化,再进入布袋除尘装置4除尘净化,经过层层净化,废气达到排放标准。预热装置1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若干个竖直且并排设置的预热管11,预热管11的进气端连通预热装置1的进气口,预热管11的出气端连通预热装置1的出气口,废气从预热管11的内部通过,再从预热装置1的出气口进入催化净化装置2。另一部分是预热管11的外壁与预热装置1的内壁形成的预热腔,为了将预热腔与预热管11的内部隔绝,在预热装置1内设有两块第一隔板12,两块第一隔板12分别设置在预热管11的顶部和底部,并且两块第一隔板12与预热管11垂直设置,第一隔板12余预热管11以及预热装置1的内壁的连接处都用密封胶密封,防止预热腔内的高温废气泄漏。预热腔的入口与催化净化装置2的出气口连通,预热腔的出口与湿式净化装置3连通,废气在催化净化装置2的内部经过高温催化反应,初步净化的废气再回到预热装置1的预热腔内,对流经预热管11的废气进行预热,省去了废气预热的燃料使用,节约了能源,经过初步净化的废气与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预热装置、催化净化装置、湿式净化装置和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内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设有加热管和与废气催化反应的催化件,所述加热管的外部设有高频线圈,所述高频线圈连接高频电源;/n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竖直设置若干个预热管,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预热装置内于所述预热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分别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以及所述预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两块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围成预热腔,所述预热腔与所述预热管的内部隔绝,所述预热装置的侧壁分别设有预热腔入口和预热腔出口,所述预热腔入口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预热腔出口与所述湿式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湿式净化装置与所述布袋除尘装置连通;/n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设有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集气罩,若干个所述集气罩均设为锥筒形,若干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小口径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进气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预热装置、催化净化装置、湿式净化装置和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内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设有加热管和与废气催化反应的催化件,所述加热管的外部设有高频线圈,所述高频线圈连接高频电源;
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竖直设置若干个预热管,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进气端均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接,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出气端均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预热装置内于所述预热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分别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以及所述预热管的外壁密封连接,两块所述第一隔板以及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围成预热腔,所述预热腔与所述预热管的内部隔绝,所述预热装置的侧壁分别设有预热腔入口和预热腔出口,所述预热腔入口与所述催化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预热腔出口与所述湿式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湿式净化装置与所述布袋除尘装置连通;
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设有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一一对应的若干个集气罩,若干个所述集气罩均设为锥筒形,若干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小口径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预热管的进气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设为矩形,并且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水平设置,若干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在所述预热装置的横截面阵列分布,阵列最边沿的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的边沿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集气罩的大口径端的边沿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预热装置的进气口和所述集气罩之间,所述滤网的边沿与所述预热装置的内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宇王金泉武文义周峰滕紫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北制药华恒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