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涉及靴子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有靴子本体以及靴底,所述靴底包括有脚掌区、脚弓区以及脚跟区,所述脚掌区的两侧开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固定设置有多个钉子,所述凹陷槽靠近槽口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凹陷槽的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联动组件进行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通过靴子增大靴子的靴底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使用者的脚部对地面的抓地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
本技术涉及靴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
技术介绍
目前,靴子一般是指一种帮子略呈筒状高到踝子骨以上的鞋。现有技术中,公开(公告)号为CN2053788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靴子,包括靴底、靴帮,所述靴帮连接有带弹性可径向和轴向拉伸的靴筒,所述靴帮由带氨纶纤维的面料制成,所述靴帮的内壁设有魔术贴,所述靴筒一端通过魔术贴连接于靴帮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奔跑或是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时,无法加大靴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能加强在奔跑的过程中靴子对地面的抓地力,容易在光滑的地面上滑倒;若是在平常的地面上行走时,加强了对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又使得行走的阻力较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其能够当使用者在平坦的地面行走时,不会加大使用者行走时的摩擦产生的阻力;当使用者在平坦的底面上行走不小心滑倒时,可通过靴底的设计增大使用者与路面的抓地力,增大靴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使使用者免于跌倒,或是在进行攀岩爬坡等运动时,具有可通过靴子增大靴子的靴底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使用者的脚部对地面的抓地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包括有靴子本体以及靴底,所述靴底包括有脚掌区、脚弓区以及脚跟区,所述脚掌区的两侧开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固定设置有多个钉子,所述凹陷槽靠近槽口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凹陷槽的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联动组件进行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板在联动组件的驱动下,推动两个与联动组件对应连接的滑动板,从而能够实现选择是否需要将钉子隐藏在凹陷槽内或是选择将钉子从凹陷槽内露出。当将钉子从凹陷槽内露出时由此实现增大靴子与地面的摩擦力,若是当将钉子隐藏在凹陷槽内时,不会加大使用者行走时的摩擦产生的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底开有设置槽,所述联动组件位于所述设置槽内,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与滑动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以及用于驱动连接杆的驱动杆,所述连接杆与对应设置的滑动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杆相向的一端上设置为齿线槽,两个所述驱动杆之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驱动杆上的齿线槽对应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轮开始转动后,通过齿轮与齿线槽之间的啮合,驱动两个滑动板开始移动,以实现是对凹陷槽的关闭或是开启,便于在适合的场合可自主选择是否将钉子露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靠近靴底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背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环形块,所述靴底上开有供环形块插入的环形槽,且所述环形块能够在环形槽内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块定位于环形槽内转动,由此保持齿轮安装在靴底内的连接的稳定性,并避免影响驱动杆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块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伸出靴底且开设有十字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丝刀插接于连接头上开设的十字槽可便捷实现联动杆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位于脚弓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脚弓区是穿戴者在行走时,脚部对鞋身本体施加的压力最小的,通过将连接头设置在脚弓区,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减小连接头对脚底产生膈应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跟区设置有多个与靴子本体的方向垂直设置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有凸块以及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纹结构增大脚掌区域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在行走的过程中摔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背离靴底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尖角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内增加有尖角端,由于尖角端的尖角朝向地面的方向,使得在沙地或是有水坑上行走时,可以通过尖角端的尖角增大鞋子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穿戴者在行走时不易摔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子本体的外轮廓上固定设置有防止所述靴子本体与外物碰撞的橡胶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子与外部的硬物相接触时,通过橡胶环能够缓冲硬物给鞋子带来的冲击力,具有保护鞋子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时,采用螺栓刀插入至十字槽内对连接头进行转动,连接头带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带动滑动块移动,将滑动块转入至滑动槽内,使位于凹陷槽内钉子露出,通过钉子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在平地上行走无需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抓地力时,只需通过螺栓刀插入至连接头的十字从内并沿反方向转动连接头,使得缩回至滑动从内的滑动块朝向伸出滑动槽并遮掩住凹陷槽,使得钉子无法露出鞋底外部,不会加大使用者行走时的摩擦产生的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凸显设置槽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凸显环形槽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靴子本体;2、靴底;3、脚掌区;4、脚弓区;5、脚跟区;6、凹陷槽;7、钉子;8、滑动槽;9、滑动块;10、联动组件;11、设置槽;12、连接杆;13、驱动杆;16、齿线槽;17、固定块;18、环形块;19、环形槽;20、连接头;21、十字槽;22、凹凸结构;23、凸块;24、凹槽;25、凸起块;26、橡胶环;27、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包括靴子本体1以及靴底2,所述靴底2包括有脚掌区3、脚弓区4以及脚跟区5,在脚掌区3的两侧开有凹陷槽6,凹陷槽6内固定设置有多个钉子7。在凹陷槽6靠近槽口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8,滑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凹陷槽6的滑动块9,两个滑动块9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联动组件10进行驱动。通过联动组件10控制滑动块9的移动,从而可以在特定的场合通过对滑动块9的控制是否露出钉子7增强靴底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参照图1、图2,靴底2开有供联动组件10放置的设置槽11,联动组件10包括连接杆12以及用于驱动滑动块9移动的驱动杆13,连接杆12固定设置在滑动块9相向的一端,两个驱动杆13与连接杆12固定连接,且驱动杆13相向的一端上设置为齿线槽16,两个驱动杆13之间设置有齿轮27,齿轮27分别与两个驱动杆13上的齿线槽16对应啮合。参照图1、图3,齿轮27靠近靴底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背离齿轮2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环形块18,靴底2上开有供环形块18插入的环形槽19,且环形块18能够在环形槽19内转动,使得环形块18定位于环形槽19内转动,由此保障了齿轮27安装在靴底2内的连接的稳定性,并避免影响驱动杆13的转动。在环形块18远离齿轮2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头20,连接头20位于脚弓区4且连接头20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包括有靴子本体(1)以及靴底(2),所述靴底(2)包括有脚掌区(3)、脚弓区(4)以及脚跟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区(3)的两侧开有凹陷槽(6),所述凹陷槽(6)内固定设置有多个钉子(7),所述凹陷槽(6)靠近槽口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8),所述滑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凹陷槽(6)的滑动块(9),两个所述滑动块(9)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联动组件(10)进行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包括有靴子本体(1)以及靴底(2),所述靴底(2)包括有脚掌区(3)、脚弓区(4)以及脚跟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区(3)的两侧开有凹陷槽(6),所述凹陷槽(6)内固定设置有多个钉子(7),所述凹陷槽(6)靠近槽口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8),所述滑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堵住凹陷槽(6)的滑动块(9),两个所述滑动块(9)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联动组件(10)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靴底(2)开有设置槽(11),所述联动组件(10)位于所述设置槽(11)内,所述联动组件(10)包括有与滑动块(9)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2)以及用于驱动连接杆(12)的驱动杆(13),所述连接杆(12)与对应设置的滑动块(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杆(13)相向的一端上设置为齿线槽(16),两个所述驱动杆(13)之间设置有齿轮(27),所述齿轮(27)分别与两个驱动杆(13)上的齿线槽(16)对应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抓地力的男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7)靠近靴底(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平山,蒋海红,闫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荣威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