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军辉专利>正文

一种警用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13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用约束带,属于警用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约束带不易控制醉酒人员的问题。本警用约束带包括上身约束带和下身约束带,上身约束带位于A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一,尼龙丝绒带一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上,上身约束带位于B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A面中尼龙丝绒带一相配合的尼龙钩面一,下身约束带位于C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二,尼龙丝绒带二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下身约束带上,下身约束带位于D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C面中尼龙丝绒带二相配合的尼龙钩面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约束醉酒人员且不易挣脱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用约束带
本技术属于警用设备
,涉及一种警用约束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因醉酒闹事的出警越来越多,由于醉酒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表现不同程度的兴奋和激动,失去约束力、行为异常、多语和发音不清、运动和步态失调、激越、困倦等现状,致使出警人员对于醉酒人员很难实现控制,在控制的过程中,可能因意外造成醉酒人员或出警人员的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醉酒人员的约束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警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身约束带和下身约束带,所述的上身约束带位于A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一,且尼龙丝绒带一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上,所述上身约束带位于B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A面中尼龙丝绒带一相配合的尼龙钩面一,且尼龙钩面一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上,所述的下身约束带位于C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二,且尼龙丝绒带二通过缝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警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身约束带(1)和下身约束带(2),所述的上身约束带(1)位于A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一(3),且尼龙丝绒带一(3)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1)上,所述上身约束带(1)位于B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A面中尼龙丝绒带一(3)相配合的尼龙钩面一(4),且尼龙钩面一(4)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1)上,所述的下身约束带(2)位于C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二(5),且尼龙丝绒带二(5)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下身约束带(2)上,所述下身约束带(2)位于D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身约束带(1)和下身约束带(2),所述的上身约束带(1)位于A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一(3),且尼龙丝绒带一(3)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1)上,所述上身约束带(1)位于B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A面中尼龙丝绒带一(3)相配合的尼龙钩面一(4),且尼龙钩面一(4)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上身约束带(1)上,所述的下身约束带(2)位于C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设置且等间隔分布的尼龙丝绒带二(5),且尼龙丝绒带二(5)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下身约束带(2)上,所述下身约束带(2)位于D面的左、右壁面上均设置有与C面中尼龙丝绒带二(5)相配合的尼龙钩面二(6),且尼龙钩面二(6)通过缝线固定于所述下身约束带(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丝绒带一(3)的长度与尼龙钩面一(4)的长度相同,所述的尼龙丝绒带二(5)的长度与尼龙钩面二(6)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身约束带(1)位于左、右尼龙钩面一(4)上设置有左右对称设置且呈等腰梯形的尼龙钩面三(7),所述的尼龙钩面三(7)通过缝线与尼龙钩面一(4)相固连,并与尼龙钩面一(4)之间形成具有供手伸入的伸入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警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辉柯敏华邬君辉季红滨林慧方金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军辉柯敏华邬君辉季红滨林慧方金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