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静双专利>正文

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和套扫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5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和套扫工具,包括簸箕斗体,在簸箕斗体上设有第一梳齿和旋转梁,在旋转梁上设有清洁部,清洁部能够随旋转梁运动并插入第一梳齿的各齿条之间的缝隙或从缝隙脱出。该装置不仅能够自动清理梳齿上粘附的毛发、纤维等丝物,并且能在操作簸箕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不需要专门的清理动作,因此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和套扫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垃圾的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和套扫工具。
技术介绍
簸箕是用于收取垃圾的工具,具有斗体,清洁时通过扫帚将垃圾如纸屑、头发等扫入斗体内。有的簸箕在斗体上设置梳齿(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8125641A、CN108852206A),这样扫帚粘上头发、纤维等丝状物可以通过梳齿刮下,以便用扫帚继续清扫。但是,头发、纤维等被梳齿刮下后往往粘附在梳齿上,倾倒垃圾时难以随其他垃圾一起倒掉,还需要用手摘下,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和烦恼。目前,还没发现能够自动清洁梳齿,尤其是不需要专门的清洁操作就能将梳齿清洁的簸箕或套扫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其不仅能够自动清理梳齿上粘附的毛发、纤维等丝物,并且能在操作簸箕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不需要专门的清理动作,因此使用更加便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包括簸箕斗体,在簸箕斗体上设有第一梳齿和旋转梁,在所述旋转梁上设有清洁部,所述清洁部能够随所述旋转梁运动并插入所述第一梳齿的各齿条之间的缝隙或从所述缝隙脱出。优选的,所述清洁部包括立板,在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梳齿中各个齿条对应的开口格栅,所述开口格栅能够套在所述第一梳齿的各齿条上。优选的,所述清洁部为第二梳齿,所述第二梳齿能够与所述第一梳齿相互咬合。优选的,所述清洁部与所述第一梳齿分开时,清洁部与所述第一梳齿中的各个齿条在沿齿条长度的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并从齿条的端部脱离。优选的,所述第一梳齿设置在所述簸箕斗体的开口的上侧,所述旋转梁铰接在所述簸箕斗体开口的两侧,在所述旋转梁上安有手柄。优选的,所述簸箕斗体由顶板、底板和与顶板、底板两侧相连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围合而成,所述第一梳齿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旋转梁包括横梁和与横梁两端分别相连的左侧梁和右侧梁,左侧梁铰接在所述左侧板上,右侧梁铰接在所述右侧板上,所述清洁部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优选的,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旋转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组件。优选的,在所述左侧梁与所述左侧板的铰接处和所述右侧梁与所述右侧板的铰接处设有复位弹簧。优选的,在所述左侧梁与所述左侧板之间和/或所述右侧梁与所述右侧板之间设有阻尼组件。优选的,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设置在左侧梁和/或右侧梁上的第一凸点或第一摩擦部,以及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的与所述第一凸点配合的第二摩擦部或与所述第一摩擦部配合的第二凸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套扫工具,包括扫帚和簸箕,所述簸箕前述的梳齿自清洁式簸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旋转梁用于拎起簸箕斗体或放平簸箕斗体,在此过程中,旋转梁上的清洁部如开口格栅、第二梳齿等能够与第一梳齿的各个齿条相互插合,用扫帚将垃圾、头发等扫入簸箕内时,头发可能会粘挂在扫帚上,然后可以用第一梳齿将头发等从扫帚上清理掉,头发又可能会挂到第一梳齿上,此时提起手柄将旋转梁拉起,会顺便使清洁部与第一梳齿相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会刮掉头发,使头发落入簸箕斗体内。因此,本技术不仅能够自动清理第一梳齿上的头发,而且是在拎起簸箕斗体的过程中“顺便”清理的,没有专门施加一个清理的动作,所以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能很好提升使用体验。复位弹簧能够使旋转梁顺利向簸箕斗体开口处旋转,设置阻尼组件可以使旋转梁向簸箕斗体开口处转动时增大摩擦阻尼,能够有效防止旋转梁与簸箕斗体的底板碰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旋转梁和栅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套扫工具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具有簸箕斗体1,簸箕斗体1由顶板101、底板102、与顶板和底板相连的左侧板103和右侧板104以及与前述四块板均相连的后侧板105围合而成,在前侧留有开口106。在顶板101的前边缘上固定有第一梳齿2,第一梳齿2由若干平行排列齿条201组合而成,相邻两个齿条之间具有缝隙202。当扫帚3在扫地过程中粘上毛发、纤维等丝物时,可以在第一梳齿2上进行梳理,将毛发转移到梳齿上,或者有些直接落入簸箕斗体1内。在簸箕斗体1上安有旋转梁4,旋转梁4包括横梁401以及与横梁401两端相连的左侧梁402、右侧梁403,其中左侧梁402铰接在左侧板103上,右侧梁403铰接在右侧板104上。在横梁401上安有清洁部6,该清洁部6能够与第一梳齿2相结合或分开,当结合时,清洁部6的各分部位于第一梳齿2的各个齿条的缝隙202内,当分离时,清洁部6的各个分部从缝隙202内脱出,脱出过程一般会与第一梳齿2中的各个齿条201发生沿齿条201长度方向的位移,这样就可以将第一梳齿2上粘附的毛发等丝物脱下。旋转梁能在开口106上方旋转,旋转后的第一个状态是当开口106朝上时,旋转梁4位于开口106的正上方,此时拎着与旋转梁相连的手柄5能够提起簸箕斗体1。旋转的第二个状态是开口106位于水平朝向时,旋转梁4位于顶板101的上方,此时清洁部6与第一梳齿2相结合。由第二个状态转到前述第一个状态的过程,就是清洁部与第一梳齿相互脱离的过程,一般清洁部从第一梳齿的齿端脱出,并在此过程中将第一梳齿上的毛发刮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清洁部6包括支撑板601,在支撑板601上设有与第一梳齿2各个齿条201对应的开口格栅602,开口格栅602的格条603能够插入第一梳齿2的缝隙202中,并且开口格栅602在旋转梁4的旋转过程中会沿齿条201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从齿条201的端部脱出,从而带动第一梳齿上的头发、纤维等脱落。特别的,支撑板601和开口格栅602可以是第二梳齿,并与第一梳齿2相互咬合,在第二梳齿随旋转梁4旋转的过程中,在第一梳齿的缝隙202内划出弧线,同时拖带第一梳齿上的头发等脱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清洁部是一块具有排列的矩形孔或椭圆形孔的栅板10,一侧固定在横梁401上,栅板在随旋转梁转动过程中各矩形孔能够套在第一梳齿的各个齿条201上,在旋转脱离齿条201的过程中,可以把第一梳齿2上的头发、纤维等带落。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顶板101和旋转梁4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组件7,比如卡头和卡槽等,当旋转梁4位于顶板101上方时,限位组件7能够卡合在一起,此时提着手柄5能够在旋转梁保持该位置的时候提起簸箕斗体1,便于使用。再用更大的力并固定住簸箕斗体时,旋转组件7分开。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左侧梁402与左侧板103的铰接处和右侧梁403与所述右侧板104的铰接处设有复位弹簧8,当限位组件7分开时,复位弹簧8助力旋转梁4旋转,从而使簸箕斗体1从开口水平朝向变成开口向上。在旋转过程中,如果旋转过快,旋转梁会撞击簸箕斗体的底板,所以在左侧梁和右侧梁上可以设置第一凸点801,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第二摩擦部802,第二摩擦部可以呈弧形,并随着旋转梁的旋转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包括簸箕斗体,在簸箕斗体上设有第一梳齿和旋转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梁上设有清洁部,所述清洁部能够随所述旋转梁运动并插入所述第一梳齿的各齿条之间的缝隙或从所述缝隙脱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包括簸箕斗体,在簸箕斗体上设有第一梳齿和旋转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梁上设有清洁部,所述清洁部能够随所述旋转梁运动并插入所述第一梳齿的各齿条之间的缝隙或从所述缝隙脱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立板,在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梳齿中各个齿条对应的开口格栅,所述开口格栅能够套在所述第一梳齿的各齿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为第二梳齿,所述第二梳齿能够与所述第一梳齿相互咬合。


4.如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与所述第一梳齿分开时,清洁部与所述第一梳齿中的各个齿条在沿齿条长度的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并从齿条的端部脱离。


5.如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设置在所述簸箕斗体的开口的上侧,所述旋转梁铰接在所述簸箕斗体开口的两侧,在所述旋转梁上安有手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梳齿自清洁式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斗体由顶板、底板和与顶板、底板两侧相连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围合而成,所述第一梳齿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旋转梁包括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双
申请(专利权)人:刘静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