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焱平专利>正文

一种双通负压无菌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66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负压无菌引流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引流物的竖直放置的引流瓶,所述引流瓶可拆卸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引流孔和通气孔,所述引流孔连接有引流管,所述通气孔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盖子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引流孔连通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下端低于所述通气孔,所述引流管连接有引流嘴,所述引流嘴的中心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嘴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设置的锥形台阶;所述锥形台阶上设置有环槽;所述引流嘴的中间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引流嘴的轴线平行的翅片。通过上述设置,由于通气管连接有负压装置,因此引流瓶内保持负压,从而该引流装置能够快速的实现对于目标引流物的引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负压无菌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通负压无菌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引流方式是一般通过引流袋进行引流。传统床挂式引流袋,主要用于尿失禁患者、手术昏迷患者及行动不便者收集尿液或与其它器械配和用于伤口引流液的收集。其结构由保护帽(含接头)、引流导管、止回阀、挂带、薄膜袋体、排液阀组成,引流袋上刻度线为普通油墨印刷,由于结构简单、印刷方式及信息传递方式传统,需要护士频繁观察,近距离读取。当夜间环境或其他光线不良的特殊环境下,护士需要通过照明方式方可判断引流量,频繁的照明及近距离观察,严重影响患者夜间休息,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公告号为CN20615195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提到的一种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改良型床挂式引流袋,包括保护帽、引流导管、流速调节器、挂带、袋体、浮球和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导管连接于袋体上端,所述引流导管顶端设有保护帽,所述保护帽包含接头,所述引流导管中段设有流速调节器,所述袋体下端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排液阀,所述袋体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袋体内设有浮球,所述袋体内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负压无菌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引流物的竖直放置的引流瓶(1),所述引流瓶(1)可拆卸连接有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置有引流孔(3)和通气孔(4),所述引流孔(3)连接有引流管(5),所述通气孔(4)连接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盖子(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引流孔(3)连通的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的下端低于所述通气孔(4),所述引流管(5)连接有引流嘴(9),所述引流嘴(9)的中心设置有引流通道(901);/n所述引流嘴(9)包括沿轴线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用于与所述导流管(8)连接和用于吸收引流物的锥形台阶(902);/n所述锥形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负压无菌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引流物的竖直放置的引流瓶(1),所述引流瓶(1)可拆卸连接有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置有引流孔(3)和通气孔(4),所述引流孔(3)连接有引流管(5),所述通气孔(4)连接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盖子(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引流孔(3)连通的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的下端低于所述通气孔(4),所述引流管(5)连接有引流嘴(9),所述引流嘴(9)的中心设置有引流通道(901);
所述引流嘴(9)包括沿轴线方向上下对称设置的用于与所述导流管(8)连接和用于吸收引流物的锥形台阶(902);
所述锥形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焱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焱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