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蹲位接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36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蹲位接产垫,涉及助产领域,包括主垫和与主垫分离设置的内垫,所述主垫上设有用于供产妇双脚踩踏的两个侧边区,所述主垫的两个侧边区间为挖空的接产区,所述内垫位于接产区内且内垫形状与接产区形状相契合,所述内垫上设有用于放置新生儿和/或盛装附属物的凹槽。在产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蹲位分娩时,将内垫放置在接产区内能够放置新生儿和盛装产妇的附属物,保证主垫的整洁,避免产妇滑到或跌倒,保障母婴安全,保护助产士和保洁人员避免了职业暴露,减少产妇生产后的保洁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蹲位接产垫
本技术涉及助产领域,具体为一种蹲位接产垫。
技术介绍
自然分娩是分娩方式的一种,是指产妇在助产人员和助产工具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用力将胎儿及附属物从母体娩出的过程。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产妇一般采用半卧位、侧卧位、坐位、站位、蹲位等。其中,蹲位接产是产妇分娩过程中用时最少最自然的接产体位。在采用蹲位进行分娩时,产妇直接蹲在地面或是较大的薄垫上。分娩过程中,地面或是薄垫会被产妇的羊水或血液污染,产妇易滑到或跌倒,导致严重母婴损伤,产妇产后产房保洁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蹲位接产垫,在产妇进行蹲位分娩时,将内垫放置在接产区内能够放置新生儿和盛装附属物,保证主垫的整洁,避免产妇滑到或跌倒,保障母婴安全,保护助产士和保洁人员避免了职业暴露,减少产妇生产后的保洁工作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蹲位接产垫,包括主垫和与主垫分离设置的内垫,所述主垫上设有用于供产妇双脚踩踏的两个侧边区,所述主垫的两个侧边区间为挖空的接产区,所述内垫位于接产区内且内垫形状与接产区形状相契合,所述内垫上设有用于放置新生儿和/或盛装附属物的凹槽。产妇在分娩时双脚向两边撑开与肩同宽踩踏在主垫的侧边区,膝盖弯曲呈蹲位,产妇臀部悬空位于接产区的上方。采用蹲位生产时,新生儿从产妇体内脱离时可以放置在内垫上,由于内垫上设有凹槽新生儿能够在凹槽中不会脱离出来,保证新生儿安全,接产人员在新生儿完全脱离产妇后可以直接将内垫连同新生儿一同从主垫上取出。内垫不仅可以放置新生儿,还能盛装附属物,保持内垫以外环境的整洁。优选的,所述主垫还包括用于保护产妇的前端区,所述前端区连接在两个侧边区之间且位于产妇蹲位面朝的前方。优选的,所述主垫还设有用于将主垫折叠收纳的翻折槽。优选的,所述主垫的表面设有用于防滑的颗粒状突起和/或条纹。优选的,所述内垫的厚度与主垫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内垫的凹槽内设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水巾。优选的,所述内垫的凹槽内设有防止分娩物沾染内垫表面的一次性隔水套。优选的,所述内垫的凹槽表面设有防水层。优选的,所述主垫和/或内垫为海绵。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蹲位接产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产妇踩踏在本技术的蹲位接产垫上采用蹲位进行生产,新生儿和附属物能够通过内垫上设置的凹槽进行收集,避免整个接产垫、产妇本身甚至地面和助产人员被分娩物污染,保障母婴安全,同时保护助产士和保洁人员避免了职业暴露。二、本技术的蹲位接产垫中的内垫和主垫为分离设置,接产人员在后续清理过程中仅需将内垫单独取出消毒即可,简化了保洁过程,节省时间。三、采用本技术的蹲位接产垫助产人员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进程或是凹槽内盛装物的量对内垫进行清洁或是更换,将新生儿和分娩物分开放置,使产程更加顺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蹲位接产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主垫和内垫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主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主垫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主垫;11、侧边区;12、前端区;13、接产区;14、翻折槽;20、内垫;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蹲位接产垫的使用状态图,包括主垫10和与主垫10分离设置的内垫20,所述主垫10上设有用于供产妇双脚踩踏的两个侧边区11,所述主垫10的两个侧边区11之间为挖空的接产区13,所述内垫20位于接产区13内且内垫20形状与接产区13形状相契合,所述内垫20上设有用于放置新生儿和/或盛装分娩物的凹槽21。蹲位接产垫在使用时平放在产房内,产妇在分娩时双脚向两边撑开与肩同宽踩踏在主垫10的侧边区11,膝盖弯曲呈蹲位,产妇臀部悬空位于接产区13的上方。新生儿从产妇体内脱离时可以放置在内垫20上,由于内垫上设有凹槽21,凹槽21的形状可以设置成长方形或是长椭圆形,略大于新生儿,故新生儿能够在凹槽21中不会脱离出来,保证新生儿安全。接产人员在新生儿完全脱离产妇后可以直接将内垫20连同新生儿一同从主垫10上取下。内垫20不仅可以放置新生儿,还能盛装附属物,保持内垫以外环境的整洁。如图1中所示,主垫10还包括包括用于保护产妇的前端区12,前端区12连接在两个侧边区11之间且位于产妇蹲位面朝的前方。产妇在采用蹲位接产时会出现由于腿部酸麻、体力不支等导致身体不稳,或是需要身体前倾的改变体位促进产程等情况,因此前端区12不仅将两个侧边区11相互连接,还能在产妇身体不平衡倒在地上时对产妇进行保护。图2是蹲位接产垫中内垫20和主垫10分离的示意图,分离的设置能够使接产垫更加容易清洗。在本实施例中,接产垫内垫20的形状和主垫10的形状之间能够契合使两者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且内垫20的厚度与主垫10的厚度相同,保证在接产过程中附属物完全流入内垫20的凹槽21中,不会从两者之间流出污染地面。图3为本实施例中主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主垫折叠后收纳的状态图,如图3和图4所示,主垫10上还设有用于将主垫10折叠收纳的翻折槽14。主垫10本身的体积较大,在主垫10上设置了折叠槽14后,主垫10可以通过折叠槽14进行折叠,便于存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妇需要双脚站立在主垫10的侧边区11并且用力,所以主垫10的表面设有用于防滑的颗粒状突起和/或条纹,以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滑到等意外。产妇的附属物中含有大量羊水和血液,因此可以在内垫20的凹槽21内设置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水巾,用于吸收附属物中的液体。此外为了防止分娩物中的液体渗进内垫20内部,内垫20的凹槽21表面可以设置防水层。为了进一步保证接产垫的卫生,方便后续的消毒保洁工作,内垫20的凹槽内21可以设置有防止分娩物沾染内垫20表面的一次性隔水套,在接产垫使用结束后,只需将内垫20上的一次性隔水套取下即可,接产垫在使用过后依旧干燥洁净。为了保证接产垫使用时的舒适度,主垫10和/或内垫20为海绵。以上所述使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蹲位接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垫(10)和与主垫(10)分离设置的内垫(20),所述主垫(10)上设有用于供产妇双脚踩踏的两个侧边区(11),所述主垫(10)的两个侧边区(11)之间为挖空的接产区(13),所述内垫(20)位于接产区(13)内且内垫(20)形状与接产区(13)形状相契合,所述内垫(20)上设有用于放置新生儿和/或盛装分娩物的凹槽(21);所述主垫(10)还设有用于将主垫(10)折叠收纳的翻折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蹲位接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垫(10)和与主垫(10)分离设置的内垫(20),所述主垫(10)上设有用于供产妇双脚踩踏的两个侧边区(11),所述主垫(10)的两个侧边区(11)之间为挖空的接产区(13),所述内垫(20)位于接产区(13)内且内垫(20)形状与接产区(13)形状相契合,所述内垫(20)上设有用于放置新生儿和/或盛装分娩物的凹槽(21);所述主垫(10)还设有用于将主垫(10)折叠收纳的翻折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位接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10)还包括用于保护产妇的前端区(12),所述前端区(12)连接在两个侧边区(11)之间且位于产妇蹲位面朝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位接产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临陈紫美徐云张雯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