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97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蜘蛛躺椅,包括:主靠垫、副靠垫、锁定长轴;所述主靠垫、副靠垫的端部通过锁定长轴连接,且锁定长轴的端部贯穿主靠垫、副靠垫与锁定轴螺母拧接连接;所述握把安装在主靠垫、副靠垫的连接处,且握把套入安装在锁定长轴;所述侧支杆插接安装在主靠垫、副靠垫的一侧;所述后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主靠垫的底部,且锁定长轴的端部贯穿后支座、主靠垫与扳手拧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躺椅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方便折叠,收纳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能够灵活调整支撑角度,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支撑效果好,牢固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蜘蛛躺椅
本技术涉及家具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蜘蛛躺椅。
技术介绍
折叠椅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家具之一。折叠椅的发展开始于约公元前2000~1500年,起初的折叠椅是战场上军队指挥官的专用座椅,同时也是权势与威望的象征。虽然时间在不断地推移,折叠椅始终带有权利的象征。折叠躺椅是在折叠躺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时候一些达官贵人都非常喜欢躺椅,而现在普通家庭都会拥有躺椅,累了之后躺在躺椅上能够很好的放松身心。目前折叠躺椅的结构就如同是人体关节一般,它的各个部位都是可以活动的,一般是由坐垫,椅背和支腿等几个大部件组成,各个部位之间再由螺丝连接。这样的设计,不光可以起到折叠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它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所以自从折叠躺椅进入市场之后,就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进步,家具生产基本完成机械制造的过渡。因此,折叠方式也慢慢增多。通过分析发现,轴心式折叠躺椅、重叠式折叠躺椅和插接式折叠躺椅虽轻便,不过座面不够柔软,久坐会产生不适感。相反,螺旋式和充气型这类办公型折叠躺椅则对舒适度要求较高,用料柔软,可坐可躺,但是靠背过于柔软很容易造成腰椎损伤。平行式折叠躺椅和轴心式折叠躺椅强调可便携性,对结构要求比较高,然而过多的结构零件会出现滑动不灵便、操作难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折叠躺椅只适用于对工厂、仓库、旅馆、体育馆及家居住房空间等水平地面的地形,适用范围较小,在一些地势不平坦、高低起伏的地面上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适用地形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蜘蛛躺椅,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蜘蛛躺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的折叠躺椅只适用于对工厂、仓库、旅馆、体育馆及家居住房空间等水平地面的地形,适用范围较小,在一些地势不平坦、高低起伏的地面上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适用地形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蜘蛛躺椅,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蜘蛛躺椅,包括:主靠垫、副靠垫、锁定长轴、握把、锁定轴螺母、侧支杆、后支座、前支座、扳手、后支腿、前支腿、锁定轴、支座、下支臂、上支臂、托盘;所述主靠垫、副靠垫的端部通过锁定长轴连接,且锁定长轴的端部贯穿主靠垫、副靠垫与锁定轴螺母拧接连接;所述握把安装在主靠垫、副靠垫的连接处,且握把套入安装在锁定长轴;所述侧支杆插接安装在主靠垫、副靠垫的一侧;所述后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主靠垫的底部,且锁定长轴的端部贯穿后支座、主靠垫与扳手拧接连接;所述后支腿通过锁定轴安装在后支座的端部,且锁定轴的端部贯穿后支腿、后支座与锁定轴螺母拧接连接;所述前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副靠垫的底部,且锁定长轴的端部贯穿前支座、副靠垫与扳手拧接连接;所述前支腿通过锁定轴安装在前支座的端部,且锁定轴的端部贯穿前支腿、前支座与锁定轴螺母拧接连接;所述支座插接安装在副靠垫的一侧,且下支臂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座上;所述上支臂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下支臂,且托盘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上支臂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蜘蛛躺椅所述主靠垫、副靠垫均为矩形槽体结构,且主靠垫、副靠垫通过锁定长轴连接设置为旋转装置,并且主靠垫、副靠垫的两侧均开设有T形滑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蜘蛛躺椅所述后支座在主靠垫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处,且后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主靠垫的底部设置为旋转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蜘蛛躺椅所述前支座在副靠垫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处,且前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副靠垫的底部设置为旋转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蜘蛛躺椅所述后支腿、前支腿的底部均为锥形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蜘蛛躺椅所述后支腿通过锁定轴安装在后支座上设置为旋转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蜘蛛躺椅所述前支腿通过锁定轴安装在前支座上设置为旋转装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主靠垫、副靠垫均为矩形槽体结构,且主靠垫、副靠垫通过锁定长轴连接设置为旋转装置,并且主靠垫、副靠垫的两侧均开设有T形滑槽的设置,通过旋转可将主靠垫、副靠垫旋转为箱体结构,内部空间大,方便组件折叠,收纳效果好,缩小整体体积,方便携带。2、本技术后支座在主靠垫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处,且后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主靠垫的底部设置为旋转装置,前支座在副靠垫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处,且前支座通过锁定长轴安装在副靠垫的底部设置为旋转装置的设置,能够灵活调整前支座、后支座的支撑角度,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同时可对支撑面的高度进行调整。3、本技术后支腿、前支腿的底部均为锥形结构,后支腿通过锁定轴安装在后支座上设置为旋转装置,前支腿通过锁定轴安装在前支座上设置为旋转装置的设置,方便调整支撑角度,且底部较为尖锐,更为容易的固定在松软质地的地面或崎岖的地面上,固定牢固性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4、本技术通过对躺椅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方便折叠,收纳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能够灵活调整支撑角度,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支撑效果好,牢固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靠垫1、副靠垫2、锁定长轴3、握把4、锁定轴螺母5、侧支杆6、后支座7、前支座8、扳手9、后支腿10、前支腿11、锁定轴12、支座13、下支臂14、上支臂15、托盘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蜘蛛躺椅,包括:主靠垫(1)、副靠垫(2)、锁定长轴(3)、握把(4)、锁定轴螺母(5)、侧支杆(6)、后支座(7)、前支座(8)、扳手(9)、后支腿(10)、前支腿(11)、锁定轴(12)、支座(13)、下支臂(14)、上支臂(15)、托盘(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靠垫(1)、副靠垫(2)的端部通过锁定长轴(3)连接,且锁定长轴(3)的端部贯穿主靠垫(1)、副靠垫(2)与锁定轴螺母(5)拧接连接;所述握把(4)安装在主靠垫(1)、副靠垫(2)的连接处,且握把(4)套入安装在锁定长轴(3);所述侧支杆(6)插接安装在主靠垫(1)、副靠垫(2)的一侧;所述后支座(7)通过锁定长轴(3)安装在主靠垫(1)的底部,且锁定长轴(3)的端部贯穿后支座(7)、主靠垫(1)与扳手(9)拧接连接;所述后支腿(10)通过锁定轴(12)安装在后支座(7)的端部,且锁定轴(12)的端部贯穿后支腿(10)、后支座(7)与锁定轴螺母(5)拧接连接;所述前支座(8)通过锁定长轴(3)安装在副靠垫(2)的底部,且锁定长轴(3)的端部贯穿前支座(8)、副靠垫(2)与扳手(9)拧接连接;所述前支腿(11)通过锁定轴(12)安装在前支座(8)的端部,且锁定轴(12)的端部贯穿前支腿(11)、前支座(8)与锁定轴螺母(5)拧接连接;所述支座(13)插接安装在副靠垫(2)的一侧,且下支臂(14)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支座(13)上;所述上支臂(15)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下支臂(14),且托盘(16)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上支臂(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蜘蛛躺椅,包括:主靠垫(1)、副靠垫(2)、锁定长轴(3)、握把(4)、锁定轴螺母(5)、侧支杆(6)、后支座(7)、前支座(8)、扳手(9)、后支腿(10)、前支腿(11)、锁定轴(12)、支座(13)、下支臂(14)、上支臂(15)、托盘(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靠垫(1)、副靠垫(2)的端部通过锁定长轴(3)连接,且锁定长轴(3)的端部贯穿主靠垫(1)、副靠垫(2)与锁定轴螺母(5)拧接连接;所述握把(4)安装在主靠垫(1)、副靠垫(2)的连接处,且握把(4)套入安装在锁定长轴(3);所述侧支杆(6)插接安装在主靠垫(1)、副靠垫(2)的一侧;所述后支座(7)通过锁定长轴(3)安装在主靠垫(1)的底部,且锁定长轴(3)的端部贯穿后支座(7)、主靠垫(1)与扳手(9)拧接连接;所述后支腿(10)通过锁定轴(12)安装在后支座(7)的端部,且锁定轴(12)的端部贯穿后支腿(10)、后支座(7)与锁定轴螺母(5)拧接连接;所述前支座(8)通过锁定长轴(3)安装在副靠垫(2)的底部,且锁定长轴(3)的端部贯穿前支座(8)、副靠垫(2)与扳手(9)拧接连接;所述前支腿(11)通过锁定轴(12)安装在前支座(8)的端部,且锁定轴(12)的端部贯穿前支腿(11)、前支座(8)与锁定轴螺母(5)拧接连接;所述支座(13)插接安装在副靠垫(2)的一侧,且下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文涛齐铭桦郝丙森李傲龙张兴东陈进臻米海洋孙国聪任永生王博辉师立强姜发魏靖轩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