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消防安全部门普遍使用消防气垫或海绵垫承接从高处坠落的逃生人员。但是消防气垫或海绵垫对坠落高度具有严格的要求,距离地面15米-20米是消防气垫的救援极限,海绵垫的救援极限高度更低。因此采用消防气垫或海绵垫难以满足消防安全的需求。并且,即使在救援极限高度之内,由于消防气垫或海绵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很容易将坠落的人弹起,若将逃生人员弹离消防气垫或海绵垫,容易对逃生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能将逃生人员坠落产生的冲击力分解成弹簧片与斜坡产生的几百甚至几千个弹性碰撞,加快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提高了逃生人员在高楼火灾等安全事故中的生还率,避免了逃生人员受到二次伤害的危险,在使用时更加安全便利。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包括横向固定设置的底座、竖向固接在底座上的至少三根支撑柱,以及连接在支撑柱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向固接在底座(1)上的至少三根支撑柱(2),以及连接在支撑柱(2)上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横向固接在支撑柱(2)上的中心轴(3)、同轴转动连接在中心轴(3)上的内环(4),以及同轴套设在内环(4)上且与中心轴(3)转动连接的外环(5),所述中心轴(3)与内环(4)之间固接发条(6),所述内环(4)的外周固接若干弹簧片(10),所述外环(5)的内周设有若干与弹簧片(10)沿放绳方向弹性碰撞的斜坡(7),外环(5)上固接缠绕在外周的绳索(8);/n还包括外周与绳索(8)远离外环(5)一端连接的安全网(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向固接在底座(1)上的至少三根支撑柱(2),以及连接在支撑柱(2)上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横向固接在支撑柱(2)上的中心轴(3)、同轴转动连接在中心轴(3)上的内环(4),以及同轴套设在内环(4)上且与中心轴(3)转动连接的外环(5),所述中心轴(3)与内环(4)之间固接发条(6),所述内环(4)的外周固接若干弹簧片(10),所述外环(5)的内周设有若干与弹簧片(10)沿放绳方向弹性碰撞的斜坡(7),外环(5)上固接缠绕在外周的绳索(8);
还包括外周与绳索(8)远离外环(5)一端连接的安全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包括固接在底座(1)四角的柱套(21)、插设在柱套(21)内的柱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2)的上端开设豁口,中心轴(3)的两端与豁口的相对面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用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4)为第一圆形盒,所述第一圆形盒的轴心部位开设第一通孔,所述中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