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7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焦层室,且焦层室的顶部、底部分别为脱硝区焦层和脱硫区焦层;侧气室,设置在每组焦层室的两侧;中间气室,设置在每组的焦层室之间,中间气室包括顶部的脱硝区出气室和底部的脱硫区进气室;脱硝区出气室和脱硫区进气室之间设有隔板,脱硝区出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集料斗,第一集料斗与隔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下料管,脱硫区进气室的底端设有第二集料斗,第二集料斗用于脱硝区出气室和脱硫区进气室的排灰。该装置能够使脱硝区出气室和脱硫区进气室在排灰时导通,从而使脱硝区出气室直接通过脱硫区进气室排灰,有利于提高排灰的效率,避免影响生产的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硫脱硝
,尤指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焦法烟气脱硫主要是通过烟气中的SO2等组分在活性焦上吸附和催化氧化反应实现的。烟气经过吸附脱硫塔的活性焦床层时,在110~150℃的适宜条件下,烟气中的SO2与氧气及水蒸气在活性焦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硫酸或水合硫酸,贮存在活焦的微孔内,这样SO2被除去,在脱硫的同时还可对重金属离子、类金属离子、粉尘、二噁英和卤化氢等污染物有完全或一定协同脱除的作用。吸附饱和的活性焦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出吸附塔,经过物料输送系统输送到脱附再生塔,经过预热段预热后,在加热段350~400℃的温度下解吸,活性焦得到再生,浓SO2脱附气被导出,活性焦经过冷却段冷却后,输送到吸附反应塔上部完成一个循环。在通过吸附塔脱硫脱硝时,需要及时排灰排料。现有的吸附塔通常包括上方的脱硝区和下方的脱硫区,其中,上方的脱硝区进气室和下方的脱硫区出气室连通,使得脱硝区进气室和脱硫区出气室可以通过下方的脱硫区出气室集料斗直接排灰;而上方的脱硝区出气室和下方的脱硫区进气室不导通,因此,需要分别排灰。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组焦层室,且所述焦层室的顶部、底部分别为脱硝区焦层和脱硫区焦层;/n侧气室,设置在每组所述焦层室的两侧,所述侧气室均包括顶部的脱硝区进气室和底部的脱硫区出气室,所述脱硝区进气室用于所述脱硝区焦层的进气,所述脱硫区出气室用于所述脱硫区焦层的排气;/n中间气室,设置在每组所述的焦层室之间,所述中间气室包括顶部的脱硝区出气室和底部的脱硫区进气室,所述脱硝区出气室用于所述脱硝区焦层的排气,所述脱硫区进气室用于向所述脱硫区焦层的进气;/n其中,所述脱硝区出气室和所述脱硫区进气室之间设有隔板,/n所述脱硝区出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集料斗,/n所述第一集料斗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焦层室,且所述焦层室的顶部、底部分别为脱硝区焦层和脱硫区焦层;
侧气室,设置在每组所述焦层室的两侧,所述侧气室均包括顶部的脱硝区进气室和底部的脱硫区出气室,所述脱硝区进气室用于所述脱硝区焦层的进气,所述脱硫区出气室用于所述脱硫区焦层的排气;
中间气室,设置在每组所述的焦层室之间,所述中间气室包括顶部的脱硝区出气室和底部的脱硫区进气室,所述脱硝区出气室用于所述脱硝区焦层的排气,所述脱硫区进气室用于向所述脱硫区焦层的进气;
其中,所述脱硝区出气室和所述脱硫区进气室之间设有隔板,
所述脱硝区出气室的底端设有第一集料斗,
所述第一集料斗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集料斗和所述脱硫区进气室,使所述脱硝区出气室排灰至所述脱硫区进气室,
所述脱硫区进气室的底端设有第二集料斗,所述第二集料斗用于所述脱硝区出气室和所述脱硫区进气室的排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塔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料斗包括与所述脱硝区出气室底端连接的环形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侧板底端的底板;
所述底板包括两侧的平板,以及一人字形的斜板,所述平板的外侧边缘均与所述环形侧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斜板的底端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平板的内侧边缘连接;
所述平板与所述隔板平行;
所述下料管设置在所述平板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集料斗内的积料依次沿所述斜板、所述平板和所述下料管落入所述脱硫区进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塔排灰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文娟李卫卫何慕春顾礼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