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头部放置框,头部放置框为环形结构,且头部放置框内壁填充海绵层,头部放置框内腔上端对称设置两组弧形的卡箍,头部放置框底部固定连接底座,头部放置框外侧设置固定筒,固定筒外侧设置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外滑动套设齿套,齿套外侧焊接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固定筒外侧设置限位机构,所固定筒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驱动结构驱动两组卡箍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适用不同患者,通过安装结构对整体进行简单的拆卸安装,而头部放置框通过连接板安装于固定筒可进行转动角度调整和固定,以满足放射治疗诊断时的调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
技术介绍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在放射治疗拍摄CT对头部进行拍摄时,患者需要将头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因此患者检查时需要借助头部固定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80747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通过吸盘的设置,具有辅助固定的作用,通过水平仪的设置,保证装置放置时处于水平状态,通过承接盘的设置,便于放置检查时需要用到的器械,通过弹性垫呈弧形的设置,便于患者头部固定的舒适性,通过第二弹性气囊的直径大于第一弹性气囊的设置,便于固定板与患者头部相贴合,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便于对固定板起到减震和夹持的作用,通过照明灯的设置,便于照明,避免患者受医院环境影响造成心理压力。但是现有的放射科头部定位装置,其整体结构不便调整使用,一方面不能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不便于对整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影响整体操作体验。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头部放置框,所述头部放置框为环形结构,且头部放置框内壁填充有海绵层,所述头部放置框内腔上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的卡箍,所述头部放置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头部放置框外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外滑动套设有齿套,所述齿套外侧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固定筒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固定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优选的,所述头部放置框外侧对称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驱动端固定连接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卡箍外侧,所述头部放置框上端正面设置有控制液压缸的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外侧设置的环形凹槽的外侧壁和齿套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摩擦垫。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筒外侧的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横向螺纹贯穿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内侧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块。优选的,所述齿套外侧均匀设置有卡齿,所述卡块内侧端设有走与卡齿卡接配合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卡块,所述安装卡块底部螺纹贯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头部放置框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放置,通过开关控制液压驱动结构驱动两组卡箍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在适用不同患者的同时又可以对头部进行固定;通过安装结构可以将整体在检查床上进行拆卸安装,且操作简单方便,另外头部放置框通过连接板安装于固定筒可进行转动角度调整,配合限位机构对调整后的角度进行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齿套和限位机构连接俯视视角示意图。图中:1-头部放置框,11-液压缸,12-液压杆,13-控制开关,2-海绵层,3-卡箍,4-底座,5-固定筒,51-摩擦垫,6-齿套,7-连接板,8-限位机构,81-限位框架,82-第一螺纹杆,83-卡块,9-安装机构,91-安装卡块,92-第二螺纹杆,9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头部放置框1,头部放置框1为环形结构,且头部放置框1内壁填充有海绵层2,头部放置框1内腔上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的卡箍3,头部放置框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头部放置框1外侧设置有固定筒5,固定筒5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外滑动套设有齿套6,齿套6外侧焊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4,固定筒5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固定筒5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9。具体的,头部放置框1外侧对称设置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驱动端固定连接液压杆12,液压杆12固定连接卡箍3外侧,头部放置框1上端正面设置有控制液压缸11的控制开关13,控制开关13启动液压缸11驱动液压杆12推动卡箍3抵触患者的头部,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固定筒5外侧设置的环形凹槽的外侧壁和齿套6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摩擦垫51,便于角度进行更细微的调整,同时也可以增加连接的摩擦力,增加连接的稳定性。限位机构8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筒5外侧的限位框架81,限位框架8横向螺纹贯穿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2,第一螺纹杆82内侧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块83。齿套6外侧均匀设置有卡齿,卡块83内侧端设有走与卡齿卡接配合的卡槽,完成对齿套6的转动限位,也即完成对头部放置框1角度调整后的固定。安装机构9包括安装卡块91,安装卡块91底部螺纹贯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2,第二螺纹杆92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板93。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安装机构9中的安装卡块91卡接放射治疗的诊断床侧边,随后转动第二螺纹杆92驱动上端的固定板93抵触诊断床的底部,完成对安装机构9连同上端的固定筒5的安装。随后利用螺栓连接固定筒5外侧连接的连接板7和头部放置框1底部的底座4,完成对整体的装配。通过连接板7焊接的齿套6在固定筒5外侧的摩擦垫51转动,对头部放置框1的角度进行微调,而摩擦垫51增加转动摩擦力,便于角度进行更细微的调整,同时也可以增加连接的摩擦力,增加连接的稳定性,随后通过限位框架81外侧的第一螺纹杆82转动推动内侧端的卡块83,卡块83与齿套6外侧的卡齿配合卡接,完成对齿套6的转动限位,也即完成对头部放置框1角度调整后的固定。随后将患者的头部放置于头部放置框1内壁的海绵层2上,通过控制开关13启动液压缸11驱动液压杆12推动卡箍3抵触患者的头部,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头部放置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放置框(1)为环形结构,且头部放置框(1)内壁填充有海绵层(2),所述头部放置框(1)内腔上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的卡箍(3),所述头部放置框(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头部放置框(1)外侧设置有固定筒(5),所述固定筒(5)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外滑动套设有齿套(6),所述齿套(6)外侧焊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4),所述固定筒(5)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固定筒(5)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包括头部放置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放置框(1)为环形结构,且头部放置框(1)内壁填充有海绵层(2),所述头部放置框(1)内腔上端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的卡箍(3),所述头部放置框(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头部放置框(1)外侧设置有固定筒(5),所述固定筒(5)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外滑动套设有齿套(6),所述齿套(6)外侧焊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4),所述固定筒(5)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固定筒(5)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放置框(1)外侧对称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驱动端固定连接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固定连接卡箍(3)外侧,所述头部放置框(1)上端正面设置有控制液压缸(11)的控制开关(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兆国,
申请(专利权)人:盛兆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