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70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可用于学生在人工草坪上的体育短跑专项训练。主要由扶手、调节手轮、弹簧、扶手铰链、加载杆、滑行条、底盘、加载杆托台、加载块前手轮、加载块、加载块后手轮、加载杆铰链、扶手调节杆和扶手活动杆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灵活调节负载的重量,使运动员短跑实现对腿部肌肉的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类型运动员和学生的使用,扶手高度可调,适合各种身高的用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
本技术属于训练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短跑运动员和中小学生在日常跑步训练中缺乏专业的体育器材,不使用任何辅助器材的跑步训练达到的效果不明显,效率较低。目前常见的短跑训练大多采用腿部沙袋负重法,用以锻炼腿部的爆发力,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满足短跑专项训练过程中对全身协调性的锻炼,且沙袋负重训练易造成运动损伤,安全隐患较大,不适合大多数人使用。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目的在于锻炼用户腿部核心力量的训练和跑步过程中身体的协调性,方便安全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包括扶手、调节手轮、弹簧、扶手铰链、加载杆、滑行条、底盘、加载杆托台、加载块前手轮、加载块、加载块后手轮、加载杆铰链、扶手调节杆和扶手活动杆,滑行条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底盘下端,扶手通过扶手铰链固定在底盘上端,扶手活动杆安装在扶手上,扶手调节杆一端通过固定铰链固定在底盘上端面,另一端穿过扶手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1)、调节手轮(2)、弹簧(3)、扶手铰链(4)、加载杆(5)、滑行条(6)、底盘(7)、加载杆托台(8)、加载块前手轮(9)、加载块(10)、加载块后手轮(11)、加载杆铰链(12)、扶手调节杆(13)和扶手活动杆(14),所述滑行条(6)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底盘(7)下端,所述扶手(1)通过扶手铰链(4)固定在底盘(7)上端,所述扶手活动杆(14)安装在扶手(1)上,所述扶手调节杆(13)一端通过固定铰链固定在底盘(7)上端面,另一端穿过扶手活动杆(14),弹簧(3)安装在扶手调节杆(13)上,扶手活动杆(14)压在弹簧(3)上端,所述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式短跑专项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1)、调节手轮(2)、弹簧(3)、扶手铰链(4)、加载杆(5)、滑行条(6)、底盘(7)、加载杆托台(8)、加载块前手轮(9)、加载块(10)、加载块后手轮(11)、加载杆铰链(12)、扶手调节杆(13)和扶手活动杆(14),所述滑行条(6)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底盘(7)下端,所述扶手(1)通过扶手铰链(4)固定在底盘(7)上端,所述扶手活动杆(14)安装在扶手(1)上,所述扶手调节杆(13)一端通过固定铰链固定在底盘(7)上端面,另一端穿过扶手活动杆(14),弹簧(3)安装在扶手调节杆(13)上,扶手活动杆(14)压在弹簧(3)上端,所述调节手轮(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扶手调节杆(13)上端,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手轮(2)来调节扶手(1)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加载杆(5)一端通过加载杆铰链(12)固定在底盘(7)上端,加载杆托台(8)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底盘(7)上端,加载杆(5)的活动端落在加载杆托台(8)上面的凹槽内,加载块(10)为圆形秤砣状砝码,砝码一端到超过半径处开有凹槽,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增李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兴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