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65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主体,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针头,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体,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活塞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设有限位体、推拉杆、活塞、第一弹簧、撞针、卡位、固定环、滑槽、第二弹簧与异形孔,能够自动将液态药剂吸入提取装置主体内,完成液态药剂的提取,整个操作中,省去了手动控制活塞向上移动的步骤,操作更为方便,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剂提取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药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分支,它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及制剂工工艺以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生物药剂学作为一门体内的药剂学,它与医药学中其它一些学科,如药理学、生物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被充、共同研究药物及其它生理有效物质与机体的关系。目前,液态生物药剂的提取主要通过滴管、注射器等简易工具完成,滴管的容积太小,不适用于提取工作,而注射器在操作时需手动控制活塞来回运动,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主体,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针头,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体,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活塞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拉杆,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正上方设置有按压头,所述推拉杆的顶端贯穿固定环与限位体延伸至提取装置主体的上方与按压头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上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环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针,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外壁开设有卡位。优选的,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透明度为85%-92%,所述提取装置主体的外壁印有容量刻度。优选的,所述推拉杆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体的中部开设有异形孔。优选的,所述异形孔内设有凸起块,且凸起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优选的,所述异形孔内还设有凹口,所述撞针与凹口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按压头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弧面凹槽,且弧面凹槽内设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通过设置的限位体、推拉杆、活塞、第一弹簧、撞针、卡位、固定环、滑槽、第二弹簧与异形孔,在实际使用中,操作人员手动按压按压头,推动推拉杆与活塞向下移动,排净提取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活塞在向下移动过程中,拉动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活塞底部与提取装置主体的内侧底部贴合时,撞针对准卡位,由于撞针在与提取撞针本体的内壁贴合时,第二弹簧是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撞针对准卡位时,对第二弹簧的限制力消失,第二弹簧自动回弹,推动撞针卡入卡位内,起到锁紧作用,使第一弹簧保持拉伸状态,软针头伸入液态药剂内,操作人员按下于提取撞针主体外壁凸起的撞针,使撞针脱离卡位,不再起到锁紧作用,第一弹簧自动弹簧,拉动活塞向上移动,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吸附的原理,能够自动将液态药剂吸入提取装置主体内,完成液态药剂的提取,整个操作中,省去了手动控制活塞向上移动的步骤,操作更为方便,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的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中推拉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中限位体的俯视图。图中:1、提取装置主体;2、安装座;3、软针头;4、限位体;5、推拉杆;6、按压头;7、活塞;8、第一弹簧;9、撞针;10、卡位;11、固定环;12、滑槽;13、安装槽;14、第二弹簧;15、异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主体1,提取装置主体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针头3,提取装置主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体4,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7,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活塞7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拉杆5,提取装置主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按压头6,推拉杆5的顶端贯穿固定环11与限位体4延伸至提取装置主体1的上方与按压头6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推拉杆5上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固定环1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与活塞7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推拉杆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针9,提取装置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卡位10,限位体4、推拉杆5、活塞7、第一弹簧8、撞针9、卡位10、固定环11、滑槽12、第二弹簧14与异形孔15相配合,能够自动将液态药剂吸入提取装置主体1内,整个操作中,省去了手动控制活塞7向上移动的步骤,操作更为方便。进一步的,提取装置主体1的透明度为85%-92%,提取装置主体1的外壁印有容量刻度,便于操作人员明晰提取量。进一步的,推拉杆5的外壁开设有滑槽12,限位体4的中部开设有异形孔15,异形孔15内设有凸起块,且凸起块滑动设置于滑槽12内,能够对推拉杆5起到限制作用,使推拉杆5不可扭转,防止出现撞针9与卡位10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导致撞针9无法卡入卡位10内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异形孔15内还设有凹口,撞针9与凹口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活塞7向上移动时,带动推拉杆5向上移动,凹口的设计,使得撞针9能够顺利穿过。进一步的,按压头6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弧面凹槽,且弧面凹槽内设有防滑纹,提高手部按压操作时的防滑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握提取装置主体1,手指按压于按压头6顶部的弧面凹槽内,并向下按压,推动推拉杆5向下移动,推拉杆5推动活塞7向下移动,排净提取装置主体1内部活塞7以下区域的空气,活塞7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拉动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当活塞7底部与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侧底部贴合时,撞针9正好对准卡位10,由于撞针9在与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壁贴合时,第一弹簧8是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撞针9对准卡位10时,对第二弹簧14的限制力消失,第二弹簧14自动回弹,推动撞针9卡入卡位10内,起到锁紧作用,使第一弹簧8保持拉伸状态,随后,移动提取装置主体1,直至软针头3伸入液态药剂内,操作人员按下于提取装置主体1外壁凸起的撞针9,使撞针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针头(3),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体(4),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7),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所述活塞(7)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拉杆(5),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按压头(6),所述推拉杆(5)的顶端贯穿固定环(11)与限位体(4)延伸至提取装置主体(1)的上方与按压头(6)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5)上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固定环(1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与活塞(7)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针(9),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卡位(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药剂学用药剂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针头(3),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体(4),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7),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1),所述活塞(7)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拉杆(5),所述提取装置主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按压头(6),所述推拉杆(5)的顶端贯穿固定环(11)与限位体(4)延伸至提取装置主体(1)的上方与按压头(6)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5)上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固定环(1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与活塞(7)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杆(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针(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杨永锐李海雯陈洁孙辉喻明丽刘向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