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胸外科
,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心胸引流患者,在进行引流治疗时,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心胸外科领域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应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及时排出体外,现有技术的几种引流方法存在着一定不足,其中一种是用注射器对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液体进行反复抽吸,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反复对患者的胸腔进行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患者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抽吸不彻底等,另一种方法是胸腔穿刺引流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胸腔引流管为端、侧孔式医用硅胶管,为保持胸腔引流通畅,经常需要挤捏引流管,但这些引流管的挤捏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储液箱和输送管,所述储液箱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且储液箱的侧壁开设有铰接孔,且储液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筒,所述储液箱的底端贯通连接有排液口,所述辊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凸起,所述铰接孔的内部套有第一固定凸起,所述排液口的一侧设置有阀门,负压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且输送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输送管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调节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口,所述调节管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储液箱(1)和输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且储液箱(1)的侧壁开设有铰接孔(6),且储液箱(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筒(8),所述储液箱(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排液口(4),所述辊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凸起(7),所述铰接孔(6)的内部套有第一固定凸起(7),所述排液口(4)的一侧设置有阀门(5),负压风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的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9),且输送管(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管(10),所述输送管(2)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13),所述调节管(10)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口(11),所述调节管(10)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凸起(16),所述第二固定凸起(16)与限位孔(13)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包括储液箱(1)和输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且储液箱(1)的侧壁开设有铰接孔(6),且储液箱(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辊筒(8),所述储液箱(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排液口(4),所述辊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凸起(7),所述铰接孔(6)的内部套有第一固定凸起(7),所述排液口(4)的一侧设置有阀门(5),负压风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的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罩(9),且输送管(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管(10),所述输送管(2)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侧壁呈线性等距的开设有限位孔(13),所述调节管(10)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进液口(11),所述调节管(10)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