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70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椭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包括安装基架、立柱、第一扶手支管及第二扶手支管、第一踏板、连接在第二扶手支管上的第二踏板、第一定位联管以及第二定位联管,所述安装基架上两侧还连接有第一基架及第二基架,还包括飞轮组件、传动轮、第一传动轴、第一转动块、第一限定转轴、第一辊轮及第一滑轮、中间连杆、第二限定转轴、第二辊轮及第二滑轮、第二转动块以及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一定位联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辊轮与第二定位联管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以上结构能够有效限制踏板之间的距离,提高对训练者两脚距离的适应性,而且运行稳定,提高了中驱椭圆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
本技术涉及椭圆机
,尤其涉及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繁荣,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相对地各项休闲需求也随之高涨,诸如运动健身、旅游或消费性产品等等,而运动健身的项目可分为室内型或室外型,常见室内运动健身器材的种类极为繁多,如椭圆机、跑步机、飞轮脚踏车、大型重量训练组或健身床等,其中椭圆机可导引使用者的双脚在一近似椭圆形的封闭轨迹上作循环运动,如此运动方式较为接近走路或跑步时的脚步动作,并且对使用者关节的冲击也较为小,因此消费者对椭圆机反应极佳,近年来于市场上也有持续上长的趋势;而椭圆机依据其驱动位置也被分为前驱、中驱或后驱椭圆机,目前的中驱椭圆机在使用时由于结构限制,两个脚踏板之间的距离位置较宽,不能适应部分训练者的两脚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在训练踩踏时会比较费力,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降低了磁控中驱椭圆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中驱椭圆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保证结构合理的同时有效限制踏板之间距离,提高对训练者两脚距离的适应性、运行稳定、实用性强的磁控中驱椭圆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包括安装基架、与安装基架前端配合倾斜连接的立柱、连接在立柱两侧的第一扶手支管及第二扶手支管、连接在第一扶手支管上的第一踏板、连接在第二扶手支管上的第二踏板、铰接在第一扶手支管外侧的第一定位联管以及铰接在第二扶手支管外侧的第二定位联管,所述安装基架上两侧还连接有第一基架及第二基架,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基架上的飞轮组件、与飞轮组件配合皮带传动连接的传动轮、与传动轮中部配合连接的第一传动轴、与传动轮配合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转动块上端连接的第一限定转轴、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上的第一辊轮及第一滑轮、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尾端的中间连杆、与中间连杆尾端轴接的第二限定转轴、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上的第二辊轮及第二滑轮、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尾端的第二转动块以及与第二转动块上端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一定位联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辊轮与第二定位联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支管与第一滑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支管与第二滑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基架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基架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飞轮组件包括固定架、连接在固定架内壁上的连接弯板、轴接在连接弯板尾端且与皮带配合连接的惰轮、穿设在固定架之间的定位轴、分设在定位轴上的轴承以及连接在固定架上且与轴承配合连接的飞轮本体,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还设有弧形槽,所述固定架外侧通过设有连接件穿过弧形槽与连接弯板连接,所述飞轮本体中部向外侧延伸有与皮带配合连接的凸轴。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以上结构能够有效限制踏板之间的距离,提高对训练者两脚距离的适应性,而且运行稳定,提高了中驱椭圆机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飞轮组件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基架;2、立柱;3、第一扶手支管;4、第二扶手支管;5、飞轮组件;6、传动轮;10、第一基架;11、第二基架;30、第一定位联管;31、第一踏板;40、第二定位联管;41、第二踏板;50、固定架;51、连接弯板;52、惰轮;53、定位轴;54、轴承;55、飞轮本体;56、凸轴;57、弧形槽;58、连接件;60、第一传动轴;61、第一转动块;62、第一限定转轴;63、第一辊轮;64、第一滑轮;65、中间连杆;66、第二限定转轴;67、第二辊轮;68、第二滑轮;69、第二转动块;70、第二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包括安装基架1、与安装基架1前端配合倾斜连接的立柱2、连接在立柱2两侧的第一扶手支管3及第二扶手支管4、连接在第一扶手支管3上的第一踏板31、连接在第二扶手支管4上的第二踏板41、铰接在第一扶手支管3外侧的第一定位联管30以及铰接在第二扶手支管4外侧的第二定位联管40,所述安装基架1上两侧还连接有第一基架10及第二基架11,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基架1上的飞轮组件5、与飞轮组件5配合皮带传动连接的传动轮6、与传动轮6中部配合连接的第一传动轴60、与传动轮6配合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块61、与第一转动块61上端连接的第一限定转轴62、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62上的第一辊轮63及第一滑轮64、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62尾端的中间连杆65、与中间连杆65尾端轴接的第二限定转轴66、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66上的第二辊轮67及第二滑轮68、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66尾端的第二转动块69以及与第二转动块69上端连接的第二传动轴70,所述第一辊轮63与第一定位联管30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辊轮67与第二定位联管40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支管3与第一滑轮64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支管4与第二滑轮68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0与第二基架1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70与第二基架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踏板31与第二踏板41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相对于常规的椭圆机,二者之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以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62上的第一滑轮64和第二限定转轴66上的第二滑轮68之间的安装距离作为限定,进而有效的限制了踏板之间的距离,提高对训练者两脚距离的适应性,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可以用于限制第一踏板31与第二踏板41相对升降的距离,而且通过踏板前后的踩踏,第一定位联管30在第一滑轮64上前后滑动,同时第二定位联管40在第二滑轮68上滑动,此时在所述第一限定转轴62的带动下传动轮6转动,再经过皮带的传动飞轮组件5同步转动,进而可以通过调控飞轮组件5的阻力,调节训练者的训练强度,在所述第二限定转轴66的带动下第二传动轴70在与第二基架11的配合联动,所述第二基架11内设有与第二传动轴70配合连接的滚动轴承54,方便第二基架11能够配合第二传动轴70的动作,提高了中驱椭圆机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飞轮组件5包括固定架50、连接在固定架50内壁上的连接弯板51、轴接在连接弯板51尾端且与皮带配合连接的惰轮52、穿设在固定架50之间的定位轴53、分设在定位轴53上的轴承54以及连接在固定架50上且与轴承54配合连接的飞轮本体55,所述固定架50的侧壁上还设有弧形槽57,所述固定架50外侧通过设有连接件58穿过弧形槽57与连接弯板51连接,所述飞轮本体55中部向外侧延伸有与皮带配合连接的凸轴56,所述惰轮52能够在凸轴56与传动轮6皮带连接的同时,使得皮带同时经过惰轮52,从而张紧皮带,提高飞轮组件5传动的稳定性;所述连接件58设置为连接螺栓,通过连接螺栓穿过固定架50侧壁上的弧形槽57连接在连接弯板51上,在需要调节皮带松紧度时,可以通过连接螺栓的松紧调节在弧形槽57内的位置,从而同步调整了连接弯板51的位置,方便对皮带的松紧度进行有效调节,提高飞轮组件5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包括安装基架、与安装基架前端配合倾斜连接的立柱、连接在立柱两侧的第一扶手支管及第二扶手支管、连接在第一扶手支管上的第一踏板、连接在第二扶手支管上的第二踏板、铰接在第一扶手支管外侧的第一定位联管以及铰接在第二扶手支管外侧的第二定位联管,所述安装基架上两侧还连接有第一基架及第二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基架上的飞轮组件、与飞轮组件配合皮带传动连接的传动轮、与传动轮中部配合连接的第一传动轴、与传动轮配合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转动块上端连接的第一限定转轴、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上的第一辊轮及第一滑轮、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尾端的中间连杆、与中间连杆尾端轴接的第二限定转轴、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上的第二辊轮及第二滑轮、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尾端的第二转动块以及与第二转动块上端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一定位联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辊轮与第二定位联管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扶手支管与第一滑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扶手支管与第二滑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基架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基架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控中驱椭圆机,包括安装基架、与安装基架前端配合倾斜连接的立柱、连接在立柱两侧的第一扶手支管及第二扶手支管、连接在第一扶手支管上的第一踏板、连接在第二扶手支管上的第二踏板、铰接在第一扶手支管外侧的第一定位联管以及铰接在第二扶手支管外侧的第二定位联管,所述安装基架上两侧还连接有第一基架及第二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基架上的飞轮组件、与飞轮组件配合皮带传动连接的传动轮、与传动轮中部配合连接的第一传动轴、与传动轮配合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转动块上端连接的第一限定转轴、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上的第一辊轮及第一滑轮、连接在第一限定转轴尾端的中间连杆、与中间连杆尾端轴接的第二限定转轴、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上的第二辊轮及第二滑轮、连接在第二限定转轴尾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