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
技术介绍
建筑设计模型是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结构设计模型在设计和展示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承载装置,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使用时不方便对建筑模型进行调节,且展示效果较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015577U提出了一种建筑设计模型展示装置,包括灯架,所述灯架的内圈安装固定有锂电池灯,且灯架的两侧下方连接有从动支撑轮,所述从动支撑轮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圈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的内圈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的顶部安放有建筑设计模型主体,且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外圈安装固定有轴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后侧与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与弧形板(4)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的底部内壁分别与四组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与套管(5)的底端卡接,四组所述套管(5)的顶端分别与放置板(6)下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6)的下表面与基座(1)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基座(1)的底部内壁与旋转电机(7)的底部螺接,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与卡块(8)的中部卡接,所述放置板(6)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9),所述卡块(8)的顶部穿过避让孔(9)并与卡槽(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模型承载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后侧与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与弧形板(4)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的底部内壁分别与四组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与套管(5)的底端卡接,四组所述套管(5)的顶端分别与放置板(6)下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6)的下表面与基座(1)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基座(1)的底部内壁与旋转电机(7)的底部螺接,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与卡块(8)的中部卡接,所述放置板(6)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9),所述卡块(8)的顶部穿过避让孔(9)并与卡槽(10)卡接,所述卡槽(10)开设于垫板(11)下表面的中部,所述垫板(11)的下表面与放置板(6)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垫板(11)的上表面粘接有建筑模型(12),所述基座(1)后侧内壁的中部与灯光电机(13)的后侧螺接,所述灯光电机(13)的输出端与摆杆(14)的底端卡接,所述放置板(6)的顶部开设有贯穿放置板(6)的摆槽(15),所述摆槽(15)位于避让孔(9)的后侧,所述摆杆(14)的顶端穿过摆槽(15)并与延长杆(16)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杆(16)的前端与固定架(17)的后侧卡接,所述弧形板(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18),所述固定架(17)的前侧穿过导轨(18)的后侧并与导轨(18)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