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液压升降装置和消毒盒体,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第一液压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设有消毒盒体,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的底端侧边连接设有电源线,所述消毒盒体上设有消毒盒翻盖,并通过设有的铰链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盒翻盖的内侧设有置放槽,所述消毒盒体的内部设有消毒槽,所述消毒盒体的前侧两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消毒盒体上,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延伸在消毒盒体内,所述电机轴上设有毛刷,所述消毒盒体内设有不锈钢消毒板,所述不锈钢消毒板在毛刷上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对耳鼻喉科用的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省时省力,大大减轻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消毒装置主要是指消毒盒、消毒柜等等一系列用于消毒措施的装置,通过消毒液、紫外线、远红外线、高温、臭氧等方式进行消毒。目前,临床上在给耳鼻喉科病人检查时,主要由鼻内镜及喉镜,其由插入体内的镜身及置于体外的操作部和导光缆组成,由于插入体内的镜身直接与喉部组织接触,粘附有大量粘液、血液和组织碎屑,使用后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才能再用于其他人的检查,否则会引起疾病的传播交叉感染,但是消毒过程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难度。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液压升降装置和消毒盒体,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第一液压升降装置,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设有消毒盒体,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的底端侧边连接设有电源线,所述消毒盒体上设有消毒盒翻盖,并通过设有的铰链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盒翻盖的内侧设有置放槽,所述消毒盒体的内部设有消毒槽,所述消毒盒体的前侧两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消毒盒体上,设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延伸在消毒盒体内,所述电机轴上设有毛刷,所述消毒盒体内设有不锈钢消毒板,所述不锈钢消毒板在毛刷上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消毒盒体左右两侧的外侧均设有第二液压升降装置,所述第二液压升降装置上设有U型升降杆,所述U型升降杆的另一端与不锈钢消毒板相连接,所述不锈钢消毒板与第二液压升降装置上的U型升降杆为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消毒盒体右侧的外侧上设有电机开关、第一升降开关、第二升降开关和放水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消毒盒翻盖与消毒盒体相接处的下侧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四角的下侧连接设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通过设有第一液压升降装置方便调节该消毒装置的消毒盒体的高度,通过在底座下侧设有万向轮,更加方便移动该消毒装置。2.该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通过设有第二液压升降装置方便控制消毒盒体内不锈钢消毒板的升降,方便拿取进行消毒的器械。3.该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通过在设有消毒盒翻盖上设有置放槽,方便医生放置检查器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的消毒盒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液压升降装置,3.消毒盒体,4.消毒盒翻盖,5.消毒槽,6.置放槽,7.铰链,8.不锈钢消毒板,9.电机,10.电机轴,11.毛刷,12.第二液压升降装置,13.U型升降杆14.支撑架,15.第一升降开关,16.第二升降开关,17.放水口,18.万向轮,19.电源线,20.电机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和消毒盒体3,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的上端设有消毒盒体3,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的底端侧边连接设有电源线19,所述消毒盒体3上设有消毒盒翻盖4,并通过设有的铰链7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盒翻盖4的内侧设有置放槽6,所述消毒盒体3的内部设有消毒槽5,所述消毒盒体3的前侧两端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在消毒盒体3上,设有电机轴10,所述电机轴10延伸在消毒盒体3内,所述电机轴10上设有毛刷11,所述消毒盒体3内设有不锈钢消毒板8,所述不锈钢消毒板8在毛刷11上侧。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毒盒体3左右两侧的外侧均设有第二液压升降装置12,所述第二液压升降装置12上设有U型升降杆13,所述U型升降杆13的另一端与不锈钢消毒板8相连接,所述不锈钢消毒板8与第二液压升降装置12上的U型升降杆13为可拆卸连接,通过设有第二液压升降装置12方便控制不锈钢消毒板8上升和下降,从而方便拿取消毒的器械,通过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电机轴10上的毛刷11,所述消毒盒体3右侧的外侧上设有电机开关20、第一升降开关15、第二升降开16关和放水口17,方便控制装置运转,通过放水口17方便更换消毒液,所述消毒盒翻盖4与消毒盒体3相接处的下侧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架14,方便支撑消毒盒翻盖4,所述底座1四角的下侧连接设有万向轮18,方便移动该消毒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使用时,首先需要对整个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有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才能更加快捷的进行使用,首先在给耳鼻喉科用的检查器械进行消毒时,先将该消毒装置通过万向轮18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上电源,通过调节第一升降开关15使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上升调节好消毒盒体3的高度,打开消毒盒翻盖4,将所需消毒的器械放入其中,再向消毒盒体3内倒入消毒液,使消毒液浸泡漫过不锈钢消毒板8,将检查器械全部浸泡其中,打开电机开关20,使毛刷11转动从而清洗检查器械上的异物,清洗消毒完成后,再通过调节第二升降开关16使第二液压升降装置12上的U型升降杆13带动不锈钢消毒板8上升,方便医务人员拿取消毒好的器械,其中消毒盒翻盖4上的置放槽6可以供医务人员放置检查器械;当消毒盒体3内的消毒液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可以通过打开消毒盒体3侧边的放水口17将消毒液放出,再重新放入新的消毒液进行消毒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和消毒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的上端设有消毒盒体(3),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的底端侧边连接设有电源线(19),所述消毒盒体(3)上设有消毒盒翻盖(4),并通过设有的铰链(7)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盒翻盖(4)的内侧设有置放槽(6),所述消毒盒体(3)的内部设有消毒槽(5),所述消毒盒体(3)的前侧两端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在消毒盒体(3)上,设有电机轴(10),所述电机轴(10)延伸在消毒盒体(3)内,所述电机轴(10)上设有毛刷(11),所述消毒盒体(3)内设有不锈钢消毒板(8),所述不锈钢消毒板(8)在毛刷(11)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和消毒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的上端设有消毒盒体(3),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装置(2)的底端侧边连接设有电源线(19),所述消毒盒体(3)上设有消毒盒翻盖(4),并通过设有的铰链(7)相互连接,所述消毒盒翻盖(4)的内侧设有置放槽(6),所述消毒盒体(3)的内部设有消毒槽(5),所述消毒盒体(3)的前侧两端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固定在消毒盒体(3)上,设有电机轴(10),所述电机轴(10)延伸在消毒盒体(3)内,所述电机轴(10)上设有毛刷(11),所述消毒盒体(3)内设有不锈钢消毒板(8),所述不锈钢消毒板(8)在毛刷(11)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消毒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艳,李永玲,
申请(专利权)人:阎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