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3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包括外壳、底座,所述外壳底侧与底座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腔中央处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内盒体,所述立杆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立杆外壁上等距挖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立杆通过弧形凹槽与第一隔板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顶侧挖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腔底侧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外侧分别与圆形凹槽内壁固定连接,增加的药品盛放的使用空间,盛放的药物更加的多样,避免在反复取药时,第二隔板内的药品反复的与外界环境接触发生氧化的情况,大大提高药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分药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属于护理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定时定量地给住院病人分发药物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现有技术中,分药过程中所用的分药盒均为普通圆形或方形塑料盒,装好药的分药盒摆放在手推车上,而病人的姓名等信息则利用胶带等贴在盒盖上,这种分药盒结构简单,储存的药物较少,同时反复的打开对导致一些不常使用的药物长时间接触外界加快氧化的情况,为此,提供一种护理用分药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包括外壳、底座,所述外壳底侧与底座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腔中央处设有立杆,所述立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内盒体,所述立杆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立杆外壁上等距挖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立杆通过弧形凹槽与第一隔板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顶侧挖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腔底侧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外侧分别与圆形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边缘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壁与圆形凹槽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外壳顶侧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外壳前侧固定连接有写字板。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隔板底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内盒体内腔底侧等距挖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隔板通过限位凸起与矩形凹槽内壁卡合固定。进一步而言,所述立杆的直径大小与支撑柱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内盒体底侧与支撑柱顶侧、限位环顶侧贴合。进一步而言,所述立杆顶侧与支撑柱顶侧均固定连接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顶侧均设有耐磨纹理。进一步而言,所述外壳内壁上与圆形凹槽内壁上分别等距设有粘接层,所述外壳与圆形凹槽分别通过粘接层连接有标签。本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隔板与弧形凹槽,能够在需要盛放带有包装盒的药品时,可以根据包装盒的大小将第一隔板从弧形凹槽内拆除,从而增加的药品盛放的使用空间,盛放的药物更加的多样;2、通过设置支撑柱与第二隔板,能够将不常使用的药品放入第二隔板之间,避免在反复取药时,第二隔板内的药品反复的与外界环境接触发生氧化的情况,大大提高药品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限位环,在需要取出第二隔板之间的药品时,可以将立杆拿起,使内盒体从限位环上脱离,可以将底座内的药品取出,取药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分药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分药盒的剖面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分药盒的底座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护理用分药盒的外壳俯视图。图中标号:1、外壳;2、底座;3、立杆;4、内盒体;5、第一隔板;6、弧形凹槽;7、圆形凹槽;8、支撑柱;9、第二隔板;10、限位环;11、盖板;12、写字板;13、限位凸起;14、矩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包括外壳1、底座2,所述外壳1底侧与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腔中央处设有立杆3,所述立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内盒体4,所述立杆3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一隔板5,所述立杆3外壁上等距挖设有弧形凹槽6,通过设置第一隔板5与弧形凹槽6,能够在需要盛放带有包装盒的药品时,可以根据包装盒的大小将第一隔板5从弧形凹槽6内拆除,从而增加的药品盛放的使用空间,盛放的药物更加的多样,所述立杆3通过弧形凹槽6与第一隔板5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2顶侧挖设有圆形凹槽7,所述圆形凹槽7内腔底侧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二隔板9,通过设置支撑柱8与第二隔板9,能够将不常使用的药品放入第二隔板9之间,避免在反复取药时,第二隔板9内的药品反复的与外界环境接触发生氧化的情况,大大提高药品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隔板9外侧分别与圆形凹槽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9边缘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通过设置限位环10,在需要取出第二隔板9之间的药品时,可以将立杆3拿起,使内盒体4从限位环10上脱离,可以将底座2内的药品取出,取药更加的方便,所述限位环10外壁与圆形凹槽7内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顶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1,所述外壳1前侧固定连接有写字板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5底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13,所述内盒体4内腔底侧等距挖设有矩形凹槽14,所述第一隔板5通过限位凸起13与矩形凹槽14内壁卡合固定,通过设置限位凸起13与矩形凹槽14,将第一隔板5与立杆3上的弧形凹槽6拼接安装时,第一隔板5底侧的限位凸起13与内盒体4内的矩形凹槽14内部进行安装,从而保证了在使用或搬运时第一隔板5的稳定性,避免第一隔板5发生脱落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3的直径大小与支撑柱8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内盒体4底侧与支撑柱8顶侧、限位环10顶侧贴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3顶侧与支撑柱8顶侧均固定连接有软垫层,所述软垫层顶侧均设有耐磨纹理。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所述外壳1内壁上与圆形凹槽7内壁上分别等距设有粘接层,所述外壳1与圆形凹槽7分别通过粘接层连接有标签,通过设置粘贴层,能够方便将标签从进行摘除,从而在更换分药盒内部药物时,能够及时的更换写有药物的名称的标签,避免在送药时发生医疗事故。本技术在使用时,在需要盛放带有包装盒的药品时,可以根据包装盒的大小将第一隔板5从弧形凹槽6内拆除,将不常使用的药品放入第二隔板9之间,在需要取出第二隔板9之间的药品时,可以将立杆3拿起,使内盒体4从限位环10上脱离,可以将底座2内的药品取出,避免在反复取药时,第二隔板9内的药品反复的与外界环境接触发生氧化的情况,大大提高药品的使用寿命。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包括外壳(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侧与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腔中央处设有立杆(3),所述立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内盒体(4),所述立杆(3)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一隔板(5),所述立杆(3)外壁上等距挖设有弧形凹槽(6),所述立杆(3)通过弧形凹槽(6)与第一隔板(5)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2)顶侧挖设有圆形凹槽(7),所述圆形凹槽(7)内腔底侧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二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9)外侧分别与圆形凹槽(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9)边缘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外壁与圆形凹槽(7)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包括外壳(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侧与底座(2)顶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腔中央处设有立杆(3),所述立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内盒体(4),所述立杆(3)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一隔板(5),所述立杆(3)外壁上等距挖设有弧形凹槽(6),所述立杆(3)通过弧形凹槽(6)与第一隔板(5)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2)顶侧挖设有圆形凹槽(7),所述圆形凹槽(7)内腔底侧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外壁上等距设有第二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9)外侧分别与圆形凹槽(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9)边缘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外壁与圆形凹槽(7)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护理用分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1),所述外壳(1)前侧固定连接有写字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