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3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锅体及与所述锅体分体设置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内部形成有烹饪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换气阀,所述换气阀内形成有阀腔,所述阀腔内安装有吹气装置;所述换气阀上设置连通外界的进气口,以及连通所述烹饪腔的吹气口;所述吹气装置的进气端连通至所述进气口,出气端通过所述吹气口连通至所述烹饪腔,如此,吹气装置能够将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吹送至烹饪腔内部,从而实现烹饪腔的防溢,烹饪器具可以始终以较高功率进行加热烹饪,而不会发生溢锅,烹饪效率有所提高,同时,换气阀本身还可以用作上盖的提手,用户可以通过握持换气阀的外部提起上盖,充分地利用了分体式上盖的结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炖锅、饭煲、压力锅或类似烹饪器具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溢锅问题,即,锅体加热到内部沸腾时,泡沫会涌出上盖。为此,一些现有的电饭煲中,在上盖上装配有防溢装置,该防溢装置用于在锅体内部沸腾时,向锅体内喷气或喷水,从而起到防溢的功能。区别于电饭煲等品类的烹饪器具,炖锅的上盖与锅体之间往往为可分离式结构,该上盖结构难以适应于安装一些外置的防溢结构,因此,炖锅上通常采取的防溢措施,是通过烹饪程序控制实现的。例如,一些相关现有技术中披露的烹饪控制程序,是首先将锅体内食材加热至沸腾,然后降功率继续加热直至完成。这种形式虽然可以起到防溢功能,但是往往会导致烹饪时间较长,烹饪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的上盖结构通过重新设计,并将防溢用的吹气装置能够合理安装于上盖处,从而使得该烹饪器具无需通过降功率加热即可实现防溢,提高了烹饪效率。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锅体及与所述锅体分体设置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内部形成有烹饪腔,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锅体(1)及与所述锅体(1)分体设置的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锅体(1)扣合时内部形成有烹饪腔(3),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换气阀(4),所述换气阀(4)内形成有阀腔,所述阀腔内安装有吹气装置(5);/n所述换气阀(4)上设置连通外界的进气口(420),以及连通所述烹饪腔(3)的吹气口(400);/n所述吹气装置(5)的进气端(50)连通至所述进气口(420),出气端(51)通过所述吹气口(400)连通至所述烹饪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锅体(1)及与所述锅体(1)分体设置的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锅体(1)扣合时内部形成有烹饪腔(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换气阀(4),所述换气阀(4)内形成有阀腔,所述阀腔内安装有吹气装置(5);
所述换气阀(4)上设置连通外界的进气口(420),以及连通所述烹饪腔(3)的吹气口(400);
所述吹气装置(5)的进气端(50)连通至所述进气口(420),出气端(51)通过所述吹气口(400)连通至所述烹饪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阀(4)内设置有隔板(410),所述隔板(410)将所述阀腔分隔为上阀腔(411)和下阀腔(401),所述吹气装置(5)设置于所述下阀腔(401)内,并且,所述吹气装置(5)的进气端(50)连接有进气管(43),所述进气管(43)穿过所述隔板(410)连通至所述进气口(420),所述吹气口(400)在所述下阀腔(401)内与所述出气端(5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排气孔(21),所述隔板(410)上设置有透气孔(4100),所述阀腔内设有排气管(45),所述排气管(45)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排气孔(21),另一端通过所述透气孔(4100)连通至所述上阀腔(411),所述上阀腔(411)设置有出气口(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410),下端穿过所述下阀腔(401)并伸入所述排气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设置感温件(7),所述感温件(7)的感温端(70)穿透所述上盖(2)的内侧面以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