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针对现有的普外科手术进行时不便自由调节手术切口撑开程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握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手持握把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随后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转动柱等结构相继运动,最终达到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距的效果,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直接接触病人手术切口处的肌肉,增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间距即调节了手术时的肌肉撑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学科,由于经常要进行手术,因此在手术时常常会使用器械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固定,以便于医生对切口内进行操作,比如使用肌肉撑开装置对切口处的肌肉进行夹持,将肌肉撑开,以便增大手术的操作空间。但现有的肌肉撑开装置通常只能实现撑开的目的,并不能自由调节撑开的程度,因此在手术进行时,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尺寸的撑开装置,实际使用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就需要一种新型的肌肉撑开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普外科手术进行时不便自由调节手术切口撑开程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液分离生态厕所,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用于夹持和固定患者手术切口两边的肌肉,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握把,使用装置时,可先手握握把后再进行操作,避免直接对装置进行操作时,装置晃动而使手术切口收到二次伤害,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转动柱上,转动柱负责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支架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条的位于第一支架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上,第二齿条的位于第一支架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内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转动柱上,第二支架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均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三齿条的位于第二支架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上,第四齿条的位于第二支架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上,第一齿轮转动可令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朝不同方向运动,第二齿轮转动可令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分别朝不同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转动柱上固定安装有转盘,通过转动转盘,可以令转动柱转动。优选的,所述握把为中空结构,且握把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按钮,按钮与第二齿轮相配合,按钮可控制第二齿轮的运动。优选的,所述握把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握把的侧面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五齿条和第六齿条,第五齿条和第六齿条均与第三齿轮相啮合,且第五齿条的顶端与按钮的底端固定连接,第六齿条的底端安装有棘爪,所述棘爪与第二齿轮相配合,棘爪升高时,第二齿轮可转动,棘爪下降时,对第二齿轮的转动进行限制。优选的,所述握把的侧面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第五齿条下方,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五齿条的底部,弹簧用于使第五齿条复位。本技术中,所述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手持握把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随后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转动柱等结构相继运动,最终达到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距的效果,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直接接触病人手术切口处的肌肉,增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间距即调节了手术时的肌肉撑开程度。本技术中,装置内的结构可自动进行限位和固定,通过按动按钮,解除限位,然后才可以进行调节,当调节好手术切口的肌肉撑开程度后,只需松开按钮,按钮即弹回,所有结构重新被限位。本技术中,各结构之间的配合关系简单,易于实现,且整个装置操作过程简单,在达到自由调节肌肉撑开程度的同时,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的第一支架等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的第二支架等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的握把等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握把、31按钮、32转动杆、33第三齿轮、34第五齿条、35第六齿条、36棘爪、37支撑板、4第一支架、41第一齿轮、42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5第二支架、51第一齿轮、52第三齿条、53第四齿条、6转盘、7转动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用于夹持和固定患者手术切口两边的肌肉,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设有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握把3,使用装置时,可先手握握把3后再进行操作,避免直接对装置进行操作时,装置晃动而使手术切口收到二次伤害,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柱7,所述第一支架4内设有第一齿轮41,第一齿轮4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7上,转动柱7负责带动第一齿轮41进行转动,第一支架4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均与第一齿轮41相啮合,第一齿条42的位于第一支架4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1上,第二齿条43的位于第一支架4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2上,所述第二支架5内设有第二齿轮51,第二齿轮5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7上,第二支架5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均与第二齿轮51相啮合,第三齿条52的位于第二支架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1上,第四齿条53的位于第二支架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2上,第一齿轮41转动可令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分别朝不同方向运动,第二齿轮51转动可令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分别朝不同方向运动。本技术中,所述转动柱7上固定安装有转盘6,通过转动转盘6,可以令转动柱7转动。本技术中,所述握把3为中空结构,且握把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按钮31,按钮31与第二齿轮51相配合,按钮31可控制第二齿轮51的运动。本技术中,所述握把3内设有转动杆32,转动杆32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33,握把3的侧面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第五齿条34和第六齿条35,第五齿条34和第六齿条35均与第三齿轮33相啮合,且第五齿条34的顶端与按钮3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六齿条35的底端安装有棘爪36,所述棘爪36与第二齿轮51相配合,棘爪36升高时,第二齿轮51可转动,棘爪36下降时,对第二齿轮51的转动进行限制。本技术中,所述握把3的侧面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7,支撑板37位于第五齿条34下方,且支撑板3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五齿条34的底部,弹簧用于使第五齿条34复位。实施例二参照图1-4,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设有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握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柱(7),所述第一支架(4)内设有第一齿轮(41),第一齿轮(4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7)上,第一支架(4)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均与第一齿轮(41)相啮合,第一齿条(42)的位于第一支架(4)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1)上,第二齿条(43)的位于第一支架(4)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2)上,所述第二支架(5)内设有第二齿轮(51),第二齿轮(5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7)上,第二支架(5)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均与第二齿轮(51)相啮合,第三齿条(52)的位于第二支架(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1)上,第四齿条(53)的位于第二支架(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肌肉撑开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所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设有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握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柱(7),所述第一支架(4)内设有第一齿轮(41),第一齿轮(4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7)上,第一支架(4)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第一齿条(42)和第二齿条(43)均与第一齿轮(41)相啮合,第一齿条(42)的位于第一支架(4)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1)上,第二齿条(43)的位于第一支架(4)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2)上,所述第二支架(5)内设有第二齿轮(51),第二齿轮(51)固定套设于转动柱(7)上,第二支架(5)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第三齿条(52)和第四齿条(53)均与第二齿轮(51)相啮合,第三齿条(52)的位于第二支架(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板(1)上,第四齿条(53)的位于第二支架(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板(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恩邦,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