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1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若干中部支撑件;若干中部支撑件滑动连接,第一支撑件与中部支撑件滑动连接,第二支撑件与中部支撑件滑动连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若干中部支撑件内设置有内置电源、电源开关和加热装置;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安装有锁定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覆盖棉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棉被架空,棉被以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均不与患者接触,既能够在为患者提供防风保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够固定在担架或平车或病床上,避免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或意外碰撞时造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滑移或掉落而造成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
技术介绍
在户外救援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患者外伤严重,现场不能进行包扎,需要转运回医院救治,比如爆炸现场,部分患者腹部破裂,肠子外漏,现场不可以立即将患者的肠子塞回腹部进行包扎,又比如车祸现场或,患者身体多处受到粉碎性创伤,也是不能够进行现场包扎的,此时,既需要给患者保暖,但又不能够接触患者伤口,目前没有专门应对此类状况的保暖装置,保暖操作困难。为在不接触患者的前提下给予患者保暖,授权公告号为CN208823125U的中国技术“医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保暖架”提供了一种方案,但该保暖架是专为病房内下肢保暖设计的,不能伸缩,如果用于全身覆盖,体积大,用于户外救援时携带不便,而且纤细的碳纤维加热层结实度差,在户外环境中容易因意外碰撞而断裂失去加热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若干中部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两第一竖向支撑杆、第一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一连接杆,两第一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第一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连接,第一横向支撑杆与两第一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第一连接杆垂直第一竖向支撑杆,若干第一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第二支撑件包括两第二竖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二连接杆,两第二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第二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二横向支撑杆连接,第二横向支撑杆与两第二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第二连接杆垂直第二竖向支撑杆,若干第二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若干中部支撑件包括两第三竖向支撑杆、第三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三连接杆,两第三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第三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三横向支撑杆连接,第三横向支撑杆与两第三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第三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第三连接杆垂直第三竖向支撑杆,若干第三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第三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若干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数量相同;位于不同中部支撑件上的第三连接杆依次相互滑动连接,该滑动方向平行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位于两端的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该滑动方向平行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两第一竖向支撑杆、两第二竖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三竖向支撑杆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支撑件与中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锁止装置,第一锁止装置限制第一连接杆相对与其连接的第三连接杆滑动;第二支撑件与中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锁止装置,第二锁止装置限制第二连接杆相对与其连接的第三连接杆滑动;每两中部支撑件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锁止装置,第三锁止装置限制对应两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相对滑动。优选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为中空圆柱管,第三连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杆的直径但大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同一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尺寸一致,不同的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直径往背向第一支撑件方向依次减小,其中,直径小的第三连接杆滑动插入直径大的第三连接杆中,靠近第一连接杆的第三连接杆滑动插入第一连接杆中,第二连接杆滑动插入靠近其的第三连接杆中。优选地,第一竖向支撑杆、第二竖向支撑杆和第三竖向支撑杆内均设置有内置电源,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第三横向支撑杆内均设置有电热装置,第二支撑件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电热装置与内置电源连接,进一步优选地,电源开关为滑动电阻式无极调节开关。优选地,中部支撑件共有三个,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三横向支撑杆朝向第一支撑件一端的长度为35厘米,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三横向支撑杆背向第一支撑件一端的长度为5厘米,第一连接杆长度为40厘米;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四横向支撑杆,第四横向支撑杆与所有第一连接杆均固连,第四横向支撑杆与第一横向支撑杆平行,第四横支撑杆内设置有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与电源开关、内置电源连接。优选地,两第一竖向支撑杆下端和两第二竖向支撑杆下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担架或平车或病床上的锁定装置。优选地,两第一竖向支撑杆和两第二竖向支撑杆下端均开设有通孔,两第一竖向支撑杆上的通孔轴线重合、且与第一竖向支撑杆轴线垂直,两第二竖向支撑杆上的通孔轴线重合、且与第二竖向支撑杆轴线垂直;每一通孔均设置有一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包括锁杆、锁板和螺母,锁杆为型杆,锁杆竖直方向的一段设置有螺纹,锁杆竖直方向的一段活动插接有锁板,锁板上端面水平设置,螺母与锁杆螺纹连接,螺母位于锁板的下方,锁杆水平部与通孔插接配合。优选地,两第一竖向支撑杆下端和两第二竖向支撑杆下端分别设置有夹板,夹板的底面水平设置,两第一竖向支撑杆上的夹板正对延伸,两第二竖向支撑杆上的夹板正对延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可伸长和收缩,存放占用空间少,携带方便,在本技术上覆盖棉被,本技术将棉被架空,棉被以及本技术均不与患者接触,既能够在为患者提供防风保暖,又不会接触患者伤口而导致异物与伤口黏连或二次污染;本技术具有加热功能,即使在寒冷的户外救援现场,也能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温度保暖;通过锁定装置的加入,本技术还能够固定在担架或平车或病床上,避免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或意外碰撞时造成本技术滑移或掉落而造成不良后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的第一种实施例拉伸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的第一种实施例收起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第二种实施例拉伸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第二种实施例收起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第三种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件,11-第一竖向支撑杆,12-第一横向支撑杆。13-第一连接杆,14-第四横向支撑杆,15-夹板,2-第二支撑件,21-第二竖向支撑杆,22-第二横向支撑杆,23-第二连接杆,3-中部支撑件,31-第三竖向支撑杆,32-第三横向支撑杆,33-第三连接杆,4-第一止装置,41-第二锁止装置,42-第三锁止装置,5-电源开关,6-锁定装置,61-锁杆,62-锁板,63-螺母。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若干中部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两第一竖向支撑杆、第一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一连接杆,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与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两第二竖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二连接杆,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二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与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若干所述中部支撑件包括两第三竖向支撑杆、第三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三连接杆,两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三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杆与两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数量相同;位于不同所述中部支撑件上的第三连接杆依次相互滑动连接,该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位于两端的所述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该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和若干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中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一锁止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三连接杆滑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中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锁止装置,所述第二锁止装置限制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三连接杆滑动;每两所述中部支撑件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锁止装置,所述第三锁止装置限制对应两所述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若干中部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两第一竖向支撑杆、第一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一连接杆,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与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两第二竖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二连接杆,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二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与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若干所述中部支撑件包括两第三竖向支撑杆、第三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第三连接杆,两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通过其顶端设置的第三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杆与两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均垂直,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垂直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间隔垂直固连在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杆的同一侧;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数量相同;位于不同所述中部支撑件上的第三连接杆依次相互滑动连接,该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位于两端的所述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该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两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两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和若干所述第三竖向支撑杆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中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一锁止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三连接杆滑动;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中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锁止装置,所述第二锁止装置限制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三连接杆滑动;每两所述中部支撑件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锁止装置,所述第三锁止装置限制对应两所述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躯干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为中空圆柱管,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直径但大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同一所述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尺寸一致,不同的所述中部支撑件的第三连接杆直径往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覃晓波黄瀛罗毅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