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787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该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包括分别针对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的造穴技术,针对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退化草地上开展人工砸坑穴,在退化草地上砸入圆形坑穴,设定不同的坑穴直径和坑穴深度,根据草地退化程度确定坑与坑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依靠自然的力量进行退化草原的植被修复,具有简单易操作、修复成本低以及生态修复效果好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造穴提高了天然草原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退化草原土壤种子库的库容,有效增加小坑的土壤肥力,创造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微环境,使得天然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成苗数量大幅度提高。

A method for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grassland vegetation by hole mak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退化草原生态治理与修复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造穴技术提高土壤种子库库容及种子定植成苗的技术方法,实现退化草原生态修复。
技术介绍
草原退化是不合理的管理与超限度利用在脆弱的生态地理条件下所造成的逆行生态演替,从而导致植被生产力衰退、生物组成更替、土壤退化、水文循环系统改变、近地表小气候环境恶化的演替过程。水是地处干旱与半干早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天然草原水分来源的唯一途径是自然降水。荒漠草原由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蚀水蚀严重等限制因素,传统的一些技术方法在荒漠草原的植被恢复中无明显效果,甚至导致退化程度加剧。同时,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导致退化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难以发芽,或者发芽后长时间干旱出现“死苗”现象,导致幼苗成活率低。土壤种子库为植物群落的更新与恢复提供种源,在重塑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退化草原土壤种子库数量相对缺乏,导致草原生态修复缺乏乡土植物种子。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乡土植物草种在生态修复中所起的作用,但是乡土草种因为收集播种困难导致生态修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包括分别针对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的造穴技术:/n(1)针对20%<植被盖度<30%的轻度退化草地,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退化草地上开展人工砸坑穴,在退化草地上砸入圆形坑穴,坑穴直径5~8cm,坑穴深度5~9cm,根据草地退化程度确定坑与坑之间的距离;/n(2)针对10%<植被盖度≤20%的中度退化草地,优势物种占20%以下;在退化草地上砸圆形坑穴,坑穴直径6~7cm,坑穴深度6~7cm;/n(3)针对植被盖度≤10%的重度退化草地,植被以一二年生植物为主,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重度退化草地上采用砸坑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包括分别针对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的造穴技术:
(1)针对20%<植被盖度<30%的轻度退化草地,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退化草地上开展人工砸坑穴,在退化草地上砸入圆形坑穴,坑穴直径5~8cm,坑穴深度5~9cm,根据草地退化程度确定坑与坑之间的距离;
(2)针对10%<植被盖度≤20%的中度退化草地,优势物种占20%以下;在退化草地上砸圆形坑穴,坑穴直径6~7cm,坑穴深度6~7cm;
(3)针对植被盖度≤10%的重度退化草地,植被以一二年生植物为主,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重度退化草地上采用砸坑穴并在草地上铺设麻绳网格的方法开展植被修复;坑穴直径6~8cm,坑穴深度7~9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轻度退化草地,坑穴间距30cm,每平方米9个坑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穴技术恢复退化草原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中度退化草地,坑穴间距25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贤丁勇李西良李元恒殷国梅赵山志王珍田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