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项圈带,包括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与第二项带的一端通过装饰扣连接,所述装饰扣包括相互扣合的公扣和母扣,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公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二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母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的另一端外周均设有用于与设于项圈带上的外部装饰物进行卡合的卡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通过两根利用装饰扣相互扣合的项带,便于将其与除菌器组装和佩戴在用户的颈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美观、成本低、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项圈带
本技术属于挂饰
,具体涉及一种项圈带。
技术介绍
除菌器主要用作于冰箱的除菌以及室内空气的除菌。中国技术专利CN204026864U中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空气除菌器,该除菌器包括外壳及外壳内部的外壳内腔、预过滤网、活性炭除臭过滤网、HEPA除尘过滤网、空气出口、底座、控制装置、遮光层、下等离子装置、上等离子装置、除菌室、等离子滤芯、轴流风机、空气进气口,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内腔与控制装置之间设有空气出口,所述底座位于外壳的下方,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底座上方、所述遮光层位于控制装置的上方,所述下等离子装置位于遮光层的上方,所述上等离子装置位于下等离子装置的上方,所述除菌室位于外壳内腔内,且位于上等离子装置的上方,所述等离子滤芯位于除菌室内两侧,所述HEPA除尘过滤网位于除菌室上方,所述活性炭除臭过滤网位于HEPA除尘过滤网上方,所述预过滤网位于活性炭除臭过滤网上方,其上侧设有空气进气口。上述的除菌器,其虽然可实现除菌,但是其体积较大且除菌效果一般,制作成本较高;且现有中的除菌器一般使用范围较为单一,基本只能放在某处较封闭的环境内或某个设备内进行使用,不能随身携带并将其置于外部空气环境中,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随身除菌要求;基于此,在将除菌器设计成随身佩戴的项链时,但现有中还未有可与除菌器组装并佩戴在脖子上的项圈带,从而需要设计一种便于与除菌器组装和便于用户佩戴的项圈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项圈带,通过两根利用装饰扣相互扣合的项带,便于将其与除菌器组装和佩戴在用户的颈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美观、成本低、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项圈带,包括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与第二项带的一端通过装饰扣连接,所述装饰扣包括相互扣合的公扣和母扣,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公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二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母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的另一端外周均设有用于与设于项圈带上的外部装饰物进行卡合的卡台。进一步的,所述卡台的前端面为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公扣和母扣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项带或第二项带穿过的贯穿孔,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的一端端部处均设有外径大于所述贯穿孔孔径的限位环台,且所述限位环台置于所述装饰扣内。进一步的,所述公扣和母扣的内侧均设有止挡所述限位环台的止挡阶面。进一步的,所述卡台的外径≤所述贯穿孔的孔径。进一步的,所述公扣的一端凸起设有插入所述母扣内的环台,所述母扣的内壁上设有内凹的环槽,所述环台的外周凸起设有卡于所述环槽内的环状凸起部。进一步的,所述母扣的内侧端中间设有容纳所述环台并与贯穿孔贯穿连通的容纳槽,所述环槽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环台的前端外周设有朝内倾斜的倒角,所述容纳槽的前端槽口处设有朝外倾斜的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公扣和母扣的外侧端部均内凹设有环绕项带设置的锥台。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扣为两端呈锥状的圆形空心柱体。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扣采用塑胶制成,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均采用硅胶制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项圈带通过两根利用装饰扣相互扣合的项带可便于将其佩戴于用户的颈部,另外两根项带的自由端(即游离末端)外周均设有凸起的卡台,利用卡台便于将两根项带分别与除菌器的两端进行卡合组装;且;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新颖美观、体积小、成本低、组装和拆卸方便快捷的特点。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项圈带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项圈带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D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装饰扣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项圈除菌器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项圈除菌器的剖视图;图8为图7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7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中壳体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中盖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正文中如有“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项圈带,包括第一项带1和第二项带2,第一项带1的一端与第二项带2的一端通过装饰扣7连接,利用装饰扣相互扣合的项带可便于将其佩戴于用户的颈部;装饰扣7包括相互扣合的公扣71和母扣72,第一项带1的一端卡合于公扣71的外侧端部,第二项带2的一端卡合于母扣72的外侧端部,第一项带1和第二项带2的另一端外周均设有用于与后期设于项圈带上的外部装饰物(例如除菌器)进行卡合的卡台103,利用卡台与除菌器进行卡合连接,便于项圈带与除菌器之间的组装与拆卸。具体的,卡台103的前端面为斜面1031,后端为与项带外周表面垂直的竖直面,通过前端的斜面便于将项带插入除菌器内,通过后端的竖直面便于对插入除菌器内的项带进行反向止挡,避免项带出现轻易松脱的情况。具体的,公扣71和母扣72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一一对应供第一项带1或第二项带2穿过的贯穿孔70,第一项带1和第二项带2的一端端部处均设有外径大于贯穿孔70孔径的限位环台108,且限位环台708置于装饰扣7内,公,71和母扣72的内侧均设有止挡限位环台108的止挡阶面73;在实际中,控制卡台的外径≤贯穿孔的孔径,便于卡台穿过贯穿孔,两根项带在与装饰扣进行装配时,两根项带中具有卡台103的前端先一一对应从贯穿孔的内侧插入并穿过贯穿孔70后向前延伸,最后利用两根项带中后端的限位环台108进行止挡,使两根项带中具有限位环台的一端置于装饰扣内。具体的,公扣71的一端凸起设有插入母扣72内的环台711,母扣72的内壁上设有内凹的环槽721,环台711的外周凸起设有卡于环槽721内的环状凸起部712;母扣72的内侧端中间设有容纳环台711并与贯穿孔70贯穿连通的容纳槽722,环槽721设于容纳槽722的内壁上。具体的,环台711的前端外周设有朝内倾斜的倒角,容纳槽722的前端槽口处设有朝外倾斜的倒角,利用倒角的配合便于公扣和母扣之间的组装。具体的,公扣7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项圈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与第二项带的一端通过装饰扣连接,所述装饰扣包括相互扣合的公扣和母扣,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公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二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母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的另一端外周均设有用于与设于项圈带上的外部装饰物进行卡合的卡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项圈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与第二项带的一端通过装饰扣连接,所述装饰扣包括相互扣合的公扣和母扣,所述第一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公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二项带的一端卡合于所述母扣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的另一端外周均设有用于与设于项圈带上的外部装饰物进行卡合的卡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的前端面为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项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和母扣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项带或第二项带穿过的贯穿孔,所述第一项带和第二项带的一端端部处均设有外径大于所述贯穿孔孔径的限位环台,且所述限位环台置于所述装饰扣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项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和母扣的内侧均设有止挡所述限位环台的止挡阶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项圈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祥姜海涛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车小屋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