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4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包括多个气囊单体,多个气囊单体相邻且并联设置;所述气囊单体为香蕉形状,所述气囊单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每个气囊单体的敞口端均与公用囊腔相连通;所述公用囊腔内设有用于对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大人体防护面积,有效避免人体髋骨发生伤害,提高防护性能;可以将气源设备置于气囊内,充气通道短,结构简单,提高充气速度;同时提高佩戴舒适感,且避免人体摔倒后,气源设备对人体的二次伤害,提高使用安全性;可以减小气源设备的工作噪音,提高人体佩戴舒适感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属于人体护具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摔倒是人体伤害的最重的一种形式,其发生率高、后果严重,会造成严重的肢体伤害,若伤到骨骼尤其是髋骨则使人站不起来,卧床久使人弱化失能,所以人体摔倒落地前提供缓冲防护,避免或减轻对骨骼的伤害是很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腰部防护装置,比如气囊式防护装置,但是现有的气囊式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腰部防护装置只能对腰部进行防护,并不能对腰部以下髋骨进行防护,保护面积小,防护性能较差。2、现有的气囊式防护装置气源裸露在气囊之外,一方面,充气通道复杂且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充气速度慢。另一方面,佩戴时舒适感差,佩戴效果差;并且人体摔倒后,很容易被气源设备二次伤害,安全性能低。3、现有的气囊式防护装置,气源设备工作时噪音大,人体佩戴体验感差。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囊单体(1),多个气囊单体(1)相邻且并联设置;所述气囊单体(1)为香蕉形状,所述气囊单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每个气囊单体(1)的敞口端均与公用囊腔(2)相连通;所述公用囊腔(2)内设有用于对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囊单体(1),多个气囊单体(1)相邻且并联设置;所述气囊单体(1)为香蕉形状,所述气囊单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每个气囊单体(1)的敞口端均与公用囊腔(2)相连通;所述公用囊腔(2)内设有用于对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3)包括压力气瓶(31),所述压力气瓶(31)的瓶口固定在滑套(33)的一端;所述滑套(33)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滑套(33)的外部密封套设有过滤器(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33)下部设有动力源体;所述动力源体包括撞针(38);所述撞针(38)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撞针(38)通过硅胶粘结固定在点火器(35)上,所述点火器(35)粘合固定在丝堵(34)内;所述丝堵(34)的材质为硬质铝合金;所述丝堵(34)一端与滑套(33)拧紧固定,另一端卡接固定在插座(37)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堵(34)上设有固定螺母(36)和垫片(311),所述垫片(311)为具有凹凸槽的成对垫片;通过固定螺母(36)和垫片(311)将气体发生器(3)与公用囊腔(2)的囊壁锁紧固定在一起,公用囊腔(2)的另一端由TPU布和TPU气嘴封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源内置式气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丙山马晓光王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赢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